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工艺的传承路径研究
——以皖北面灯盏为例

2021-01-07

天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民族

刘 爽 徐 艺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在早期生活中,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精确到毫米的机器,只有劳动阶层的手工劳动,漂亮的绣花枕套、精致的被面床单、美丽绚烂的陶瓷等传统手工艺设计,在历史长河中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实用性。现如今,我国的手工艺产品——具有中国特色的绣花鞋、旗袍、中国福字等远销国外,如在美国的唐人街随处可见中国传统工艺设计产品,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传统工艺设计不仅在古代对我们的先人有着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流传至今,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长久性和不可磨灭性,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面灯盏的由来

面灯盏,是一种皖北常见的面食,但是出现的频率较低,通常是元宵节时制作,又称面灯,形式多样,用料与其他的面食有较大区别。人们用面粉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用来寄托对生命的祝福和对生命的热爱。面灯的习俗源于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农事顺利、健康安宁。在元宵节,人们会做12个碗状的面灯,并在每个面灯的边缘捏上精美的折痕。这种精致的褶皱不仅是为了美观,而且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代表了新的一年中每个月的祝福。面灯揉捏完成后,在笼屉中蒸。由于面灯是用死面做成的,所以蒸面灯比较硬,可以充分展现面灯的形状。同时,面灯折叠处保留的蒸馏水越多,意味着相应月份将有更多的雨水。可以看出,面灯还蕴含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望。这种习俗也源于人们对农业的关注。由于安徽北部常年干旱,雨水需求量大,因此,人们用面灯来表达对来年丰收的期望。

二、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一)家庭传承

家庭传承最大的益处在于毫无保留、尽心尽责,亲人会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艺完完整整地传授给自己的家人,这种传承就像父辈将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传给后代一样。对于手工艺者来说,其手艺得到延续可以说是一种欣慰。

面灯是家人元宵节团聚一堂时必备的祈福食品,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以家庭传承制作的形式为主,子女在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中,逐渐掌握了制作的技巧。

(二)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与家庭传承有所不同,是在传统技艺传授中形成的纽带关系,分为家传和师传,都要求沿袭师傅的手艺。以皖北面灯为例,多以家庭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村为单位,总有手艺更为精湛的“面点师傅”,不仅在口味上加以改良,还会制作出受孩子们喜欢的老鼠灯、龙灯等,这些灯盏会引得晚辈在争相品尝的同时,对技艺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三、传统工艺的现状

(一)与日常生产生活脱节

在传统社会中,手工艺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手工艺品大多数都是日常生活用品,现如今,手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如面灯只有在元宵节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是由当时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二)手工艺后继乏人

手工艺的后继乏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手工艺的学艺者越来越少,这就面临着手工艺失传的危险。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以学习手工艺技术为生,尤其像面灯这种饮食类的手工艺,现如今也几乎只有50岁左右的妇女才会在每年的元宵节蒸制,送给子女来寄托美好的愿望,面灯这一手工艺的未来发展堪忧。

四、传统工艺的现代传承

(一)生产性方式保护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都在追逐“效率”,但同时,手工艺的慢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手工艺不仅具有文化功能,也具备社会功能,引导着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手工艺的传承必须依照其自身的特性,给予其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手工艺存在和传承的方式都是以生产为主,在供与需之间,手工艺走过了漫长的时光,现代保护是科学而理性的,从而使传统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手工艺是曾经的传统,也是当今文化的一部分。

(二)梯度开发

就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这类可以被“物化”为文化产品的文化遗产而言,如皖北面灯盏这种不适合机器大规模生产,完全需要依靠传统手工制作才能最完整、最真实地实现其文化价值的手工艺品,如何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需求是当今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产品开发归纳了几种不同的梯度开发方式。

产品一度开发是依照原来的样子进行原汁原味的复制,整个过程不经过后天的改良,保持了传统手工艺的原汁原味,如无锡惠山泥人中的阿福、凤翔泥塑、杨柳青剪纸等,这种开发方式可以极大地保护传统技艺的本色,但是却会因为量产的缺乏受到极大的威胁。

产品二度开发,是指在一度开发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市场需要和审美需要实行的变量开发。如皖北的面灯,可以在保留原始配料的基础上,就其造型等方面展开创新,设计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喜爱的形状,不仅仅局限于儿童的喜好,也迎合青年人的喜好,拓展至不同的年龄层。

产品三度开发,是指在前两种开发的基础上,对产品的使用意义进行定义与传播。面灯的制作背景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向往与祈祷,在制作与传播的同时可以将其美好的祈福意愿进行推广,使购买者产生情感的诉求。

产品四度开发,是指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宣传媒介,如公众号、小视频、朋友圈等加以推广,可以先进行品牌的推广,其次是意义的推广,最后是产品的推广,让人们先产生情感需求,再萌发购买需求。

五、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培养

培养传统工艺传承人是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工艺传承人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不仅后续的继承力量不足,人们对于传统工艺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偏见。国家为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的重视,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保护措施,以让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线,再一次流行起来。

(一)加强对工艺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近几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遗传承实践日渐活跃。如将“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提高手工艺传承人的文化修养

文化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工艺的造型、线条、用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在服饰上,如苗族人、藏族人、蒙古族人、朝鲜族人等的服装受民族文化影响很大,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设计出不同的民族服装,民族文化的核心通过民族服装的设计体现出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对传统工艺的设计尤为重要,是工艺品的灵魂,是衡量工艺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民族文化还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一种工艺品的制作。民族文化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处于交流状态中,通过商贸、旅行、文学作品等传播。折扇、雕塑、服装、丝织品都会受到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传统工艺的制作都会受到影响。清朝年间的瓷器就加入了西洋元素,使造型突破了原本的中规中矩,成了传世佳品,被人称道。为了使传统工艺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民族文化元素的加入就显得更加重要。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创新每一件传统工艺品,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无形之中就对设计过程有所影响。民族文化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方式多种多样,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加快,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传播于世界各地,政府推动的文化交流、商贸交易、教育传播和旅游等都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传统工艺设计会受到这些文化交流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工艺品的设计中,融入了当地的民族风情。可见,民族文化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巨大,在每一次设计中都应把握好民族文化的融入。

六、契合时代发展进行传承与创新

(一)设计理念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工艺无论是材料还是功能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个时候就不能盲目地对其进行传承,而是应该积极地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皖北面灯盏如果想很好地传承下去,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来实现传统工艺的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在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还是要将设计理念进行适当的传承和创新,具体来说,传承是对当地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所以在工艺制作过程中可以尽量凸显出当地文化和特色;创新则是利用已有的新技术来更好地进行传统工艺制作,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地域性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二)造型设计

在对地域性传统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在设计理念方面进行创新之外,还需要在造型方面进行适当的传承与创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在工艺造型设计过程中融入一些民间的艺术元素或者是精神,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传统工艺制作也不例外,要想在市场中取得较大的优势,就一定要和现如今的市场接轨,探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造型,以此来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种类,从而有效地促进地域传统工艺的发展。

(三)其他方面

关于传统工艺的主要任务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传承与创新这两大话题之中,这种争论至今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答案。理论派偏重传承传统工艺,生产者更偏重创新。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之所以可以传承到今天就是因为保留了独特的风格,没有丧失它的精髓。这是支持传承的主要观点。而支持改革创新就是针对市场的需求,如果只是一味地传承就会出现与市场的需求相脱离的情况,创新才可以适应市场,才会有发展的潜力。这无疑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传统工艺进行理解,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传承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可以让后人更容易接受传统工艺,要不然传承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传承与创新作为两种方式都是为了传统工艺可以更好地发展,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关于传承与创新之间的争论,还在于有一部分人对这两种概念有误解。传承并不是一味地坚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多元的传承。如果认为某一个特定时间的传统工艺最为正宗,而忽视或是排斥其他时期的工艺,也就与传承的概念相背离。

对于创新的误解就在于将创新与抛弃传统相结合,曲解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如果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充分的了解,就随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或者是创新,那么就会造成这样的错误,既没有办法体现传统工艺的特点,又不具备现代工艺的美感,最后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只能被时代与社会所抛弃。

七、结语

在机器大生产成为主流,并且还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财富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想要恢复到以往的辉煌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传统工艺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它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提醒着人们,我们曾经这样生产生活过,今后也可以这样生产生活。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民族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我们的民族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