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州市郭连项目区河道治理分析

2021-01-07刁素敏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4期
关键词:禹州市红河护岸

刁素敏

(河南省禹州市水利局城区水利站,河南 禹州 461670)

1 前言

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农村地区河道综合整治,水利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规划编制工作。禹州市被水利部、财政部纳入河南省8个试点县之一。2013年11月27日,河南省水利厅、财政厅以豫水计[2013]83号文对规划内容进行了批复。

《禹州市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规划整治流域面积在50~200 km2河道9条,分别为小泥河、红河、白水河、扒村河、书堂河、龙潭河、潘家河、涌泉河、小青河,治理河长166.20 km,共划分为13个项目区,其中以防洪排涝为主10个,综合治理3个。郭连项目区是以防洪排涝为主的项目区。

2 项目区概况

郭连项目区地处禹州市东部,古城镇东域,距禹州市约3.50 km,项目区内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道有石梁河、红河、白水河,区域内河长17.50 km,河道流向与区内地势一致,大致流向为西北至东南。

石梁河已纳入禹州市重点中小河流规划,实施完毕。为保持红河治理的连贯性,将红河下游入石梁河处至红河刘楼村北处段,长度为2.45 km的红河河道纳入红河古城1项目区治理。郭连项目区治理河道仅为白水河,白水河治理范围为白水河入石梁河河口至上游大路陈村东、新峰煤矿生活区南,治理长度11.60 km。治理内容为河道疏浚及岸坡整治,拆除重(新)建生产桥9座,新建液压坝2座。

3 河道整治的必要性

白水河作为项目区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泄洪、排涝和治污净化的功能,也具有栖息地、水源地和景观等综合功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3.1 加快河道综合整治是防洪减灾的需要

项目区村庄人口较多,人均耕地少,一旦河道防洪出现问题,将会对沿岸的耕地、交通、水利设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要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农业生产的稳定,必须有效控制洪涝灾害,对县乡河道进行彻底治理。

3.2 改善农村水环境的需要

近十几年来,由于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最突出表现为乱设排污口,肆意向河道内倾泻垃圾,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较少,目前农村水体水质不达标。因此,对河道治理刻不容缓,改善农村水环境不仅是河道治理工程,更重要的是涉及农民群众幸福安康的民生工程。

3.3 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

伴水而生,依河而居是农民生存活动的显著特点,河道是农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水和谐,打造良好的水环境,创造良好的水生态条件。河道整治作为改善农村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会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给群众一个优美的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3.4 实施河道整治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保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中发〔2011〕1号文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都提出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河道不畅通,水质不改善,不仅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难以提高,农产品的治理也难以提高。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正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

3.5 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是“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水利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实施县乡河道整治,可以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水源供给能力、河道自净能力,这对改善民生,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

4 治理的目标、原则、规模和标准

4.1 整治目标

所治理河道达到5年一遇除涝,河道内无阻水障碍物、水系基本畅通,功能健全,引得进,排得出,可调控,河道水系基本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通过工程措施整治,结合相关截污治污措施,使河道水环境有明显改善,水面无有害漂浮物、岸边无垃圾;除排污河道外,其余河道断面水质COD浓度控制在20 mg/L以下,氨氮浓度控制在1 mg/L以下,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使河道水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岸坡无损毁,绿化完好,河道、滩地自然形态得到保护。河道综合整治结合农业发展需要,恢复河道灌排功能,在有条件的河段建设堰闸,拦蓄地表水,利用河水灌溉,回补地下水,增加河道内水面面积。

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打造畔河宜居的社区环境,促进新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河道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职责、人员及经费来源,切实保障河道及配套建筑物的后期管理。

4.2 整治原则

4.2.1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在县级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整治内容,同时突出治理重点,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水环境治理,优先治理项目区内以行洪排涝功能为主和流经人口聚集区域的河段。

4.2.2 综合整治,协调推进

综合考虑河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环境等功能,注重整治方案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衔接,各类项目协调推进,集中发挥整体效益。

4.2.3 因地制宜,注重生态

根据当地河道特点,尽可能就地取材和减少土体占用;注重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结合,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避免河道渠化、减少河岸硬化,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4.2.4 勤俭节约,讲求效益

整治措施和标准要与河道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避免盲目投资、过度治理。同步建立河道日常管理机制,确保整治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4.3 总体规模和标准

郭连项目区白水河治理标准为5年一遇除涝;重建桥梁荷载标准按公路Ⅱ级。疏浚白水河11.46 km,疏浚标准按5年一遇除涝。清障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白水河河道内12座阻水建筑物进行拆除;二是清理侵占白水河河道或岸坡的垃圾废弃物等合计4.60×103m3。

项目区白水河共有生产区护岸、生活区护岸、险工护岸及混凝土护砌段四种,总长22.80 km,其中生产区护岸采用草皮护岸,长6.16 km;生活区护岸13.01 km,采用混凝土框格种植草皮护岸,险工护岸采用30 cm厚M7.5格宾石笼护岸,格宾石笼护岸顶高程至岸顶高程间区域采用草皮护岸,险工护岸长0.52 km。混凝土护砌段采用100 mm厚C20现浇混凝土护砌,长3.11 km。

白水河共计划拆除重建桥梁8座,新建桥梁1座,新建液压坝2座。

5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区综合整治,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可操作性强、防洪除涝、环境、生态、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此次河道综合整治后,结合农村环境保护等措施,使河道功能恢复,防洪除涝能力提高,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证治理后河道良性运行。

猜你喜欢

禹州市红河护岸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表彰优秀学生
内河生态护岸的选型与设计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