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1-07张海东
张海东
【摘要】与其它科目相比,初中地理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的一门学科。同时,初中地理还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大程度上是为高中地理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受益终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促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讨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在学生进行地理科目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本文对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课堂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在当今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有目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借助地理课程的学习来形成更加完善的价值观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地理科目中四大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当今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地理教师需要将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渗透到底。下面围绕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论述,以期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培养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两大特点
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具备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实用性。地理的学习实际上能够充分地展示出一个人的学习修养和素质,因为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取得好成绩,而且也可以助力学生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野外不小心迷路了怎么办?如果发生水灾或者地震,如何获取有效的求生技能?这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需要学生明确地理科目的重要性,这是一门能够使自我受益终生的科目,不能随意对待,而是需要在知识的不断汲取过程中应用于实践,在必要时运用自己的地理技能充分发挥地理的实用性特征。第二,渐进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在短期内轻易达成。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地理的实用性特征,更是要知道地理学习具备渐进性。渐进性的特征决定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要保持耐心,不能急于一时,而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序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地理科目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提高,在教师的具备规划性的课程安排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渐进性的培养也需要培养学生对相关地理难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类比分析,这种重要的地理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良多。
二、基于四大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一,以有趣的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情境的导入更加迅速地融入教学,同时在情境的创建下能够培养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能力,促进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通过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情境的创建下拓展自我思维,表达自我观点,加强与同学之间的表达和交流,从而不断地培养综合思维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比如,在进行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你如何在美国这一国家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通过课题的展示向学生创设相关情境之后,教师就可以由此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而世界地图包括范围广阔,學生在面对世界地图时极有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而教师就可以适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介绍下找到美国这一国家。因为即便是地图上缺乏对于特定的国家的标记,在这样的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也可以根据国家的轮廓和大小进行判断。通过教学情境的预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更是在这种情境的创建过程中培养了综合思维,培养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地理思考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综合思维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用自己的地理知识来进行解决,由此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实践操作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以问题为课堂课讨论的焦点,深化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提问的方式能够促进师生互动更加频繁,科学合理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思维层层深入,更能通过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回答纠正学生错误的地理思维习惯。在纠正和进行问题输入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相关思想,培养学生道德核心素养,如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比如,在进行七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生产生活的景观图片,接着顺势提问每张图片属于哪个分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让他们分组讨论每个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快地完成人文地理的分析。在进行人文地理的分析过程中,人地协调观将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行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得到精准培养。通过提问引导思考,不仅是让学生复习以往的学习方法,对之前的基础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更能够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地理思维习惯,能够将分析方法拓展运用到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能够不断深化区域认知,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大有裨益。
第三,进行综合的地理观察,全面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育人理念,应当重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划定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自觉降低和弱化地理成绩的影响,加强学生日常表现和实践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以平常心面对期末的考试。与此同时,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实践的考察,地理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学科,教师要推动学生将地理广泛应用于生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比如,在进行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加强对地球仪的观察,采用实物促进学生实践观察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更加敏锐的地理思维。与此同时,教师不妨推动教材内容向为生活实践活动转变,引导在课后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自主搜索阅读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由此来加深对“年”的了解,以学生的亲身经历来感受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等,有助于学生巩固拓展地理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地理这一科目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其对学生的生活大有裨益,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今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讨的话题,离不开教师科学的教学策略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牢牢把握教材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结点,采取更加具备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潘亚波.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初中地理自主学习型课堂研究[J].科学咨询,2021(11):216-217.
[2]吴佳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