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建引领“两新”助力共建共治共享
2021-01-07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组织部
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组织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新津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发挥两新组织资源多、专业强等优势,以党建项目化为抓手,探索引领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12种模式,推动两新组织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一体化”推动 厚植参与环境
“妈妈,你不在家的日子我就去‘书语小屋’找小伙伴们玩了,每周六那里有很多主题活动,我玩得很开心。”杨女士孩子口中的“书语小屋”是新津两新党组织——花源街道TOD党支部与牧马山社区联合开展的“趣味星期六”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书语小屋”志愿服务阵地,提供300余册书籍,已有102人建立借阅卡,总借阅量1500余人次。同时,邀请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书香周六·童趣时光”读书活动。截至目前,开展讲故事活动23期,儿童读书会6期,服务125人次,让留守儿童的童年不再孤单。
孩子们幸福洋溢的笑脸只是新津区在城乡社区治理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为了让两新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新津区把牢党建引领风向标,全面整合党建和服务资源,建立完善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机制。一是制定《关于深化党建引领推动“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施方案》,从项目类型、实施步骤、培育管理、评估验收、结果运用5个方面12个环节制定政策指导,形成两新组织有序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四梁八柱”;二是构建组织社治部门统筹推进、行业主管部门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主体有序参与三级责任体系,明确每个项目类型牵头指导单位,压实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责任“链条”;三是举办新津区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启动仪式,组织现场观摩普兴街道黄渡小区,实地考察在小区人居环境较差、服务管理缺位等相关问题下,黄渡小区如何强化多元参与、开展文化挖掘、实施场景营造,吸引了大批天府牧山数字新城的产业新人群入住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意识。启动仪式上,新津两新党组织发布“趣味星期六”等共建项目52个,营造主动融入、多元参与的良好氛围。
“模式化”分类 拓宽参与路径
“去年夏天的洪灾把小区的基础设施几乎毁掉了,好在我们成立了小区党支部,以党组织为纽带,联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党总支,共同重建家园,你瞧,经过共同治理,小区环境比洪灾前更美了。”提起小区灾后重建,居民李大妈感慨道。位于新津南江社区的一品水轩小区在2020年遭受了3次洪灾,基础设施损毁殆尽,又正值业委会换届,小区重建无人牵头。新津区个私协会党总支作为南江社区结对共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在收到社区寻求帮助的诉求后,立即与一品水轩小區党支部签订重建家园的共建项目,共同筹集40多万元的重建款,并创新“机制共商、阵地共享、家园共建、困难共帮”工作方法,助力小区治理,让小区“旧貌焕新颜”,增强了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群众的“痛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新津区紧紧围绕群众所急所忧立标杆、求实效。一是紧扣全区中心工作,挖掘各领域两新组织行业属性及优势,创新提出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型”“物业融入型”“协会聚力型”等12种模式,进一步明晰两新组织参与融入路径;二是依托区域化党建格局,引导两新组织负责人担任区域党建联席会兼职委员,发挥党建联席会议载体作用,鼓励两新组织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社区发展治理等工作,当好社区“两委”得力助手;三是按照地域相邻、资源互通、活动联办的原则,优化调整村企结对主体32个,打通两新组织融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最后一公里”。
“项目化”运作 助力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的方式落实党建工作,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了载体和平台,达到了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效果。”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如此评价道。今年,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立足猕猴桃产业发展,按照“党建引领、市场主体、群众参与、利益共享”原则,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变为合作社示范引领和农户增收致富优势,合作社猕猴桃种植从最初的11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亩,实现产量2000余吨,产值2400余万元,解决周边5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人均纯收入约1.8万元。
群众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靠。新津区围绕12种参与模式,引入项目化运作理念,引领两新组织分类申报融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项目。一是聚焦社区和群众需求及两新组织资源,定期梳理发布项目、资源两张清单,形成“群众点单、社区下单、两新接单”联动模式,实现社区群众服务需求清单同两新组织资源清单有效对接;二是落实两新组织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初筛、组织社治部门综合研判三个环节,常态化开展走访指导,定期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帮助解决项目在培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力提升项目运行实效;三是聚焦村 (社区) 和群众需求,收集项目实施情况,按照“一般、重点、示范”细分党建项目,分类联系指导,搭建共建平台,压紧压实行业主管和属地管理责任,从项目实施、培育管理、评估验收等方面,推动既定项目落地落实。 (责编/陈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