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分化与困境研究
2021-01-07张士林盛鹏飞
张士林,盛鹏飞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随着网络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新时代大学生接触着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咀嚼着快餐文化,进一步引爆个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性前所未有的放大,使得对于自身领域的道德观念有着相对独立的理解,直接催生道德的个体化。多元社会带来的多元道德正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交汇,这种交汇可能是正向的、互补的,但更有可能是碰撞的、无序的。
“道德分化”一方面是指社会生活的诸领域不再束缚于某种统一的、强制性的道德价值,而是逐渐形成了“领域性”的道德。“道德分化”的另一重要表现是指个人在私人领域是道德标准的立法者,每个主体都有彰显个性的道德判断。(1)贺 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5):24-30.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分化,既体现为各专业学生领域性道德固化,专业间设置相对独立,学生相互交流较少,导致专业间道德发展孤立,也体现为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变与分化冲突、道德评价与选择标准模糊、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脱节等。
一、各时期大学生道德分化的变迁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酝酿于18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彼时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2)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在此之前的中国传统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统治阶级通过科举、孝廉等机制选拔人才。当时的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的绝对控制之下,工商业被压制在较低水平,绝大部分群体自给自足,生活在地缘和业缘的共同体之中。人与人的交流缺乏“商品”的沟通,体现出直接性的特点。共同体中的居民彼此相互依存,凸显出集体意识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域流动以及阶层流动固定,人从出生就具有相应的社会规定性,例如三纲五常等,儒家学说从维护统治的角度进一步将这一规定系统化、传承化。融入到传统社会的教育之中,传统社会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正是从此种学说下层层递进,受教育者为了实现阶层上升更是笃信对个体意识的压制,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大学生”出生于自然经济社会,受教于“三纲五常”,成长于共同体,早已成为集体意识的代表人,道德观念高度一元化,道德共识程度明显,道德分化缺乏土壤。同时,道德观念的高度一元化也深深影响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使得个人缺乏个体意识,个体无法左右自身价值判断,进一步压制社会活力,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18世纪末20世纪初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五花八门,从一开始以日为师建立《癸卯学制》,到后来以德为师建立的《大学令》,再到后面的以美为师东南大学,当时的高等教育缺乏统一的体制和模式,遍地开花,一时间各类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缓慢发展。原先被束缚在土地上的人民开始接触到西方文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陆续有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走了出来,共同体开始瓦解,集体意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五四运动”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人们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原先的道德一元化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然而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比普通民众享受了更为广阔的教育,接触更多的西方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一时间,大学生纷纷发表不同见解,共同表达着爱国热情。由于国内大学的体制不统一,学习的对象复杂多元,从而导致不同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着不同文明的影响。这一时期大学生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在各种救亡图存的观念中辩论斗争,在大学生群体中,观念开始变得多元,加之当时社会环境的破碎分散,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控制力,使得这种观念的辩论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交锋甚至暴力,而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在这一群体中已经失去了一元化的先验性,开始在无序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中共同碰撞,道德开始分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结束了过去那种大杂烩似的学习模式,转而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全国高校有了统一的管理体制,高校间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基本趋同。这一时期国家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各类理工科高级专门人才,此时的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特点。理工科类学生理性大于感性,思想较为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管理。同时这一时期,国家各项工作以政治为纲,政治工作处于首要地位,作为高级人才的大学生,更是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大学生普遍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在政治挂帅的环境中机械统一,同西方交流的闭塞也使得大学生缺少思想碰撞的环境。此时的大学生道德更多地体现为政治性道德,是否具有政治性成为道德评价的唯一标准。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环境也使得这一时期国家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让步,此时高度机械式的一元化道德环境,使得大学生普遍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潜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一时间也使得我国取得各式各样的成就。但是机械式的道德共识,压制了个体的意识需要,垄断了道德评价,不利于个体道德价值的选择,影响创造性的发挥。
伴随着高考恢复和改革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崭新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市场的开放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文化的开放性亦趋同步,使得个体价值与世界性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3)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成都: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社会利益关系出现交织,由此也引发思想观念上的碰撞。同时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更加明显,西方各种学说和观念纷至沓来,出国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的范围扩大到内地,他们纷纷学习了解不同学说以及意识形态,弹簧效应使得大学生们思想迅速多元化。然而此时政治的功能开始弱化,统一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在缺乏统一的引导下碰撞交锋,道德观念一并多元、分化,使得此时西方腐朽思想趁机而入,功利主义思想一时间甚嚣尘上。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分化的产生
新时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开始飞跃式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提升的时期。社会经济形势更加复杂,社会转型更加深入,世界交流更加密切,网络的兴起也为人们思想的交流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新时代大学生更富有朝气,个性更加张扬,人格更加独立,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但不均,道德倾向为善落后于向善。虽然政府一直在倡导社会主义道德,但受制于道德建设举措实效性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实际生活中道德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多元道德观念的整合机制建构明显滞后。(4)吴春梅, 张士林. 转型期农民道德的分化、困境与共识[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8-75.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分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传统社会是由大小不一的共同体组成,人们在共同体中从事自然经济,社会分工不明显,人们之间交流处于“熟人社会”模式,(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依靠地缘、业缘以及血缘维持彼此联系,形成集体意识。新时代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产业上下游进一步分拆,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社会职业也随之不断细化,由此也不断倒逼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更加细化。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共分为12门类,80个一级学科,358个二级学科。如此丰富的专业划分使得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自然地被割裂成不同的群体,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使得各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受阻,不同专业的学生依照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前关注从事的职业,潜移默化受到职业道德的影响,使得各专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一定程度上凸显出职业分化的特点。同时由于自然性交流机会偏少,不同道德观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各专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自行发展,使得分化程度加深。
第二,更加独立的人格成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分化的内生动力。新时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缺少家庭场域的分享对象,缺乏平等的交流对象,使得他们天然具有“孤独感”,孤独感的存在倒逼内心的防御机制,使得他们有着相对封闭的内心体系,由此产生强烈的独立人格。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也增加了人们更多对精神层面的思考,有利于想象力的提升和训练。强烈的独立人格为他们带来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渐渐成为自身思想领域的立法者,道德评判以“我”为出发点,更多精神层面的思考也使得他们在评判现有道德观念的同时不断开发符合自我意识的道德价值。例如很多大学生情侣在宿舍周围公然做出亲昵动作,虽然学校老师多加劝阻,但在他们自身看来,道德与否是他们自己的事,然而其他同学却对此表示反对。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在道德判断时,更多的以自己为出发点,容易导致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观念的分化也由此出现。
第三,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发达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分化提供了组织支撑。新时代大学生内心体系相对封闭,使得他们更愿意在陌生的环境中匿名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于是新时代大学生纷纷选择社交媒体各抒己见,同时在网络中获取各类信息。大学生刚成年不久,道德观还未完全成熟,容易被新奇古怪等非主流的学说和言论吸引,网络中各类信息鱼目混杂,传播速度极快,多元化道德观念的环绕使得新时代大学生应接不暇,一时间产生迷茫,然而快餐文化的效应使得大学生又必须立即对接受的信息产生反馈,个性的表达使得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中会故作偏离,在此过程中更多的会导致大学生陷入道德无序化的困境,大学生间的道德观念无法进行统一的判断。
三、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困境
道德是仅仅属于个人私人性的良知决断,还是具有某种公共的、普遍的性质,是道德多元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一元化道德才是道德最终的归宿,这就回到道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上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一方面,没有主观性就没有道德,道德需要反应在人的主观思维当中;另一方面,道德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受制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一味地强调道德的主观性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完全是人们的主观产物,仅仅属于个人的良知判断,使得道德缺乏普遍性或者是绝对普遍性。所以在这种道德观下,道德不具有客观性,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因为阶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道德,那么就没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道德。而且这样道德变成了利益,甚至是消融道德的,也许是否认道德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不具备客观性的因素导致的结果是道德无力,道德缺乏说服力;一味地强调道德的客观性则会使道德成为无源之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必须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机械式反映客观世界的道德是不存在的。缺乏主观性的道德使得道德成为绝对普遍性的存在,从而否认人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把人当成机械的接受者,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人社会性的本质属性,陷入一元论和不可知论,最终滑向道德虚无主义。所以道德应该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无论是其道德选择,还是其道德评价,都不可能离开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的制约、规范和指导。(6)杜振吉.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2):5-10.人们在道德客观性的基础上,依靠主观性进行道德评价。所以道德需要主观性的加工和多元,同时也需要客观性的衡量和整合。
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分化意味着过去那种总揽一切、无所不在的强制性道德已失去了对大学生生活和行为的绝对控制力,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此就可以实现“道德自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个性的进一步解放,也是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时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分化为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为个体发展塑造了无限可能。同时专业间的道德分化也弱化了不同领域间的道德评价标准的影响,有利于各专业相对稳定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内部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不难看出,这对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解放力量。更重要的是,“道德分化”还为培养个体独立的人格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使个人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应该承认,这一点对于保障大学生的自由和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人类的生存、生活与交往实践需要一个被公认、可接受且合理的共同道德来约束,缺乏这种道德,人类就会失去对未来美好的期许。(8)袁祖社. 道德共识与人类共同价值建构——后全球化时代人类公共性实践及其集体行动的逻辑[J].学术研究, 2020(6):17-23.所以大学生也应该形成符合大学行为习惯的共识价值,以此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校园。大学生的道德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道德主观性强势的结果,有力保障了大学生道德选择的权利,但是同时也导致诸多负面影响,陷入道德困境。
一方面,大学生道德的“专业分化”使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道德原则,从而使超越专业界限、贯通不同专业的“道德共识”变得极为困难。由于专业的设置直接同社会挂钩,专业的道德分化直接影响社会中的职业道德分化,这些道德原则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表现各不相同,甚至有可能是互相磨擦和矛盾的。于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于同一项管理政策,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管理成效会随着道德分化的程度产生相应的区分,在道德冲突的背景下有可能演化成对政策的冲击。
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个人领域的私人化使得个人完全成为自身道德评价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在大学生的私人生活领域,道德的评判完全取决于“自我”的良知决断,与传统社会不同,新时代大学生完全没有了先验性的社会规定,大学生未来有无限可能,他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自己,他的一切源自“自我”,从这种自我出发,一切意识包括道德都是自身经历的产物,不同的社会经历必然造就不同的道德观念,当他们站在同一道德案例中,道德可能是冲突的。现今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道德分化带来的负面结果。
结语
凝聚不同学生的道德观念,减少隔阂,提升学校管理的时效性,缓和因为道德差异所带来的紧张关系,走出道德困境,凝聚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共识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在道德分化和多元问题上并不是缺乏作为道德共识的具体条例和口号,而是缺乏一种使各个道德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自由达成一致的机制,何怀宏认为,我们所追求的道德共识就是这种可以使不同主体充分相互理解,缓解矛盾,和谐共生的秩序。(9)何怀宏. 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5.由此看来,凝聚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共识并不是人为机械地去强制每个人信奉某一种道德价值,而是需求一种路径,这种路径可以使每个人自由平等地表达道德诉求,在此基础上寻求某种机制,使他们自发接受符合社会正义的道德价值,减少由大学生道德分化带来的冲突,并使不同道德主体平等对话并最终达成道德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