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发展瓶颈与战略选择

2021-01-07邱亮晶周梦可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邱亮晶,周梦可

1.2.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多次在重要场合、会议报告中强调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我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要求的转变,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从传统理念中“抽身”出来,向职业教育现代化方向迈进。而为何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何种异样,究竟什么是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这些问题在学界还暂未有一个明确的 “答复”。为此,本文试图从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阐述其基本概念,以突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从现阶段的发展境况,剖析其前进道路中所遭遇的困境;以明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端口;从战略构建选择指明未来的建设整体方向,以期更好地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建言献策,最终为高质量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增添动力。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一)现代职业教育是把人口数量转换为人口优势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差异,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是构成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完整性的重要分支。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倡导学历教育,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学生升学、提升学识见解提供重要保障;而职业教育则专攻技能型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性、实践性,是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通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转变,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比以往更为强烈,但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成为现阶段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人口总数虽多,但目前可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却并不多,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各行各业都将向高端化迈进,与此同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将不断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面向各行各业人员,不分身份职业,人人皆可接受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其对生源的来源“包容万象”,对生源的起点水平并无强制性条件,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等只要想提升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想获得一技之长,都可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方面可提升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学历,使人口大众化向素质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专业性人才,满足现阶段市场化人才类型,为经济建设提供实际的人才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各行各业人员“进修”的途径,是真正把我国人口数量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法宝”。为此,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更需牢牢把握住类型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动摇,深化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切实为我国经济建设、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

(二)现代职业教育是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法宝

职业教育要做好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角色,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要论述,服务脱贫攻坚,就是指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的育人培训功能,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受教者通过职业院校的学习达成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创业,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2021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全部脱贫摘帽,职业教育顺利完成了第一步的重要使命,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接续该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则应当继续发挥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已脱贫人口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具备脱贫的硬实力,防止返贫、“软脱贫”。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需继续维持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充分利用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征,为巩固脱贫成果保驾护航。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化人才需求的“订单”教育、面向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教育、面向服务社会的跨界教育,在脱贫过程中扮演着劳动力培养摇篮的关键角色,在脱贫攻坚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人人皆可“进修”的优势,为巩固脱贫成果增添动力则是其新的历史使命。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意味着此前历经30余年的“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小组”正式“退伍”,我国全面开启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仅凭一句口号、一份文件是万万行不通的,关键在于人的推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助力乡村各领域、各方面的进程,最终达成乡村全面振兴。现代职业教育秉持着全面开放、面向人人的理念,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土农村地区,他们比普通受教者有着更为深厚的乡土情结,学有所成后服务家乡的想法更为强烈。因此,大力培养好这批学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动力来源,是实现乡村振兴进程的关键一招,符合“潮流”,更贴实际。

(三)现代职业教育是稳固实体经济产业的重要基石

发展实体经济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围绕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持。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已经建立起了布局完整、门类齐全的服务业专业学科体系,为服务业的现代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当前社会发展的技术变化,使职业院校不断改革落后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质量等举措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缩小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差距,进而为实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同时,现代职业教育突出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将专业课程与当前市场需求紧密连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专业扎根于热门产业、让课程围绕需求市场、把课堂搬进企业,使得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等各要素与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相适应,在产学结合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适用能力。面向社会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加突出整合政府、职业院校、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有效资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深度发展,真正使现代职业教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和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四)现代职业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

面向“十三五”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以职教强国为发展定位,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立足点,其内涵不仅涵盖自身未来实现新发展的系列元素,也包含满足外在时代背景发展需求的因素。把职业教育发达大国作为新愿景上升到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有利于保障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与国家战略和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相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对接区域的产业经济人才需求、打造专业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和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现代职业教育事关民生福祉,职教帮扶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2019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同时,鼓励深度贫困地区普通初中通过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班等方式,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在技能培训方面,通过引入特色产业,对农村贫困人员进行精准脱贫技能培训,在规模化的生产引领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学习技能发家致富,确保职教健康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也愈加趋向深度化、繁杂化,未来将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时代,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实现就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一)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亟待完善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由上至下,由高到低的一种组成形式,就普通教育而言,已充分形成了“专、本、硕”一体化的层次结构体系。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现代职业教育同样应包含如此。2019年,我国开始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分批建设了2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突破了专科层次教育的“天花板”,实现了与普通教育同层次的教育“等级”,推动了“专、本、硕”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进程。但“反过头”来看,随着职业教育层级的提升,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为打算继续升学的中职学生增强文化素养知识,二是准备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做好专业实践技能的保障。中职教育作为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地基”,是打好学生基础本领的关键时期,虽然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存在显著性差别,其主要强调专业实践能力,但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要实现国际化接轨,综合素养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中职教育需更改以往“重技能、轻知识”的观念,为学生做好两手准备,对想继续升学的学生增强文化素养能力,为本科职业教育输送优质、专业、全面发展的生源;对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则应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保障好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为社会、一线企业输送合格、可靠的人才。与此同时,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刚试点不久,前无经验可寻,部分院校只能凭借自身摸索,探索发展道路,难免会存在突出性、发展矛盾性问题。有学者从实践调研发现,现阶段本科职业教育院校存在几种突出问题,例如对自身的类型定位模糊、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泛化、“丢失”了最主要的“职业教育”属性特征,从而“违背”了本科职业教育建立的初衷。本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是为了培养既有学历又有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决不能与普通本科概念相混淆,从而失去最核心的职业教育属性。同样地,中职教育也需更新培养理念,做到“文化+技能”双向培养,打好学生的基础性技能本领。

(二)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需细化审视

方案是对工作过程的总指引,人才培养方案则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是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制定。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最终目标,现代职业教育应聚焦这一目标,做系统性的总体规划设计,培养出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2019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改革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实现高职扩招100万人的目标,同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招生,2019年高职扩招总人数达到116万人,人数的突然增多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各方面要重新进行审视,重新布局。与此同时,扩招带来的最明显特征就是生源来源类型多元化,其中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是此次扩招的主要对象,受社会阅历、工作环境、学习能力等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需求、职业需求都各不相同,例如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学会一技之长,谋求“吃饭的本领”,因此对专业实践性的课程更为看重,也渴望去学。对于这类群体,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学习后的效果达成性,并且重点关注某一领域,避免知识混杂,尽量减少理论性课程学时,让他们有时间投入到实践之中。高职扩招前,高职院校针对应届生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但由于生源类型的单一性,人才培养方案大体相类似,总体缺乏个性化。扩招后,生源类别的多元化导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源多元化的需求,倘若依然不变,则必将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时安排等方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因此,高职院校须认识到现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通过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确保现代职业教育稳固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资源支撑。同时对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转型提出了相关要求,具体体现为办学主体由国家主导向社会“让步”,产权结构由单一向混合转型等。体制机制建设是指教育领域中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分类、权益划分的制度和体系,关系到办学质量、谁来办学、办什么样的学等一系列问题。卢玲(2017)通过深入地对山东、浙江、广东等代表性省份关于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发现体制机制创新一词是当前职业院校建设内容的高频率词语,侧面说明体制机制创新是未来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矛盾将集中显现,例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将是发展趋势,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长且资金经费来源有限,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受重视,且存在领导分管体制与信息工作综合性存在矛盾、现存的信息化机构设置与信息化建设需求存在矛盾、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与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存在矛盾等,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职业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并不健全,与21世纪的院校信息化总体要求存在错配,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关于“职教高考”操作技能考试的权威机构组织仍处于摸索阶段、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认定机构组织并不权威统一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并不“前沿”,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

(四)现代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数量与质量有待加强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我国“双高院校”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双高院校”的计划启动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含金量”类似于普通教育领域的“双一流”高校建设,为其他院校发展提供指引、标杆作用。在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注下,近年来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但受传统思想影响,职业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的观念依然显著,从而在职业院校内部与外部出现了两种矛盾,一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不愿“进来”,二是已在职业院校“奋斗”多年达到较高水平、较高素质的教师想要“出去”,最终就演变成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外流,导致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数量与质量均不足,阻碍了国家“双高院校”建设的目的与前进的步伐,“拖慢”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职业教育要获得高质量发展,除院校固有的硬件设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但受现阶段的两种矛盾,较难有高素质、高水平、高学识的教师在职业院校任教,究其原因,在于其各方面的满意度并未达到理想水平。邓柯(2018)从实证调研发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福利待遇差别较大、个人发展平台狭窄、管理制度不全是影响和导致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重要原因,后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提高职教教师满意度,增强职业院校人才吸引力,维持职业教育所固有的人才资源。总而言之,现代职业教育要获得平稳、高质量的发展前景,高层次的师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作用,“借助”高层次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符合人才利用的实际。

三、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

(一)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不完善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认真审视的问题,2019年,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自此,我国职业教育突破了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达到了与普通教育同层次的本科学历教育。本科职业教育是弥补技能型人才有“才”却无学历的矛盾,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跟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密切,是培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人才“摇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亦是如此,本科职业教育的建立契合了这一趋势,亦是时机也更是必然,因此,深化本科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避免与普通本科教育概念的混淆;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设计配套的招生与评价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顺畅专本之间的衔接通道是维护本科职业教育建立的初衷——培养既有学历又有技能的现代化技术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发展好中等职业教育和探索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是未来深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两个要点。中职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生态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链,是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打好学生职业基础技能的重要阶段,即便现阶段已建立了高层次的本科职业教育,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未来应重点关注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想要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为想要就业的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技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整体育人水平,为后续可持续发展打好“地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后,下一步即积极探索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为培养具备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增添育人途径。

(二)建立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制度

当前,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教“高考”制度等是落实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坚实举措。而以往的制度设计由于定位浅显、内涵稍弱,存在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不相匹配的情况,为此,建立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同向前行的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立权威的学习成果转换认证制度。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侧重有所差异,其主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技能,“1+X”证书制度建立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种具体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值”以此抵消部分考试来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但由于现阶段成果转换认定机构的权威性有待商榷,导致的结果就是“X证书”的含金量值得怀疑,因而及时建立权威的认证制度与机构就尤为必要。其次,健全职教“高考”考试招生制度,职教“高考”的含义跟普通高考类似,是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高考,正因为其打上了职教“高考”的名号,注定要跟普通高考有所区别。职业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因此,职教“高考”也应重点考察这一内容,通过划定统一的技能考核标准同时又注重不同技能内涵的难易程度,确保考试“起点”和“终点”的公平。最后,完善专门的职业教育监管、评价制度。监管与评价作为一种手段,是引导教育发展、确立办学导向、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招。通过建立指定的层层分级的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明晰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做到“有责必问、有问可寻”“专门的部门抓、抓专门的部门”。通过构建以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制度为“船桨”,助力现代职业教育平稳“航行”。

(三)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构建多元化的发展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规格要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具体回答。可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成长、院校办学、育人理念、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都至关重要,为此,应充分思索、多方参与、“实地”考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调研是制定方案策略的基本依据,现代职业教育历经百万扩招后,职业院校的生源由单一变得“丰富”,社会性的生源更是占据“半壁江山”,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不能适应多元化类型的生源需求与发展,制定与划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考量”,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不能靠“假想”与经验之谈,因此,根据不同群体开展学情调研分析是构建多元化人才发展方案的重要基础。现阶段的职业院校要突破以往的旧观念、旧方法,避免“坐在屋子里制定方案”,应充分认识到学情调研分析的重要性,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不同生源的基本学习情况,划分针对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方案层次,助力每个行业的人员都能通过接受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而“成长成才”,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就业创业,为经济建设贡献推动力量。

(四)以“双高”建设为契机,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双高院校”是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而做出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而迈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策略。“双高院校”要发挥出所蕴含的功能、现代职业教育要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高层次的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也是动力。职业院校要以“双高建设”为契机,通过“引进”和“内培”双管齐下打造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助力现代职业教育平稳加速“航行”。首先,制定优厚的人才吸引政策。通过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投入保障、子女就地入学、解决配偶相关工作等条件吸引中青年高层次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以“看得见”的物质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弥补扩招所带来的师生比例失调和专业建设计划需要。其次,搭建专属发展平台。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实力、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方面都较强,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平台和资源受限,往往难以支撑、提供足够的平台资源供高层次人才“发力”,为此,统筹搭建专属发展平台,深化与当地企业、各类职业院校的合作是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功能”的关键措施,以“看不见的”发展机遇留住高层次人才。最后,注重对校内教师进行“内培”。由于高层次人才总体来说数量较少,加之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存在不少“异议”,高层次人才真正想去往职业院校的情况并不多见。职业院校原有的教师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对职业院校的各方面情况都较为了解,深知院校的发展瓶颈所在。因此,利用培训基地、实践锻炼等途径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综合水平是提升校内现有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一招,是弥补现阶段高素质人才数量不足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才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