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1-01-07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尤加敏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尤加敏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核心素养内涵与地理实践力,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大幅度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要选择合适切入点,将地理实践能力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顺利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地理现象
对于地理这门课程来说,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看来是单调的,而且许多语言过于专业化,这就导致他们对地理学科丧失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很大的阻碍。可是,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够把地理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进行链接,学生也能更加容易地去接受这些知识,降低地理知识的理解难度,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南方和北方所吃的主食有差异,可是却没有学生主动去分析这是什么原因。因此教师就需要借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来给他们讲解这一差异:由于地域差异和降水条件不同,因此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南方和北方就形成了不一样的饮食差距,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通过将教材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降低地理知识的理解难度,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二、创设相应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通过情境教学法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不断激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和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地接触该学科的知识,并自觉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模式让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和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用头脑去思考,然后把这些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在知识和能力,最后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利用。
如说,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去了解和认识与“洋流”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在水中放入纸船,然后利用风筒或在水下摇摆手掌带动水流动,从而观察风和水的流动会对纸船造成什么影响,模拟船在洋流中的情境,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洋流。教师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实践中,课堂学习氛围不仅会变得轻松,学生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
三、联系地理地图
要使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作用,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一般的地图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学生在进行读图时首先要关注这些要素,接下来根据图表特点判断是哪一类地图,最后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进行读图。以等高线地图为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图: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要对地图有重点的观察,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积极地思考,从而提炼出地理规律,得出正确结论。好的读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图中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发挥地图的作用。
地理课本上的知识由于较为严谨缺乏吸引力,需要好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新课中利用地图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季风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例如:这是哪个季节的示意图?风向为什么不同?应该如何安排生产生活?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阅读地图的内容与阅读文字不同,读图需要有思维的参与,学生的读图能力包括图表感知能力、空间定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地图的读图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学生可以从一幅没有读过的图中了解到很多知识,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图中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大体的位置。学生读图能力的不断提高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获取图表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有利于学生灵活利用图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合理确定与呈现问题在问题式教学中,设计问题是基础,而确定一个问题不仅要涵盖教材所述相关内容,同时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突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结构性。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价值、有深度,能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未知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在设计好问题框架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呈现给学生,选择恰当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注意将问题中的“行为动词”进行突出表现。一个合格的地理设问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语言描述清晰;指向明确;结构完整;用词严谨;符合地理学科特性。
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等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空气受热膨胀会升高,遇冷收缩会下降。如此学生才有可能想通热力环流形成的整个过程,在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等案例,引导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此,既遵循知识点自身的逻辑性,又符合学生认知逻辑。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讲解“城市内涝”等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造成城市内涝的人为因素有哪些?在这些人为因素中分别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从人为因素着手,分析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缓解城市内涝?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学生所学内容而设置,方向性明确,而且用词严谨,充满了浓郁的地理特性。
五、结语
总之,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活跃地理课堂氛围,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