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理念的节水节能技术实施策略
2021-01-07高熊凝
高熊凝
上饶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334000)
1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应用节水节能技术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匮乏的现象也在逐渐加重,这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增设了极大的阻碍。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中加强节能节水技术的科学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合理运用节能材料,充分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工程能耗量,有利于延长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 基于环保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分析
2.1 用水管理问题
通过分析以往大量的工程案例,发现建设单位中普遍存在着长流水的现象,未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尤其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来说,基于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特点,实际施工所需的用水量极其惊人,若未能严格地管理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必定会导致大量的水被浪费,加重企业经济损失。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中虽然明确了用水标准,但在具体落实环节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用水标准未能得到顺利有效实行。一方面,施工中缺少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致使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推进比较困难,监督管理的力度较低。另一方面,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本身缺少一定的节水能力,或者说节水节能性未切实地发挥出来,使得整个工程的能耗量大幅度增加,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水资源浪费[1]。
2.2 系统设计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涉及到的内容、环节比较庞杂,如卫生器具的设计、管线的规划和布设、消防供水设施的施工等,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引发其他结构的运行受阻,继而影响到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以管线设计为例,若没有考虑到现场条件和使用需求,进行盲目地分配和布置,给排水管道在投入使用后发生渗漏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升,甚至会由管道渗漏引起触电等安全事故。结合实践经验可知,在有水体经过的情况下,给排水管道会产生轻微的震动,若未将这一点考虑在内,给排水管道很可能在共振现象的作用下产生破损,同样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室内设施的用水需求量非常大,如卫生器具、洗手池、洗浴设备、洗菜池等,都是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用水频率较高的场地方,也是水资源浪费的重灾区。以马桶为例,传统马桶的水箱容积一般在6~10L,而每冲洗一次几乎会用掉水箱内全部的水,这远远超出了正常的需求量。因此,需要使用市面上的节水马桶,确保水资源合理使用,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运营成本[2]。
2.3 供水压力问题
在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下,当今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使用问题,缓解了部分城市的人口压力,但供水困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建筑供水形式以自来水为主,由于目前建筑物的高度普遍较高,因此想要实现正常供水,尤其是满足高层住户的用水需求,就必须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持续加压。而在实际供水过程中,低层住户感受到的供水压力较大,楼层越高水流量往往越小。对于高层住户来说,正常的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品质大大下降;低层住户在用水过程中,由于供水压力较大,一般很难掌控水流的大小,在打开阀门的一瞬间便会有大量的水体流出,这远远超出了用户用水的正常需求量,继而产生水资源浪费。
2.4 管道设备问题
给排水系统是现代建筑内部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使用时间较长的设施。为了避免给用户生活带来不便,给排水管线的设计不仅要科学可行,也要确保所用的管道材料品质良好,根据施工环境等自然条件确定管道的使用标准,规避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
首先,在设计给排水管道时,对管道的可塑性、坚韧程度以及安装的便捷性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此时需要尽量选择性能突出并且易安装、连接难度低、附着力强的塑料管道,但部分工作人员盲目地选择了钢管、镀锌管等,这种情况下管道施工效果很可能不达标,继而出现管道渗漏的问题。
其次,在管道材料的安全施工阶段,出于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水管接头处安装质量不达标、螺钉部位未拧紧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验收人员没有对施工项目展开全方位的检查,致使质量漏洞未得到及时弥补,这同样会危及给排水管道的安全性,产生管道渗漏、管道堵塞等的问题[3]。
3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3.1 加强新材料、新组件的推广和使用
随着近年来国家总体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陆续融入了新材料、新组件的使用。新材料、新组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也增加了工程的节水节能效果,使得以往给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浪费和能耗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由此可见,基于环保理念下的给排水设计施工,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工作需求选用最佳材料,保证给排水系统的环保性和耐久性。
根据眼下的形势来看,铝塑复合管、PE管、PP-R管这几类管材是目前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材料。在实际的使用期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好管材的类型、型号等,保证其完全符合施工需要,为实现节水节能目的构建可靠的物质基础。另外,为了使这些新型材料在给排水工程中得到顺利的推广和使用,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现场管理工作,避免人为误差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同时严格控制施工中资源的浪费情况。
3.2 规范建筑给排水二次给水技术的使用
在规划二次给水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对给水的方式及具体设备作出合理的选择,切实发挥出节水节能的作用。
3.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二次给水技术大多指的是通过储存、压力将水体引入管道中,供广大市民或城市自建设施使用的一种形式。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关于给水系统的设计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二次给水,但在实际工作期间,还应根据当地的市政压力情况,在必要情况下进行直接给水。在无市政压力的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市政管道来完成加压操作,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
3.2.2 给水设备的选择
传统的二次给水技术中的关键设备为水泵,通过水泵实现加压的目的。根据实践成果得知,这种形式除了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也会增加电能的损耗量,不符合节水节能设计的要求,因此应对设计方案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当前的二次给水过程中运用节省水箱、变频调速泵等代替了传统的水泵,因变频调速泵具有变频调速的功能,故而有效解决了以往的资源浪费问题。
3.3 处理好生活给水管道的减压节流问题
现代建筑室内的如厕设备、洗手池等都是引发水资源浪费的源头,因此必须重点考虑这几个部位的节水节能设计。如在如厕设备的设计施工中,无论是大部分家庭用的坐便器,还是公共场所内的蹲便器,都需要选择具有节水性能的设备,期间要格外关注水箱的清洗方式。与传统的马桶相比,基于真空节水技术的马桶在当下的给排水工程中广受欢迎,原因在于该新型马桶设备在冲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负压原理,通过在水流中外接一部分空气,不仅水流的冲击力度进一步增强,也极大地减少了水体的一次性使用量,由此达到节水目的。在蹲便器的设计中,由于其结构比较简单,故而只需对水箱的高度作出合理调整便可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过适当增加水箱高度,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水体的冲击力同样可得到显著提升,并减少一次性水流量。
除此之外,其他供水设备的节水节能设计也必须严谨,如在进行水龙头选择和安装的过程中,应优先选用锁闭性能好、防渗漏能力强的设备,施工中应注意控制好供水管道裸露部分连接处的严密性,从而避免给排水管道在后续施工中发生漏水的现象。
4 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加强节水节能技术的科学使用,能使以往工程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最大程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给排水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通过合理使用新型材料、二次给水技术以及开发清洁能源等,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让环保理念在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