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常宁无渣生姜*
2021-01-07旷碧峰闵岳灵刘志华秦柏生
旷碧峰 闵岳灵 刘志华 秦柏生 蒋 可
(1.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湖南 衡阳42100;2.湖南省常宁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衡阳421005)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润止咳、杀菌解毒等功效,营养价值较高。常宁无渣生姜外形粗壮肥大,外表淡黄,肉质脆嫩多汁,姜味柔和,食之无渣,是做菜的上等佳品,可加工制成泡菜、糖姜片等,畅销全国各地,为湖南省常宁市的特色农产品。常宁无渣生姜于1984年被列为湖南名优产品,于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将常宁无渣生姜的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常宁无渣生姜的产业发展现状
1.1 地域范围
常宁无渣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据考证距今已有2 100余年,其栽培区域为舂陵江以西至太坪山、芝麻山以南至溪桥河,行政区涵盖白沙镇和西岭镇的部分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112°64′、北纬26°22′~26°24′,总保护面积1 200 hm2,现年产量8 000 t左右。
1.2 自然优势
(1)气候条件。常宁市白沙镇、西岭镇一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1 421.3 mm,雨量充沛,光照时间较短,云雾天气较多,气候湿润、阴凉。(2)土地资源及土壤条件。常宁市白沙镇耕地面积有823.5 hm2,西岭镇耕地面积有1 497.3 hm2,两地平均海拔高度300 m左右;土壤多为红壤土、水稻土、黄壤土,土层深厚,土壤pH值5.7,有机质含量高,富含钙、磷、镁等多种营养元素。白沙镇、西岭镇的自然条件为无渣生姜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
1.3 产业发展概况
常宁无渣生姜生产区位优势明显,种植历史悠久,加工产品品质佳,近年来经湖南省蔬果产业博览会大力推介,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在当地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无渣生姜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品牌效益不断提升,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无渣生姜产业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
2 常宁无渣生姜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生姜不宜连年种植,应合理轮作。入冬前深翻地块,使土壤风化疏松。结合整地每667 m2撒施农家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作基肥,翻耕入土后耙细,整平地面,筑畦宽(含沟)100~120 cm、畦高20 cm以上,开好畦沟及四周围沟,畦面开2条深10 cm的沟,防止田间积水。
2.2 种姜处理
2.2.1 选种消毒
选用老熟姜块做种姜,要求姜块短而肥大、皮色光亮、肉质好、无病虫害,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色、有水渍的姜块。种姜用高锰酸钾200倍液浸泡15~20 min消毒,预防腐败病。
2.2.2 培育壮芽
生姜发芽适温20℃左右。播种前20 d,选晴天翻晒姜块24~48 h,姜皮变干后将种姜放在室内箩筐中,1层姜种覆盖1层湿沙,保持室温20~25℃和一定湿度进行催芽;也可将种姜放在小塑料拱棚内,温度保持20℃以上。待紫红色的幼芽长至1 cm左右时,将种姜切成小块,切口处蘸上新鲜清洁的草木灰封伤口,防止病菌感染。
2.3 播种
一般在清明节以后、气温16℃左右时选晴暖天播种。播种前1 h沟内浇底水,水量不宜过多,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即可。下种时将姜芽朝上,株距15~20 cm,播后覆盖细土厚4~5 cm。每667 m2种植7 000~8 000株。
2.4 田间管理
2.4.1 水分管理
出苗期一般不浇水,防止温度过低影响出苗;出苗后以浇小水为主,保持土壤相对湿度65%~75%,大雨天及时开沟排水;生姜根系较浅,地下茎分枝达4~5级,旺盛生长期需合理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5%~80%,但不宜大水漫灌,以防姜块腐烂;秋后拆除遮阳棚或遮阳物后勤浇水,促发分枝和姜块膨大;采收前减少浇水量,促进姜块老熟。
2.4.2 搭棚遮阳
生姜喜阴怕强光,盛夏季节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时,用竹竿搭成高1.0 m左右的平架,架上覆盖遮阳网或杂草,也可套种玉米笋等作物遮阳,促进植株生长。秋后光照强度减弱时撤去遮阳棚,增加光照。
2.4.3 中耕培土,适时追肥
生姜的根系发育需提供黑暗湿润的环境条件。生长期培土3~4次,每次培土高20 cm左右,确保根茎不露出地面。生姜需肥量大,追肥原则为少量多次、前轻后重。苗高30 cm、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立秋前后,姜块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距植株10~12 cm处挖穴,每667 m2穴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 kg,随后中耕覆土。
2.5 病虫害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腐烂病(姜瘟病)、姜炭疽病、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姜螟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GB 4285规定用药。
2.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的优良生姜品种及无病种姜,做好种姜和播种时的消毒工作;实行轮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增施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在病穴撒施石灰消毒;冬季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病源、虫蛹。
2.5.2 物理防治
田间悬挂黄色机油板诱杀害虫,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灭杀成虫。
2.5.3 化学防治
(1)姜腐烂病(姜瘟病):生姜生长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铵3~4次预防,发病后可用72%农用链霉素粉剂2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2)姜炭疽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10~15 d喷1次,连喷2~3次。(5)姜叶枯病:可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2~3 d喷1次,连喷2~3次。(6)姜螟、小地老虎: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2.6 采收和留种
2.6.1 嫩姜采收
可结合市场行情和植株长势分期分批采收嫩姜,每667 m2产量达2 000 kg左右。一般于10月中旬~11月下旬,植株茎叶开始枯黄时割断植株采挖嫩姜。采挖过程中应避免损伤姜块,提高生姜商品性。外销的嫩姜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物、通风防雨。
2.6.2 留种
冬至后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挖收老熟姜用于留种。挖出的老熟姜块经晾晒后贮藏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