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其趣 “玩”中“写”
2021-01-07杨新美
杨新美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话题。每当习作时,学生总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找素材,谋布局,用文字等。尤其中年段学生从段到篇,更是痛苦不堪。作为一线老师,深感责任之重大,为此,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写”,巧妙引导方法,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玩”是所有学生的天性。既然是本能,那如何把“玩”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用天性解决共性“怕作文”,用“玩”对付“怕”,基于这种状况,教学中,我们可开展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以“兴趣”为出发点,让游戏、活动、实践、参观等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使课堂生活化,不断寻找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乐趣,进而激发写作兴趣。
一、引导留心观察,锤炼习作本领
作文内容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的观察。很多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常常忽视观察,因此写作文时就出现无话可说、胡编乱造、语句不通等问题。要想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学生不仅仅是要有词句等积累,还需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做一个有心人,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观察方法十分重要。视觉是我们观察的首要方法,运用视觉之时,还要学会运用嗅觉、听觉、触觉等,同时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大自然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一年四季,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投身大自然,仔细观察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引導关注身边景物,观察要细致入微,动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以便为写作积累素材。
每所学校都有属于学生的“绿色小天地”,老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参观前,先教给他们学会观察,尤其有意识地观察。像龙吐珠、鸡蛋花、蔷薇、桂花等,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花的颜色,还要去闻花的香气,用手去感受下花瓣的薄厚。同时,还可以在大脑中构思春天:蝴蝶、蜜蜂翩翩起舞的场景;春雨后树叶的变化;下雨前蜻蜓低飞的情形等进而将这些感官上的体会映入脑海,在写作的过程中,信手拈来。相信有了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学生怎能没有话说?没内容可写?学生一定会抓住了植物的特点、景物的变化,写出真情实感。
另外,观察还要有序。观察一个熟悉的人,要从整体到部分;观察一个物体,可从上到下;观察一处景物,可从远及近或移步换景等,这些都是学生有序写作的必要法宝。
二、捕捉生活瞬间,寻找习作素材
夏天的天气变化多端,老师可利用暴雨、大风等契机,引导学生细细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学会记录,寻找身边的写作素材。例如,一位学生在他的生活日记中,这样对天气描写:“今天早上,我睡眼朦胧中,看见天空中布满了黑压压的云。刚吃完早餐,就刮起来大风。住在十楼的我俯视街道,平时高大的树木竟被吹得东倒西歪的,在台风面前他们像一丛丛弱小的小草。下午,台风更大了,吹得玻璃当当作响,大大的雨点像子弹一样打落下来。最有趣的是,我家有一盆垂下枝干的花,一阵风吹来,它的枝干被抬了起来。又一阵风吹来,他的枝干又垂了下去,好像在打鼓一样。晚上,雨渐渐小了,狂风怒号也慢慢变成了一首轻柔的安眠曲……”
生活中除一些自然现象积累素材之外,其实每所学校的活动都丰富多彩。如运动会及盛大的开幕式、激烈的拔河比赛、地震演练、节日联欢会等,学生参与积极,兴奋不已。活动后,教师都可适时地让他们口述过程,谈感受,从“说”到“写”。正是有了亲身体验,相信他们一定会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表达会流畅,流露出真情实感。如在《紧张的地震演练》中,有学生如此写道:突然,“嘟——”窗外响起了急促的警鸣。听见第一声警鸣,我们立马蹲到课桌底下。瞧,有的同学紧紧地抱着头;有的同学吓出了一头冷汗;还有的同学死死地闭着眼睛……我也不例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时间过得好慢呀! 忽然,刺耳的哨声又从外面传来,我们赶紧从课桌底下跑出来。或许太紧张了,我竟然在起身时,头不小心撞到了课桌,唉,真倒霉!疼死了!这位学生就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以及场面描写,用文字去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的素材对于学生而言,可谓信手拈来,因为他们有素材可选,乐于表达,并从中获得乐趣,找到成就感。
三、创设系列情境,搭建习作平台
创设情境,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切身投入其中,搭建写作平台,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招。有一天,一位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魔术袋,先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宝贝,再让其闭上眼睛摸摸到底是什么,最后公布答案。此时此刻的课堂气氛甭提有多活跃啦,有的猜是“橄榄果”,有的摸着摸着,脱口而出说是瓜子,甚至有个学生猜测是“子弹”……众说纷纭,场面异常热闹。等老师慢慢拿出那一粒粒“胖大海”后,学生才恍然大悟。随后,老师趁热打铁,告知他们胖大海的作用,又演示了“胖大海”在水中变化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兴趣浓厚,自然瞪大双眼,观察专注。等到书写习作时,学生可谓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各种有趣的题目也应运而生,“神奇的胖大海”“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胖大海变胖了”“大胖变身记”等,内容真实,语言流畅,试想学生的灵感被激发,作文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四、快速系列训练,提升习作素养
刚进入三年级,由于学生刚过渡上来,教师还可进行范例朗读和“小鸟学飞”的起步训练。此阶段,教师开始着重培养审题准确,快速抓关键词句,确定中心,快速选材,限时习作等能力训练。
针对专题的作文审题训练,是指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做好作文审题,并培养学生记录写作素材的习惯,将在生活周围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在,为写作做准备,开展相关的交流活动。在训练时,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把握作文的主要内容,迅速列好提纲,并明确叙述形式。另外,表达快,要快速说出“写什么?为什么?怎样写?”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的时候,多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优美的语句,这样不断地积累,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听写内容不限,或是课外书籍中的优美片段,或是课本中背诵课文,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记忆,对于一些优美语句不断积累运用,长时间运用后,会使得学生的语言也受到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
除此之外,在此阶段,教师还可让学生每周至少写1-2篇日记。五花八门,想写什么写什么,只要让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不假编,不瞎套、不硬挤,一开步就把路子走开,学生的兴趣自然比之前浓厚。学生每次写作,教师都要规定时间,可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及时表扬和加分,不定时地评选“未来小作家”,颁发小奖状。相信微不足道的评价手段,无形之中给他们增添了些许写作兴趣。
五、激励点赞齐参与,品味习作之乐
赏识教育,同样适合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如得到了身边人的鼓励和赏识,那小作者的眼睛一定会闪亮,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可让每位家长参与进来,让其做评委,给自己孩子的优秀句段“点赞”,获赞较多的将被评为“优秀小作家”,并颁发小奖状。让每位家长和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热情。
再如,教师可把学生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全班同学都是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点评,给优秀的习作点“赞”,被点赞的学生自豪感十足。“小老师”也积极踊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另外,哪怕有学生写得不成功,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点评”,甚至把个别后进生的习作在课堂上讲评,让大家集体评议,看看获得多少“赞”,以此激发后进生的作文兴趣。
总而言之,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体验到“玩”,以便达到“乐于动笔,易于表达”的写作情态,使学生的习作素养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不断夯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