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

2021-01-07徐建飞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建构

徐建飞,王 莹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了“话语权”的表述。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和建设。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①王伟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3-10-8.,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形象地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不断解决“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②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新时代,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因此,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中国共产党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也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需要进一步深耕、探索和总结的重要学术命题。

一、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综述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的搜索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热度逐渐升温,此命题的研究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学界主要围绕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理论渊源、历史脉络、价值意蕴、现实挑战、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概念界定

对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解释,学界主要有两种解释模式:“主导权”解释模式和“合法性”解释模式。基于“主导权”解释模式,有学者认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党的指导思想以及理论创新依据自身地位、优势,拥有掌控、引导、规约社会的话语权力①张 骥,申文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复旦大学黄丹(2013)在其博士论文《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中认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种思想控制权、统治权,即关系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意识形态掌控权和主导权②黄 丹.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基于“主导权”解释模式,有学者认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解释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被普遍灌输,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依靠话语自身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向社会大众传播,进而扩大社会群体的政治认同,巩固其政治主导地位的政治合法性③王慧星,李克钦.话语权的重构——论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意识形态弱化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要素有如下观点:

1.“三要素说”。有学者认为,从构成要素上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是由话语主题、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三个部分构成的,解决的是说什么、谁在说、向谁说、怎么说的问题④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21.。

2.“四要素说”。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生产、传播、接受和反馈的动态良性循环的行为过程,其体系主要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成效四个构成要素组成,解决的是由谁来建设和为谁而建设、建设什么、以什么方式建设、建设成效如何的基本问题⑤信亚楠.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年学位论文,2017.。

3.“五要素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主要由五个构成要素构成,即话语主体、话语载体、话语环境、话语内容、话语效果,解决的是谁来说、怎么说、基于什么环境说、说什么以及话语成效如何的问题⑥赵翌博.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学位论文,2018.。

4.“六要素说”。有学者从理论结构上分析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即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话语基础、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受众的融合方式等构成要素,解决的是理论来源和学术话语建构、说什么、话语影响力、谁在说、对谁说、怎么说的问题⑦胡 刚.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特征

学界把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1.“三特征说”。有学者通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历程,梳理和总结其鲜明的时代表征,即话语对象逐渐明晰、话语内容逐渐正能量、话语宣传逐渐全球化。具体而言,在话语对象的选择上将广大群众作为话语的直接对象,使其更加明晰化;话语的内容凸显出巨大的正能量,宣扬主旋律,使其更具特色;我国在国际话语权、网络话语权以及正面舆论引导上取得的显著成效①陈 思.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四特征说”。有学者从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本身视角,指出其具有阶级性、实践性、独立性和人民性等特性,而人民性是最鲜明的特征②赵翌博.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③夏自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代审视[J].长白学刊,2017,(1).。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渗透性与非渗透性、历史性与动态性、排他性与开放性的特征④杨 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有学者基于构成要素视角概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特征,即话语主体由官方一元主导向民众多元参与转变、话语主题实现内容上的契合性与形式上的亲民性的双重转型、话语载体由传统媒介的单一模式向传统媒介与现代传媒共同发力转换、话语效果呈“质疑—接受—认同”螺旋式上升的总体态势⑤肖唤元,戴玉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演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1).。

3.“六特征说”。有学者指出,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逐渐呈现出新特点,即意识形态话语环境由现实世界向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转变、意识形态话语态度由超越性向世俗性转变、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由政治权威向理论权威转变、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由政治化向平民化转变、意识形态话语渠道由单向性向多向流动转变、意识形态话语机制由被动向主动转变⑥黄 蜺.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特点[J].社会科学家,2015(12).。

(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积淀。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的指导。“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范畴是通过对相关学科概念的借鉴吸收而形成的,但是这一范畴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厚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创新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论域”⑦王永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38.。有学者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建构”等理论中汲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意蕴,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⑧杨 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话语权思想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崭新概念,围绕“为何灌输”“谁来灌输”“对谁灌输”“何以灌输”“灌输什么”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为丰富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注入思想活力⑨刘国普.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历代党的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理论贡献。有学者梳理了不同历史语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对思想文化的领导,强调思想领导是第一位的。改革开放之后,针对人们在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强调理论“灌输”的重要性,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要求加强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鲜明地提出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强调做好新时期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化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突出强调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①杨 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五)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历史脉络

学界依据不同的历史起点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演变脉络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三段论”。有学者指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阶段(1921-1949)、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完全主导阶段(1949-1978)、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对主导阶段(1978-现在),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相对强的发展历程②黄 蜺.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特点[J].社会科学家,2015,(1).。也有学者将这三个阶段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与夺取阶段、确立与主导阶段、调适与巩固阶段③杨 昕.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的历史演进[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3).。

2.“四段论”。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恢复重构阶段(1978-1988年)、捍卫巩固阶段(1989-2002年)、推进发展阶段(2003-2012年)、稳步提升阶段(2013年至今)④肖唤元,戴玉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演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1).。也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变概括为重塑意识形态话语权阶段(1978-1992年)、扎实推进话语权建设阶段(1993-2002年)、不断丰富话语权建设阶段(2003-2012年)、全面深化话语权建设阶段(2013年至今)四个阶段⑤吴春雷.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7(10).。

3.“五段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初步探索阶段(1949-1956年)、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8年)、恢复与重建阶段(1978-1992年)、创新性发展阶段(1992-2002年)、全面推进阶段(2002年至今)⑥刘国普.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价值意蕴分析

1.巩固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兜售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歪曲和诋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企图误导人们崇尚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理念,弱化民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动摇党执政合法性基础⑦刘国普.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只有强化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建构符合时代特征与中国实际的主流话语体系,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⑧张国臣.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价值[J].学术论坛,2016,(1).。

2.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任何一个社会或阶级都需要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思想、凝聚人心、团结民众、增进共识、达成统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交叉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理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明确共同的政治理想、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在全社会中形成利益休戚与共的整体⑨信亚楠.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影响力和震撼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防止反华势力利用技术手段对党的意识形态的消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⑩张国臣.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价值[J].学术论坛,2016,(1).。

(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实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实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西方话语霸权弱化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力。有学者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国际经济文化秩序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优势向外输出普世价值观、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①蒋红哲.建设“高势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9).。有学者指出,在话语体系和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中,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占据话语空间,导致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缺位失语”,丧失了“在场解说”的权力,影响了其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在场”的地位②胡 刚.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2.信息网络化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权威性。有学者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灌输和普及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也为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的侵入提供了方便与可能。网络的多元化与自由性分化了话语主体的引导力,网络的碎片化与非理性淡化了话语内容的说服力,网络的去中心化与交互性弱化了话语方式的吸引力,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虚化了话语环境的调控力③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信息网络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挤压了话语的传播空间,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在场权威,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④贾英健.当代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J].理论学刊,2017,(6).。

3.社会利益分化削弱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各种思想交汇激荡,各种矛盾盘根错节,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造成少数民众的心理失衡,加深了社会成员对党和政府的负面情绪⑤张 骥,申文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代表着一定利益主张的新兴社会阶层极力鼓吹其价值标准和文化观念,推崇自身的话语习惯、价值偏好和思想动态,引导民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其释放的多元化价值需求侵蚀了思想土壤,消解了话语魅力,削弱了话语的凝聚力,导致了“文化异化”和“政治信仰边缘化”⑥胡 刚.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1.基于话语主题视角。有学者指出,设置话语主题是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感召力的前提。设置话语主题需要坚持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突出问题意识,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现实问题,紧扣时代步伐,创新措施策略,提升话语权威,汲取话语力量,巩固话语地位,谋求认同共识,为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新的生长点⑦周银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多维诠释[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此外,设置话语主题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聚焦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点问题,以解决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关注的利益问题⑧李晓燕.列宁“灌输论”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

2.基于话语主体视角。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迅速获得了话语权,这不仅得益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得益于有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⑨张 丹.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意义、必要与可能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4).。有学者指出,提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强化话语主体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性,培育具体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引导培养网络意见领袖⑩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此外,还有学者要求构建新型的话语主体关系,打破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僵化格局,重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地位,将主体间性引入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域,将虚拟的网络空间建设成为映射主体生活世界的重要场域,塑造起共享平等、健康活泼的话语环境①俞 婷,丁俊萍.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析论[J].理论导刊,2019,(4).。

3.基于话语内容视角。人工智能时代,加强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创新必须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利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民众的舆情作出正面宣传、价值引导和科学评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成,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有高度的统领性和整合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当务之要②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话语内容的创新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洞察虚拟世界中人们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科学性③魏建国.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理论月刊,2014,(2).。

4.基于话语载体视角。强化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既要发挥传统意识形态话语平台的作用,又要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既要立足报纸、期刊、书籍等传统话语载体,又要充分运用新兴的网络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兴传播载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④魏建国.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理论月刊,2014,(2).,通过综合利用传统传媒与现代传播的优势,拓宽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宣传口径,打造功能互补的综合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平台⑤朱 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日常生活向度[J].理论探索,2013,(6).。

5.基于话语环境视角。话语环境既对话语形式、话语表达与存在意义产生影响,也对话语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沟通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话语环境是意识形态话语构建的基础保障,话语环境的优化有助于话语主体向社会民众传达优质的话语内容。有学者指出,新时代要不断巩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经济环境。话语权与一国经济实力紧密联系,话语权建构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话语权建构与经济建设协同并进⑥张 丹.当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意义、必要与可能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4).。有学者指出,新时代需要营造健康的网络话语环境,健全网络话语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的防控机制、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而有效把握舆情动态,引导舆论动向⑦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

二、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

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存在相关核心概念界定模糊,学科的边界划分不明确,微观层面机制创新、逻辑机理和内在规律阐释不够,历史视域下的个案分析不足等问题。

(一)相关核心概念界定模糊

学界虽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展开了深入的阐释,但在相关的学术论著和表达中还存在概念的混淆,概念使用的模糊。如对“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管理权”等核心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误用。再如“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虽只有一字之别,但内涵却千差万别。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灌输中的话语表达,是与思想权力紧密相连的语言,既体现了意识形态层面从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上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和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性论证与辩护的本质,也体现了意识形态语言作为这种论证实现的符号形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外延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观念、精神、意识、价值等相关的一系列话语表达。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由话语内容(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话语对象(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等四个部分而构成的一整套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拥有解释、规范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方向及其进程的资格、能力、身份、地位。

(二)学科的边界划分不明确

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拓展研究视野的重要方法。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衍生出多个交叉学科主题,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回应的学术命题,即“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学科边界是否漫无边际的泛化?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是否都包含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范畴?“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否“意识形态”与“话语权”的简单叠加?这些命题均需要进一步研讨和探究。

(三)微观层面机制创新、逻辑机理和内在规律阐释不够

学界虽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础理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的困局和出路展开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在微观层面机制创新、逻辑机理和内在规律阐释不够,如从把握“内在生成机制”,构建“宣传说服机制”,强化“投入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引导机制”等层面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机制创新则鲜有涉及。

(四)历史视域下的个案分析不足

目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追溯、体系的建构、特征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经验的凝练、策略的优化等方面,历史视域下个案分析显得单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对象、话语载体等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对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建构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