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难得

2021-01-07周云龙

杂文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模糊化人脑瑕疵

周云龙

家里一堆旧书,有的篇章和自己有关,可惜没有底稿。想留存纪念,抄一遍,费时;打一遍,麻烦。幸好,现在有传图识字的小程序,可以助一“笔”之力。

拍照,传图,识别,复制,校对,存档,几分钟搞定。小程序,大方便。不过,校对时发现,传图识字也有瑕疵,而这个瑕疵可以说是应用软件的先天优势,它太精准了,以致纸张背面依稀可见的“字”,反着的,也一一辨认出来。当然,只是一堆乱码。

IT男同事说,人的眼睛(其实是大脑),都是模糊识别的,而机器处理照单全收,“锱铢必较”,相反导致信息繁杂冗余,影响正常阅读。譬如,扫描到这一句,机器理解一定要卡壳了:“研表究明,汉字的顺序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前面引号里的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顺序全是错乱的。

人的记忆,也是模糊留痕的。一本书,前一天看到某页,搁下了。第二天或者N天之后,回忆起来,不可能一句不差,一字不落。至于你看到某个章节,某个段落,一般说不清楚。不过,打开那本书,只要简单翻翻,很快就会找到上次那个节点:咦,上次就看到这段。

网上刷电视剧,看到某个场面,累了,瞌睡了。关掉,睡觉。过些时间,接着看,你只要点开网络,基本可以准确找到那个“断点”,但要是线下回忆,一定很吃力。视频网站担心人们记忆有误或是出于节约时间的考虑,现在往往设置了一个提示:从上次看起。好是好,电脑要是换了观看的主人,乱了。

模糊,同义词有含混、迷糊、朦胧、笼统等等,绝对不是人们的美好诉求。不过,自由心态的形成,恰恰是源于人们对琐碎日常生活的模糊判断:这样也行,那样也行;都可以,都挺好。典型的场景是,中国人烧菜时,添加油盐酱醋辣等佐料,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精确到克,只是简单的约数。而点菜时,“随便”又是餐桌上最常出现的一道“菜”。——前面的模糊,有感觉和经验的积累,后面的模糊则是出于尊重或基于信任。

人脑的模糊处理,应该是进化获得的一种能力。假如一个人对所有经历的人和事,都像电脑一样记忆精准,内存能承受之重吗?忘却,意味着背叛,而记住太多,势必背负过载,以致添堵添乱。电脑里下载的东西多了,往往运行降速,甚至崩盘死机。

人际交往的语言文字,也有模糊化倾向,尤其在职场。“研究研究”“请酌办”“等等再说”,闪烁其词,似是而非,留有余地,埋下悬念,让人捉摸不透,难以揣摩。——如此等等,是不是也算进化的产物?模棱两可,往往比直接表态,安全稳妥,游刃有余,而且收放自如。

社会的进化,正在呈现边界模糊的大势,譬如,电信、广电、出版。传统产业的边界是明确而固定的;而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产业边界不可避免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产业间的内部与外部边界也由此呈现出模糊化的趋势。原本具有分工的一些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产业边界模糊,下一步便是职业边界模糊。

相比精确、明确,模糊是贬义的存在。而人脑的优势,恰恰在于信息的模糊处理,看到远处朦胧的背影、步态乃至发型,听到隐隐约约的口音、笑声乃至咳嗽声,我们都能准确分辨出那人是谁,当然是熟悉的人。而精确运算的机器能行吗?AI时代,智能机器人或许可以精确与模糊兼而有之,譬如,在图像质量不高或是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就能准确提供病灶、病理的解读报告,那不是人类福音么?

最新的报道令人大开眼界。随着人脸识别算法不断迭代优化,腾讯优图首创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重点解决寻人场景中婴幼儿被拐的情况。据央视《等着我》節目披露,仅仅借助几张婴幼儿阶段的模糊照片,就成功找到被拐十年的孩子。神探折服,警方惊叹。而这些,应该是人脑的模糊处理永远难以企及的技术境界。——当然,这也都是人脑琢磨出来的。新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猜你喜欢

模糊化人脑瑕疵
([0,1],[0,1])-模糊拟阵的基和秩函数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登记行为瑕疵与善意取得排除的解释论
餐饮娱乐空间的“边界模糊化”态势探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专辑
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对VIKOR妥协解的影响研究
哦,瑕疵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