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
2021-01-07刘士红
刘士红
(安徽开放大学池州分校,安徽 池州 247000)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4月发布了 《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池州是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是重大的挑战。就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池州来说,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源问题无疑是较为突出的。人才是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和动力,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创新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举措,是池州实现新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融入长三角的池州人力资源问题
在国务院印发的《纲要》中,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以及包括池州在内的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纲要》提出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等发展目标,而在“合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方面,提出“制定相对统一的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联合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成立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开展长三角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推动市级层面开展‘双结对’合作,共促创业型城市(区)建设”等要求。《纲要》对长三角一体化人力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战略描绘,对于池州这样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就像是来了一列开往高质量发展方向的“高铁”,必须抓住机会“上车”,确保方向正确。然而,由于城市间的巨大现实差距,在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时,省会城市、相对发达城市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性能动性,池州面临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但又必须要逐步解决。
池州作为地级市,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交通等建设在安徽省处于较好水平,人民满意率高、幸福感安全感强,但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文化优势外,其他方面处于相对落后、比较弱势地位。为全面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和三角区域“幸福圈”,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推动人力资源共享,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自由流动,“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实施新时代‘池州英才计划’”,“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采取‘双聘制’等方式开展人才合作,大力发展 ‘星期天工程师’‘云端工程师’和‘轨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逐步建立互认共享的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池州融入长三角发展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且十分凸显,《方案》描绘了池州人力资源发展的美好蓝图,但从现实到愿景的道路肯定不会平坦。比如《方案》中的“双聘制”等人才共享模式虽有创意,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什么样的城市企业间才能进行合作等,都需要时间、需要实践来回答。
二、池州人力资源现状
来自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2.3万人,总面积8399平方公里;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35934人;成人在校学生565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12447人;普通中学97所,在校学生7687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2290人;初中在校学生44584人);小学180所,在校学生81287人。这些数据说明,池州地方人才储备基础较好,为地方经济发展蕴藏了较为厚实的人力资源。但作为旅游城市,由于山林多于耕地,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先天不足。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度池州市全年生产总值831.9亿元,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47元,低于周边合肥市的38806元和45404元及铜陵市的27794元和39256元,更远低于江浙沪的城市收入水平,这是导致池州市人才外流、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重要原因。
(一)教育相对落后
通过对近几年池州市统计公报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初中教育、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其规模都在稳步上升。以池州高等教育为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8076人、在校生25629人、毕业生6556人,2018年分别为8314人、26115人、7672人,2019年分别为 10722人、29989人、7467人,一方面说明池州在人才培养数量上保持稳中有进,另一方面也看出绝对数相对较小的尴尬局面。池州目前只有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三所普通高校 (其中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空白),其培养人才的承载能力与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同时,教育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也很明显,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2019年池州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上,全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18.15%,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14.97%,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56.84%,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09年。
(二)人才流动性大
池州人口仅有162.3万,比不上安徽省北方的一个人口大县。由于农业人口较多,耕地少,工资待遇低等多种因素,使得更多的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造成一线生产、服务人员难以“自给自足”;经济、社会欠发达的情况(池州被划入五线城市),决定了难以形成吸引人才的“洼地效应”[1]。池州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学生毕业,但真正能够留下来,扎根本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较少。来自池州学院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池州学院2019届毕业生共有3930人,初次就业率是93.72%,但选择在池州就业的仅占13.60%。池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1884人,就业1755人,初次就业率是93.15%,但选择在池州就业的仅占23.05%。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9年毕业生共有977人,就业895人,初次就业率为91.60%,选择在池州就业的仅占20.80%。也就是说虽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但大多数都是服务全省、服务全国去了,真正留下来的人才数量情况非常不乐观。虽然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但从效果看是不尽如人意的,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往往是企业有订单,但供货跟不上,有技术储备,但缺少足够的人力转化为生产能力和产品。以池州××公司为例,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但高学历技术人员不能满足需求,化学、冶金、环保、电气、仪表等岗位人才缺口达30人之多,虽然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招聘,并采取学历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但效果依然不理想。
(三)管理服务缺乏吸引力
市政府对企业发展、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财力限制以及思想观念、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原因[2],导致在服务企业人才引进方面,有计划需求但实际效果跟不上,有配套政策但冲击力吸引力不强,特别是在如何吸引本地人才回流方面措施不够有力。例如,根据《关于印发池州市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若干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实施细则的通知》(池人社秘〔2019〕40号)规定,对来池州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发给生活补贴,但从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拟发放人员公示名单看,3批次累计只有12人。可见,政府管理服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新兴产业优势不足
受区域发展的限制,池州市的传统产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高新技术制造业 (如半导体、专用机床、小分子靶向药物、电子信息等)虽是“后起之秀”,但相对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而言一般并无优势,且配套的生活服务环境对于年轻人的拉动力较弱,造成企业用工难、引进人才难的状况[3]。
池州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教育、人才观念还停留在传统价值层面上,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老百姓看重沿袭的还是高考上大学这条道;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办好职业教育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没有理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也与形势发展不合拍,造成职普比远远低于省里要求、职教基数很小的局面。(2)经济欠发达财力不足,在制定吸引人才政策时捉襟见肘,例如对博士研究生的生活补贴每月为2000元,累计发放3年也只有7.2万元,可以想象其魅力和拉力如何了,再加上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与一、二、三线城市的差距较大,基本上不是年青人追求梦想的地方,造成本地人才留不住、外面人才不想来的不良循环尴尬局面。(3)生态、文化、旅游本来是池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但依托这些“优势”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市”、“富市”,于是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这就造成了同质性竞争,虽然一些企业也有自己的“亮点”,但与长三角及其他沿海城市的同类企业相比就相形见绌,再加上区位和城市影响力等不利因素,招揽人才往往就成了“单相思”。
三、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池州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从战略上看必须抓住机会积极主动融入,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人才事业的差距;从战术上看必须积极作为,下大力气创新解决人才这个关键问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情况看,存在着职业教育基数较小、毕业生本土就业少,人才流动外出多、进来少,人才政策有、效果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全、竞争力总体弱小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自主培养,体现地域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就是未来。池州要实现融入长三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从战略上考虑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引进保护好人才资源这个大问题,必须明确并实施初中级人才以自主培养培训为主、高级人才以自主培养和引进并举的策略。具体说来,初级人才要立足于以本地培养为主、外招为辅,真正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明确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农民工的实用技术培训,吸纳稳定更多中职毕业生、农民工在本地就业[4];中级人才可通过政策吸引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回流、池州高校毕业生输入、向外地招聘三个渠道解决;高级人才既要引进,同时也要立足于本土培养(与前面的相衔接,层次不断上升)。在人才培养的行动推进上,一是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要从宣传方面引导社会大众逐渐形成新的就业观念,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工作,认可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同样光荣、同样可以成才、同样可以过上幸福生活;要从政策层面保证域内中高职学校相应的生源,努力让4所中职和2所高职学校“吃得饱”,实现学校培养功能的满负荷运转;要从发展经济服务企业的高度,协调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新型培养人才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5]。二是要加强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这方面要与池州学院(虽然池州学院严格意义上是应用型大学,但作为池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代表着池州最高学府,理论性相对较高)有机对接,让他们在专业设置上既面向全国也面向池州,为池州培养留得住的管理与技术开发人才。三是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要围绕地方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特色来培养一批人才[6],这样的人才懂池州、爱池州,愿意为池州奉献青春智慧,也最有可能长久地服务于这片土地。
(二)强化宣传,吸引人才回流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池州在外就业创业人员有近20万人,这些人对家乡有感情,熟悉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有在外打拼多年形成的个人专业才能和朋友圈,对于池州来说是一座丰厚的人力资源库,是可以并十分值得开发利用的。一是要发动各方力量,建立池州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基本信息库,就是要扎扎实实摸清“家底子”;二是要动态制作池州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库,就是要对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心中有数;三是要制定出台能够打动人心的回流政策,就是要解决好凭什么要人家回来、人家愿意回来的问题;四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就是要解决好物质经济之外的“软环境”问题;五是要做好精准对接,就是让合适的人在恰当的时间收到合适的人才需求信息,了解到合适的回流政策,这样才有可能吸引部分人员回流[7]。
(三)优化服务,引进高端人才
这里主要指引进中高端人才。对于一二线城市,如果物质条件足够吸引人,引进人才一般来说并非难事,但对于池州这样的五线城市,引进人才的思路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上,而应该更加“高大上”一些,比如池州市政府应该着手描绘构建 “池州梦”,让那些有意愿来池州的人士能够看得见池州的未来,望得到自己的明天。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市政府要制定中长期人才成长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城市生活、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环境,厚植人才生存生长的“土壤”,对于已经出台的 《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池州英才计划”强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池州市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购房和租房补贴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既要坚决执行,又要随形势变化不断完善;二是要提供足够的政策或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真正的高端人才要舍得投入,做好对其家属就业、孩子上学的配套服务,要充分认识到“头雁效应”带来的后续发展,因为一个或几个高端人才不仅可以创建培育一个创新创业团队,而且可能开创引领一个产业集群;三是要做好宣传推介工作,要做大优美池州“山水休闲之都”这篇生态文章,要让池州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高端人才眼里的 “金山银山”,既能在这里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又能在这里居家养老;四是要做好与其他长三角城市的人才共享工作,既要展现足够的诚意与魅力吸引外地高端人才“兼职”池州,同时也要允许池州高端人才 “身在曹营心在汉”,让高端人才同时服务两家或者多地,这在高端人才相对紧缺、交通和信息又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完全可行的,对于池州这样相对弱势的城市更有必要考虑培育这种人才生态[8]。
(四)加强储备,建立人才库
人才流动是正常自然现象,但各地都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特别是急需的高端人才,池州市也不例外。加强人才库建设,首先要从战略上来考量定位,人才对于池州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已成共识;其次是从战术上来实施,也就是要解决好建一个什么样的、容量多大的人才库问题,同时要保持人才库的动态稳定,从而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如何加强人才库建设工作,形象地说就是要筑牢蓄积人才之“水”的“三峡大坝”,让人才之“三峡水库”常年保持必需的水位,也就是在“池州梦”的引领下将各项招揽人才的政策落到实处,让各路英才在池州安居乐业。具体说来,一是要尽量提高池州专本科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或学历相当人员)留在本地就业的比率,他们中的大多数为本土学生(人员),只要政府与企业的政策让他们有合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他们长期扎根的可能性最大,这些人就好比是三峡水库上游流淌下来的“水”,自然入库相对稳定,是可以超越“靠天收”现状的;二是要用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提高池州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回乡的比率,他们当初由于各种原因、怀揣个人梦想从池州走出去,经历了世事的酸甜苦辣,对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只要政府政策对路、企业诚心实意,是一定能够拉动他们中的一些人回来的,这些人就像从地面蒸发到空中然后又落回到地面的“雨水”,只要政策“风向”对、“风力”足够,就会有一些“雨水”降落到“三峡水库”,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三是要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投入引进各方面急需必备人才,这些人才就像久旱之地渴盼的“甘霖”,越是急需越不能指望老天自然下雨,而是要从低处抽水或者开凿专门渠道引水才能进入“三峡水库”,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以上三种人才之“水”汇聚到一起达到一定容量时,就能形成发“电”的磅礴伟力,只要进出流动保持相对平衡,就能使池州人才的“三峡水库”保持稳定“蓄水”,就能促进池州融入到长三角的发展之中[9]。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池州作为内陆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立足本土自力更生解决初中级人才问题,尤其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发挥生态宜居优势打好“乡情牌”,让更多外流人才回归共建美好家乡;把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第一动力的观念转变为决策动能,以更大的勇气加强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财力投入;着眼长远和形势发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基本满足需要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