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答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王天增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王天增
当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课堂问答能力的培养,它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的最好体现,是激发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培养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因此,研究和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答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关心的话题。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于提问
众所周知,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是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实现“学中思,思中问”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北师大六年级语文《琥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琥珀形成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科学合理,当师生共同论证学生所提问题的合理性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问环境与氛围。
(二)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知识量与生活阅历少,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和方法,也不敢提问,在提问时容易紧张和胆怯。他们怕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没有意义而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让同学笑话;怕语言表达语无伦次被其他同学瞧不起。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提问,教师就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和胆怯心理,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比如,对于在进行课堂提问时由于过度紧张而没有将问题阐述清楚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让他们继续向老师进行补问;对于害怕在课堂上当众提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下单独向教师提问;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将问题写在纸上再提问。此外,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提前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做好问题批注,方便课堂上再向教师提问。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小组间的提问比拼活动,以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小组比拼活动的成绩给予奖励。通过大比拼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因此不同的内容所对应的问题性质就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各有特色。只有采取正确的提问方法,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提问方法,不但不能切中问题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实现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比如,从自己感到疑惑或感兴趣的地方提问、从课题或课后练习题提问、从课文人物的命运与品质方面提问、从自己所受启发或教育方面提问等。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有效提问,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
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因为没有听清问题而不作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在提问时提高语调或加重语气,吸引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对不易理解、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要详细解释,以此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而做出最好的回答。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时间上停顿,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切忌反复催促,这样不但会影响学生正常思考,而且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扼杀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其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切忌偏爱某些自己喜欢的学生而冷淡了其他学生。 其三,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切忌忽视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要防止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让学生感到无味,更要防止所提问题超出学生的生活与认知水平,基本上要做到紧扣教材,既要联系生活又要超越生活。 最后,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问题要有针对性。既要针对教材实际,把握重点难点,又要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对优等生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对学困生提的问题要相对容易,有一定的阶梯性和趣味性,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与自信心。
(二)教师用富有幽默感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
幽默感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富有幽默感的问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问题环境中的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教师的提问方式,要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要回答问题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达到我想说、我敢说、我要说、我会说的程度。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富有哲理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笑话,让课堂氛围不那么严肃,使课堂问题在谈笑风生中进行。通过合理巧妙地穿插富有幽默感的笑话,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起到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歇后语和典故来进行辅助性提问,使提问更富有幽默感和趣味性,使学生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激发提问的欲望。
(三)教师用恰当合理的点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事”就是学习,“器”就是方法。可见,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讲求方法,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能力时,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不回答和不会回答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与适时的点拨。例如,在教学《跳水》这一课文时,当教师说到船长的儿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可以提问:“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如果是你,除了让他跳水,还有哪些办法可以救船长的儿子?”有的学生说:“用直升机施救。”也有的学生说:“下面放上蹦蹦床或海绵垫子。”这时教师便适时给予点拨,引导提问:“这种办法在时间上容许吗?”此刻学生会理解船长的方法才是救儿子的最好办法。
(四)教师用科学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回答问题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肯定。特别是对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或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能大声斥责、讽刺、挖苦、罚站。而是先请学生坐下,并给他一定的时间思考,再轻声细语地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问题的思考中,这样教师就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对胆子特别小的学生,在他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点评和表扬。同时对于那些回答问题比较合理、全面、准确的学生,教师应该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同时委婉地提出不足、建议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笔者在教学古诗《绝句》时,要求学生回答与描写春天有关的诗时,有个学生这样说:“我知道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的诗句是这样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还知道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春思》中写春天的诗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时笔者充满激情地大声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还真不少,记忆力很好,让老师大开眼界。”并带头鼓掌,其他学生也跟着鼓掌,此刻这个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总之,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与回答问题、敢于提问与回答问题、善于提问与回答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