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07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刘培培

天津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文本小学生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刘培培

作为教师要学习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必须将以往独断、权威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有效转变,加强对现代资源的运用,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以此丰富他们内心的阅读体验,逐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笔者结合小学生发展的总体特点,在本文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一、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阅读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契合度不够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理念,将以往独断、权威、专制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有效转变。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限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知识,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交流,学生缺少对文本的进一步思考,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阅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目标时,经常会盲目照搬教参或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考虑到是否与本班的教学进度相贴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脱节。除此之外,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过于空、大,缺少较强的针对性,不利于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甚至将三维目标机械地分裂开来设置,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却忽略了情感目标的完成,这就导致教学目标流于表面,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积极性低

教师依旧采用一人主导、一人独断的教学模式,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和“教”,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地位,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阅读训练,忽视了他们的主观感受,长此以往会逐渐磨灭学生原有的热情,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从而极大地降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再加上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导致学生获得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缺少了思维的碰撞,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毫无体验可言。

二、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以故事化导入为前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维持较久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引入新授文本,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使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他们快速进入良好的、专注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向学生讲述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过程中经历的波折。教师:这首诗第三句中的“绿”字并不是在一开始就选定的,是作者经过多次斟酌与提炼,才最终敲定。这时有的学生追问:“那作者最初采用的是哪个字啊?”可见教师的导入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诗句中“绿”字由来的兴趣。教师:一开始选用的“到”字,后来觉得不合适,又陆续改为“过”“入”“满”等动词……通过故事化导入,并巧妙设疑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以多样性朗读为依托,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朗读是学生感受文章内容和技巧妙处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的感染作用,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感知文本语言的具体特点,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动口,还要动眼、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逐步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同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首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整体通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对景色的描写,使学生受到强有力的感染。此外,教师还可以改变朗读的方式,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女生读描写桂林山水的第二段,男生读描写桂林山水的第三段,其余的段落全体朗读,使学生再次朗读,深入地体会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文中的美景,置身于课文营造的具体情境中,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以启发性提问为引领,活化学生的阅读思维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有效提问可以进一步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文本大致内容或具体情节的深层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获得相应的答案,促进其对所学文本的感知,有利于学生逐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例如,在教学《荷花》时,教师引领学生回顾第二段落,并让学生从该段找出两个用得非常好的字,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是“冒”字和“露”字。对此,教师设计了启发性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字呢?有什么独特的用意吗?”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用词的贴合到位,使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冒”字把荷花的亭亭玉立充分凸显出来,而“露”字则体现了小莲蓬的可爱,让人读起来非常生动,以此活化他们的阅读思维。

(四)以拓展性阅读为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固定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要适当地开展拓展性阅读,向学生渗透一些丰富的课外读物,以此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相应的拓展,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巩固他们的阅读基础知识。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就对课内阅读的书籍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向学生介绍了《八仙过海》和《牛郎织女》等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本进行阅读,在下一节课开展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阅读会,要求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神话故事。这样学生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既可以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可以锻炼分享和表达的能力,最终促进阅读素养的稳定提升。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阅读基础和认知水平,在把握当堂教学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以故事化导入为前提”“以多样性朗读为依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启发性提问为引领”和“以拓展性阅读为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锻炼他们的阅读思维,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文本小学生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