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

2021-01-07天津市北仓第二中学张福阳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底数课前预习探究性

■天津市北仓第二中学 张福阳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的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将从课前预习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后活动优化三个方面出发,对探究性学习教学要点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组织课前预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个环节时常被忽视。预习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教师所讲知识,在初步学习之后带着疑问学习的效果更好。所以,教师有必要合理安排学生开展课前预习,为正式上课做好充分准备。这里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整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例。

(一)布置具有探究性的预习作业

预习是学生尚未正式学习新课,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前了解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法要求教师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预习作业,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究中逐渐形成新知。例如,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本“问题1”的基础上完成“探究”(1)(2)(3),并用字母代替数字,自主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尝试总结法则后,与课本中的法则对比找出差异,也可将之发至班级微信群中和其他同学讨论。其次,引导学生在阅读“例1”的基础上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应用方式。最后,让学生完成“练习”中的四道题。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促使他们他们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问题探究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作业

为了让课前预习更高效,教师不仅要布置探究性预习作业,而且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这些作业。为此,教师可以将预习作业当成学生的课外作业,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负担,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教师也可以评选优秀预习作业,教师除了可以在微信群和宣传栏展示这些预习作业外,引导学生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范本进行学习和探讨。最后,教师还可以将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有关的数学史的融入其中,提升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兴趣。

(三)及时检查预习作业

在学生预习完课堂知识之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教师要对这些作业进行批改和分析,以此掌握更多有关学生预习的情况,如学生的错误集中表现在哪里、学生的探究思路有何特点等,然后借此调整自己的上课结构和节奏。对于此前教案中未涉及或未预设到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的信息适当添加。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预习问题进行讨论,如“为什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需要注明‘m,n都是正整数’这个条件?”等。

二、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探究性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应是探究性学习的最重要环节,是优化探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这里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1.平行四边形”和上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例。

(一)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性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然后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分别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那么它的对称中心在哪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主动性、积极性将得以显著提高,学习更有目标,学习效率更高。

(二)突出主体,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学生是课堂主体,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八年级上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时,需要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通过实践探究获得知识。为此,将学生分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和画辅助线的方法探究公式,每个小组内安排一个人进行操作,一个人进行记录,其他学生负责观察,最后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探究公式。在找、做、探、说这几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既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又让学生体验了集体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保证学生独立思考。虽然是小组合作,但每个学生仍然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其次,鼓励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见解。只有当学生能大胆表达出心中所想,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这一过程才称得上“探究”。

三、优化课后学习活动,增强学习动机,提高探究能力

课后作业对课堂所学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设计和优化课后学习活动,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效果的提升也非常重要。所以,作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优化课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里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数学活动1、2”为例。例如,教师在讲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后,为了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拓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布置教材中122页的“数学活动1、2”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与同伴一起讨论的方式完成探究活动。虽然活动数量非常少,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非常好,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再如,教师在讲完第十五章“分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完成课本第156页‘数学活动’”的课后作业,拓展和延伸课堂。尽管只有一个活动,但是通过这个活动中的“猜想”和“证明”,学生的探究欲望将能得有效激发,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是其主要特点,探究活动和过程应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和组织好课前预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而且要落实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探究性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要将课堂向课后拓展,不断优化课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底数课前预习探究性
幂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
同底数幂的乘法
如何比较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式的大小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