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07管文宁
管文宁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00000)
0 前言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价值,是水利工程建设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施工建设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达到工程建设目标的要求,并且关系到国民日常生活与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制度逐步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取得圆满的成功是时代要求。
1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回顾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历程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基础环节不够完善。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基建工程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宏观上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整体建设发展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作用。但是不难看出,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设管理上的问题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日益凸显,文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 政府部门和项目法人责权不明确
政府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担任着主要的投资者角色,造成此项工作政府权力范围过大,在实际建设中行政干预多,使项目法人成为名义上的管理者。如果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不能具体到人。此外,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方面落实情况不甚理想。项目法人在建设过程中仅是虚拟职位。部分工程项目没有按照规范的条件组建项目法人,有的甚至不具备项目法人资格。有的即便组建项目法人,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负责人或是所有的责任主体都有统一的部门监管。导致部门人员身兼数职,容易造成权责混乱,没有树立正确的责任到人的建设理念。有些项目法人由于自身的素质管理水平较低,未能得到专业水利工程教育知识培训,也不具备相应的工程建设经验,不熟悉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导致具体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规范管理。以此造成项目的建设与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责权落实不到位问题[1]。
1.2 招标管理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项目招标先选择邀请厂商,同时附上图纸样品发给招标文件,投标便可根据招标要求递交投标文件,然后在公正部门的主持下当众开标、评标。若是全面的符合标准则为中标人,最终双方共同签订交易承包合同。但是从当前的一些招标项目来看,在此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相应招标流程进行,对投标人各方面资质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导致招标不规范。有的项目委托一些资质低或没有资质的单位代理投标,投标文件书写不规范,不具备专业性。部分地方因人为因素导致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垄断问题较为严重,没有按照择优原则,导致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
1.3 项目设立缺乏科学合理性
水利工程项目作为一项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项目,对于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经济条件,并且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便创造出社会效益。然而,在部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并未对环境及地区经济条件进行勘察,也没有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更没有了解到当地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就盲目动工,造成投入量大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与人们实际意愿及需求相违背。在这其中也不乏政令下的所谓形象工程,企业未能从现实角度出发,产生资源及人力的浪费情况[2]。
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2.1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积极推进监理改革
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及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期能够对以往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改革工程监理体制,增强监理企业的活力,有效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发展综合性工程业务。
2.2 健全水利工程的预警机制
在水利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是水利建设是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各项安全要求进行管理监督,提高水利工程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健全水利施工安全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监督,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多种渠道宣传下保证全体人员具备安全生产意识,以此保证水利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2.3 严格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建立水利建设监督管理机制
在水利建设管理上建立起“同体”回避制度,明确规范工程的分包管理。为有效强化行业自律,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市场监督管理系统,落实项目法人监督管理,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及清出制度,严格审查设计单位、监督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检查进场材料、设备、产品,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实施建设。根据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来看,在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资金筹集来源方面较为广泛,在结构方面层次较为复杂,会造成项目工程建设中资金难以到位的情况。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这些资金来源对政府的依赖性过高,将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问题出现。即便是水利施工项目管理措施有法律根据,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一些地区的政府配套出台筹资得不到法律的依据,造成了在实际施工中资金难以到位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采用立法手段,出台相应的资金筹集政策,以便在法律要求下筹资,从而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3]。
2.4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升员工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根据实地考察情况来看,一些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质量管理认识水平低,责任意识不强,在思想上总是认为已经聘请过具有高水平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没有任何责任了。此外,在一些山区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意识已经与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严重不符,难以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水平,习惯性地拿着建设工程规划图纸与过去的水利设计图纸进行反复比较,拘泥于以往的低质量图纸设计标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加大教育宣传,提高建设施工人员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与责任心,尽最大的能力对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承担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责任。在建设中,要与施工人员加强联系,促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监督水利工程质量,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在更加全面准确的规划下施工。
2.5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规章制度,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明白自身的职责。特别是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管理作用。其次,在工作安排上要制订科学可行且全面的施工技术方案,有规划地列出施工管理步骤,根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时对这些步骤进行调整及改正。最后,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条款、施工管理规划及设计需求展开工程建设,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不按具体的工作规划进行的工作行为。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金筹措对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新时期面临着新问题,应该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以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标准为基础,在各项措施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施工速度,以期让工程尽快发挥出效益,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便利。质量是施工项目永恒的主题,要有效地改善当前的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新途径,以现实角度出发探究出更加适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方式,这是当前水利施工单位共同面临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