基于5G技术场景下新闻价值的变化分析及反思
2021-01-07陈冉
陈冉
5G技术场景下新闻的采集、生产、分发、反馈等环节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因此新闻报道的起点与核心一新闻价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章基于5G技术场景下新闻智能化传播、视觉化传播、沉浸式传播、精准化分发的发展趋势,对新闻价值变化进行分析。面对这样的转变,我们应当进行一定的反思,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适应新闻价值的变化和发展。
对于新闻传播业来说,5G意味着新闻传播过程需要全新构建与重塑。有学者认为,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信息采集工具将成为信息获取的常态,人和机器的深度合作将为新闻生产提供全新的生产模式,以VR和AR技术所营造的沉浸式体验成为新闻传播的全新途径。在5G技术所营造的“所到之处皆媒介”的场景之中,新闻传播业也更加需要重新定义新闻报道的起点与核心——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定义和发展概况
新闻价值是指报道者所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程度和向读者传达思想的力量,程度和力量越大,则新闻价值越高。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者权衡和甄选事实的根据。
目前,新闻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新闻价值在不同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技术场景下也会发生与之相匹配的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基于5G技术场景来分析新闻价值所发生的变化。
5G技术场景下新闻传播的趋势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2019年也成为中国的5G商用元年。其高速度、低时延、万物互联的特点为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分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新闻传播拥有全新的趋势。
助力新闻智能化传播
5G技术的推动使新闻的报道在“云端”完成成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常态。“云采访”“云直播”“云录制” “云剪辑”在新闻传播行业得到广泛使用,辅助记者和编辑进行新闻的采编工作。在2020年两会的报道过程中,湖南台采用的基于RTC协议的云采访系统大放异彩,在电视大屏云采访的直播过程中,各代表委员在手机中下载一个APP,就可以自己操作并接受采访,采访嘉宾通过4G/5G或Wi-Fi信号接入云采访服务器,多路信号可以接进长沙演播室,与新闻主播实时在线访谈交流,大屏和小屏形成丰富的应用场景,多方位更好地进行视觉呈现。“5G技术赋能促使智能技术向人机自然交流、交互的方向演变,人机功能进一步高度智能化和人机一体化,而且,还囊括智能匹配、智能择取甚至智能决策等效用。”5G技术大大缩短了记者亲临现场的时间,对一线的工作者起到了一定的辅佐作用,增强了采访能力,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助推新闻视觉化传播
“在5G技术的推动下,新闻报道趋向高速率传播与超高清新闻内容呈现,新闻视频化趋势日益明显。”在4G时代现有的新闻视觉化传播的基础之上,5G技术势必会使得新闻视频的发展迎来全新的变革和突破。在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新闻采集和编辑后,短视频传播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形式,文字、图片的传统表达形式也由于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而受到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手段激发了新闻读者对高质量视觉传播的需求,为视觉内容的制作、分发、扩散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短视频的生产制作量、传播分发量还将进一步提升,短视频行业也将拥有更多的可能。
助势新闻沉浸式传播
在5G技术的推动下,沉浸式新闻将迎来新的发展。我国相关的实践也逐渐丰富,比如VR技术在全国两会上的应用异彩纷呈,财新传媒推出的国内首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5G网络为VR/AR提供了必要的通信条件,其带来的身临其境的通信体验将突破传统通信形式中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制约,使用户实现身临其境的信息传播体验。凭借着5G技术构建的信息通路,及穿戴式头盔、眼镜等设备的出现,媒介能够将新闻的传播锁定在“人身”上,而不是游离于“人身”之外,读者都能够全身心地沉浸于为自己定制的新闻内容之中,沉浸式传播也有希望成为未来传播方式的主流。
助力新闻精准化分发
5G技术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生产方面,还体现在新闻的分发和互动方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分发的模式较为单一; Webl.0时代的来临,新闻分发的时间节点以及传播渠道发生了改变,但实际上对于内容的分发并没有什么改变,仍然是“千人一文”;随着3G时代的来临,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受众开始转向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客户,从“千人一文”逐步走向“千人千文”,用户有了主动选择的权利;而基于“4G+算法推荐”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抓取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分析,用户画像不断清晰,媒体更加了解自己的用戶,并按照用户偏好分发内容,新闻分发的精准化取得了一定的建树;而伴随着短视频成为内容传播的主要呈现形式,5G带来比4G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低网络时延,凭借这样的技术场景优势,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迅速地挖掘、抓取、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加之在“5G+AI”的技术支持下,新闻分发机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机器人写作不仅可以以用户偏好来制作相关内容,而且还能提供与用户个人生活场景相匹配的私人定制产品,在适合的地点、场景用适合的形式分发给有定制需求的用户,实现“一人千文”。
新闻价值在5G技术场景下的变化
时效性转向即时性
以往信息渠道较为单一,受众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在4G时代,各种新兴自媒体快速发展,在向受众传递新闻的过程中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不同,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的时效性不断提升。未来,在5G技术场景下,VR、AR技术的不断应用于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时效性将不断向即时性发展。
接近性转向泛在性
传统的新闻价值的接近性主要包括地域上的接近和情感层面的接近,但是在5G时代,沉浸式新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传播,使得用户突破传统传播维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拥有更多接触不同类别信息的机会,而每个人对信息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因此,除了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普遍存在的事件也会成为读者所关注的焦点。
显著性转向全民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主要聚焦于名人、胜地等,普通人很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但是在5G场景技术下,由于对普通人的信息获取迅速以及媒体报道渠道的多元,新闻价值的取舍会更加偏向于对普通人的关注。前有“冰花男孩”一云南昭通留守儿童王福满成为新闻媒体重要报道对象,一张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后有 2020年底藏族小伙丁真珍珠走红网络。摄影师录制的几十秒的短视频将丁真纯真烂漫的笑容拍下,特有的纯朴气质引来网友的热切追捧。
新闻价值发生转变的反思
新闻生产需要更加迅速的信息处理速度,面对海量的消息来源信息,仅仅依靠人的力量就显得力不从心。5G时代,新闻记者可以利用机器进行新闻写作来解决这一难题,机器人较之于编辑记者,更擅长对枯燥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地处理,新闻从业者能够理性、恰当地协调好与新闻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的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海量、杂乱、冗余的数据,人会感到焦头烂额;书写更加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地表达,机器人显得乏善可陈,只有更好地促进人机默契合作,才能够适应新闻价值的转变,写出令读者满意的新闻报道。
明确生产内容版权及责任,注重私人数据安全的保护
在未来5G技术场景下,无论是大数据算法助力新闻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推送,还是新闻机器人高速度编辑新闻稿件,其本质都是生产创作,我们应当警惕内容创作者的权益在任何技术背景下都有遭到侵犯的可能性。另外,5G技术助力新闻精准化分化推动了数据产业发展,新闻业对私人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出台严谨的应对方案,注重私人数据的保护问题。
5G技术与新闻传播领域深度结合,将成为新闻报道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面对这样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清楚虽然技术可以改变新闻活动的形式,但不会改变新闻活动的本质,新闻活动依然要坚守新闻真实性底线,并且新闻从业者须继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还要充分理解5G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适应新闻价值的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素贞,张金桐。5G技术赋能:媒介生态变迁与传播图景重塑【J】.当代传播,2020 (02):37-40+66.
【2】尹斌,5G+云采编技术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应用实践【J】.广播电视网络,2020,27 (07):24-26.告的创意表现方法——以河北省第二届广播,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