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美剧字幕翻译策略探析
——以《Why Women Kill》为例

2021-01-07刘春艳张冬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伊莱字幕适应性

■刘春艳,张冬梅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Why Women Kill》是2019年下半年最受热捧的美剧之一,讲述了三位不同年代、不同个性的女性在对待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时的不同表现。该剧主要有三条故事线,分别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三位女主人面对丈夫不忠行为而选择结束丈夫生命的故事。60年代的家庭主妇、80年代的社交名媛以及21世纪的律师都代表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典型的身份特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剧中三段不忠诚的婚姻在时间节点上都横跨了三次女权运动,具有很强烈的时代特征,十分贴近现实生活。

生态翻译学能为本文字幕翻译研究提供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三维转换”理论实操性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如何译的问题。将语言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使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大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地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生态平衡。本文将根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理论,探讨《Why Women Kill》字幕翻译策略。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关于生态翻译学的起源,曹万忠老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态翻译学起源于1988年,由彼得·纽马克开始将“生态学”运用于翻译领域,后经西方著名翻译学者不断深入研究,得“翻译生态化”的观点[1]。随后我国胡庚申教授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运用到西方自然选择理论,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发展了生态翻译学,并编册成书,论述了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发展、核心理念等。

基于全球化背景、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思潮的影响,翻译界实现了跨学科发展,其主要研究对象有三,一是翻译生态,即译语环境;二是文本生态,即研究译文;三是“翻译群落”生态,即有关译者的研究。此外,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适应性转换翻译策略,主要涉及语言学、文化学和交际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交际的沉淀,语言、文化和交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一理论为我国字幕翻译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颖的视角,更为字幕研究拓展了空间。

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对于影视字幕来说,字幕翻译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美剧表达的意思,其次是将剧中对白真实还原,通俗易懂、表述清楚、加强共鸣。而影视剧的文本具有简洁、口语化、通俗性、综合化的特征,往往具有传播资讯、交流文化、反映生活、分享情感、艺术创作等功能,影视剧最为突出的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凭借精美的画面和声音吸引观众,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历史和文化,取材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艺术感染力,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为大众服务。字幕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输出过程,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涉及文化、语言和交际等多维思考过程。

字幕翻译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如时间限制、场景限制、文化限制,因此其必须具有时效性,产生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作品,还需在特定的场景下译出最为贴切的文本,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某一种文化若不能达到生态和谐,就无法进行跨文化交流,无法形成人际互动,因为符合交际功能的文本一定是语意连贯且有意义的。此外,因为影视剧是给观众看的,因此,字幕翻译需情景连贯,叙事表达清楚,这样才能让观众理解和接受。

三、“三维”转换视角下的《Why Women Kill》字幕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度

语言维度的选择性适应转换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进行文字表达,而在文字表达层面上,又可以分为词法层面和句法层面。英语属于形合语言,而中文属于意合语言。形合通过语言形式手段,其中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来显示句法关系,实现词语和句子的连接;意合则通过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来实现两者的连接[2]。因此在关注两种语言的用词和语言结构时,需要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社会,英语的话语修辞方式与中文大不相同,则需考虑调整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努力使译文符合观众的语言习惯,融合两种语言的翻译生态环境。《Why Women Kill》字幕翻译中,有很多在这两方面转换得较为成功的例子。

从词法层面来看,如“What he hears is,nag,nag,nag,nag,nag.”,其译文为“在他听来我只是在不停地叨叨”。这是《Why Women Kill》第3集中,泰勒关心伊莱的写作进度,但是又不能直接问他,所以问洁德,洁德则反问她为什么不直接问伊莱,这句就是泰勒不直接问伊莱的原因。原字幕就是通过重复词语“nag”来达到“唠叨”的含义,但字幕组在处理这5个重复的词语时,直接采用了意译的方式,译为“不停地叨叨”,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伊莱不耐烦的心情,还照顾到了字幕文本具有瞬间性的特征,若将“Nag,nag,nag,nag,nag”译为“唠叨,唠叨,唠叨,唠叨,唠叨”则不符合中文生态,中文中也没有这样的表达案例。又如“Why it happened,that's never so simple.”译为“至于为何被杀,三言两语道不清楚”,“Because of what people would say?”译为“因为会有风言风语吗 ”,“And my kids are starting to make some real ugly threats.”译为“而我的孩子开始歇斯底里地发出抗议”。其中,成语或四字词是中文的一大特色,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点,是中文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字幕组将“that's never so simple”译为“三言两语”,“what people say”译为“风言风语”,“make some real ugly threats”译为“歇斯底里”,很贴切地将译文融入了中文生态系统,具有和谐美,成功地进行了语言维词法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从句法层面来看,如“You'll forget all about that when we're the center of attention,drowning in applause.”译为“当我们成为全场焦点,被掌声淹没你会把这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原文含有两个从句,充分体现了英语是形合语言,独立的句子内部需组成一个完成的结构。若不考虑汉语语言生态特征,将其译为“你会忘记这一切,当我们成为全场焦点被掌声淹没时”,可以发现,这样的译文是无法为观众所接受的,因为句子前后逻辑不通顺,不符合汉语口语生态,而字幕组将其译为“当我们成为全场焦点,被掌声淹没,你会把这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不仅调整了语序,还进行了断句处理,把长句译为小短句,符合中文口语生态环境,考虑到了字幕文本瞬间性的特征,是成功的语言维度选择性适应转换。又如“You've barely said two words to me the entire evening.”译为“整晚上你就没跟我说几句话”,“Darling,is there any chance you can watch the gallery for me this morning?”译为“亲爱的你今早能否替我照看下画廊呢”。在中文生态中,叙事有几大要素,其顺序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所以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深受这几大要素的影响,首先需要点明时间。可以从例句中发现,英文的时间“the entire evening”和“this morning”是放在句末,而字幕组在处理时,则把“整晚上”和“今早”放在了句首,进行了词句前后顺序的整合,符合中文的叙事生态。此外,原文英文句子较长,而译文则短小精悍,这符合中文影视文本聆听性、瞬间性和通俗性的生态特点,成功地进行了语言维度句法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文化维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胡庚申教授指出:“文化维度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意在强调译者应关注源语和译文化在内容、性质上存在的差异,避免这些差异导致的曲解原文、错翻或漏翻的后果,译文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应注重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文化系统”[3]。文化维度的选择性适应转换更多在于解决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熟悉目的语与源语语言文化显得无比重要,译者须充分理解源语的文化内涵,并对其在目的语形式和内涵上进行充分适当的转换,译出符合观众审美要求和理解习惯的字幕。总之,所谓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递,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注意由于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努力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平衡与和谐,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4]。

如“Be good to Jade.She's your muse.”译为“好好待洁德,她是你的灵感女神”。其中,“muse”一词在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指的是执掌诗歌、音乐和其他文学艺术分支的九位女神之一,而中文生态中的“女神”,在现代社会,常用来定义男性心目中喜爱并想成为恋爱对象的女生。伊莱是一名作家,写作一直没有灵感,是洁德给予了伊莱灵感,所以这里将“muse”引申为“灵感女神”不仅符合中文生态,也符合洁德与伊莱之间的关系,成功地进行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So I'm gonna introduce myself to the manager,and then”译为“我打算向经理毛遂自荐,然后”,“No,this is the situation,and we all must accept it.译为“木已成舟我们必须接受”,“How dare you?”译为“你胆敢信口雌黄”。其中,将“introduce myself”译为“毛遂自荐”,在中文生态中,“毛遂自荐”来源于《史记·平原君列传》,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木已成舟”来源于《野叟曝言》,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也就是原文的“we all must accept it”;“信口雌黄”来源于《晋阳秋》,指的是不顾事实地随意批评或者乱说,与此处西蒙被警察误认为失足女的场景相符,符合原文表达的含义,这组例子,译文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了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四字词,适应了汉语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又传达了源语内涵,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又如“Easy for you to say.”译为“站着说话不腰疼”,该词条来源于秦孝公与商鞅的典故,多指别人不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却高谈阔论、脱离实际、眼高手低。此处的场景是在饭局上,西蒙的丈夫卡尔说“在以前那个年代,人们无论如何都会因为承诺而长相厮守”,而朋友则认为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在朋友的眼中,他与西蒙有着完美的婚姻,所以无法理解那些婚姻破碎痛处,所以将“Easy for you to say”译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传神地表达了朋友对西蒙美满婚姻的羡慕,又符合中文生态环境。

(三)交际维度

胡庚申教授指出:“交际维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关注双语的交际意图,除了文化传递和语言转换外,还应将适应选择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体现于译文中”3]。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更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若交际信息未能很好地传达,则无法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更有甚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可见双语交际维度的适应性转换在字幕翻译中是十分必要的。

如“Man to man.”译为“像男人一样坦率说清楚”,此处是洁德前男友杜克去伊莱住处找她时,伊莱想要保护洁德而说了这句话,希望通过与杜克谈话的方式来化解矛盾。“Man to man”指的是“forthright and honest”,而字幕组并没有生硬的译为“我去和他坦率的谈话去”而是把具体形象“男人”和表达的含义“坦率地说清楚”都译出来了,以至于不会让观众不知所云,还原了伊莱将要和杜克交涉的情景,符合中英两种语言交际生态,成功地实现了交际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又如“Was death the result of a gunshot?Stabbing?Poison?”译为“是中枪身亡的吗?是被捅死,还是被毒死?”,此处是讲受害者是怎么死的,若是不考虑上下文,把“Stabbing?Poison?”直译为“刺?毒药?”则不符合中文生态,也不符文英文所表达的内涵,就会给观众造成理解障碍,会使句子间含义中断,违反了会话原则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原则,因此,翻译时还是要结合两种语言的生态语境,进行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结束语

字幕翻译对于我国影视发展无比重要,生态翻译学理论能在规范字幕翻译的同时,还能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新颖的视角,更能为字幕翻译研究拓展空间,因此,译者应当从“三维”角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将语言学、文化学和交际学结合起来,精准传达剧情,降低翻译错误,从而实现“跨”的改变,译出符合中英文生态、符合大众审美特点和习惯的优秀字幕,推动影视国际交流。

猜你喜欢

伊莱字幕适应性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北境王子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大嘴巴”女儿的心事
2岁的无鼻“小战士”离世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