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内卷化”表征及破解之策
2021-01-07郭坚
郭 坚
(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长沙 410005)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或者说人类已进入一个新全球化时代,在新时代中,文化的较量更胜于经济、政治的较量。因此,在国家建设中,文化战略定位的重大意义就更为突出,图书馆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战略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所覆盖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需求更加多样化,社会地位逐步提升。面对社会环境、组织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服务多元化、格局辐射化、管理网格化等一系列问题。 应此背景,我国图书馆事业如何根据时代变化革新自我,探索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内卷化理论构造,分析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卷化表征及成因,提出我国图书馆事业去“内卷化”的规避策略。
1 图书馆事业发展“内卷化”的内涵与表象
“Involution”起源于拉丁语中的involutun,意为“转或卷起来”,用来表达“一种环绕起来的、繁杂的、多而杂乱的事物。” 福德·盖尔茨是美国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1963 年他在爪哇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发现原生态农业在维护着田原景象的同时,持久停驻于一种简易反复、没有进展的循环状态,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内卷化”。随即,此观点被普遍应用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及其他学术研究中。从学术上讲,“内卷化”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骤变式的进展,也无循序式的增进,长时期内仅仅是在一个简易条理上进行自身重复。作为学术概念,它并不难理解,我们的行政管理、公共决策、事业单位改革等也存在很多“内卷化”现象。这种现象实质是简单地复制旧机制,致使社会管理停滞不前,且营造出社会管理的“表现稳定”,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内卷化”[1]。“内卷化”现象也困扰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内卷化”是指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在现有体系结构内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由于缺乏自我革新动力和强有力的外部推力,让图书馆事业很难取得实质性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呈“内卷化”表征,具体如下。
1.1 图书馆运行机制的相对滞碍
我国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为“国家集中管理,纵向结构多头领导”,一定程度上导致图书馆整体运行下的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二级机制形同虚设。整体割裂与多重领导会导致业务与行政系统在功能整合、知识共享、服务流动方面出现壁垒,呈现滞碍性运行的缺点,无法让动力机制为图书馆科学管理提供适度动力;图书馆系统要素重组过程中,整合机制不能有效协调图书馆活动中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激励机制也无法促使图书馆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知识组织靠拢,更无法激发图书馆活力;控制机制不能精确控制图书馆运行的方向与速度,使图书馆秩序不能稳定一致;保障机制不能按初设目标去保障图书馆的运行安全。
1.2 图书馆制度安排的教条依附
图书馆事业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图书馆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文化机构、设施,为保障信息公平和各种文化服务而实行的一系列全面而完整的制度措施,而不仅是指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日常性的规章制度,具有国家规定性和保障性,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具有影响力和公益力”[2]。图书馆制度安排的目的是通过硬性行为导向,创设图书馆机制并提升自律精神。然而,我国在图书馆制度安排的过程中教条现象严重,一是会产生制度的供应延迟,服务及管理出现新的呈现和新的需求却无对应的新制度接档;二是会引起图书馆新旧制度或图书馆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权力机构所制定的制度之间相互矛盾,这些都会阻碍图书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1.3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低创重复
我国官方颁布的最早的图书馆章程《京师及各省图书馆章程》提出图书馆的工作宗旨是“保存国粹,造就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以广征博采供人浏览”[3]。在章程颁布的百余年里,我国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大都以文献为工作对象,以读者服务为系统目标,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手段,从收集文献开始,到把文献传递到读者手中等经过一系列工作过程,可以说这些传统工作已最大程度实现优化,21 世纪初信息及数字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馆网站、特色数据库等的建设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在数字化时代,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未能充分掌握大数据、区块链、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在大范围的文献数字资源整合、挖掘知识组织深层价值、搭建知识信息数据价值链等方面还未起步。
1.4 图书馆从业者的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倦怠,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图书馆工作是发达国家人们羡慕并向往的体面职业,图书馆员也普遍受人尊重,但是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图书馆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借书还书,人人都能胜任,无需多少文化知识就可以守好摊子。”[4]884从职业性质上来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员属于相对封闭的群体,大多数员工数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单调琐碎的工作,参与决策和反思的机会较少,其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而图书馆又是公益性事业,本身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缺少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收入、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普遍偏低。”[4]885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图书馆从业者专业认可度低、工作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无法高质量完成其社会职能,存在导致图书馆生命力枯竭的风险。
1.5 图书馆服务推广的跟风效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起了同行的高度重视。起步相对较晚的图书馆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考察、取经,形而上学地了解先进图书馆服务推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忽视研究这些图书馆的成功探索与本馆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带回本馆全盘效仿,在实施过程中,结果不尽如人意,逐渐形成了图书馆服务推广的跟风效仿现象。
2 图书馆事业发展“内卷化”表征诱因分析
2.1 图书馆群体专业意识淡薄
图书馆群体专业意识淡薄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出现“内卷化”表征的根本原因。专业意识是指图书馆员在理念上应将“服务推广”看成是一种“专业”,并将它看作一种专门的职业和事业来长期信守,有着愉快而笃定的专业信念。专业意识对图书馆从业群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或者决定图书馆员的专业思维,而专业思维又直接决定图书馆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更加关系到图书馆的推广服务是否创新有效、关系到图书馆整体运行是否合理有序、关系到图书馆员自身工作情绪是否自乐怡然,影响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是否一致。目前,我国图书馆整体专业意识淡薄,即各层次馆员强调个人的价值系统及考虑问题的角度,利益、情感、认知、目标、职能冲突显化。领导层专业意识淡薄让冲突加剧。总之,整体专业意识的淡薄让图书馆在充分发挥其公共属性的行为实践中缺少了灵魂。
2.2 图书馆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
图书馆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出现“内卷化”表征的直接原因。“据史乘所载,我国藏书,远至周代,老子为柱下史,保管三皇五帝之书,是为图书馆之滥觞。”[5]历史文献是记录人类文明及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一定社会现实的结果,反映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利益和需要,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在中国产生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公共开放、无偿服务,及至后来从闭架服务到开架服务等工作形式的转换,无一不与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要求,也就是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变化密切相关。”[6]图书馆管理者及具体工作领导者在图书馆发展前景的问题上缺少长远的社会规划,在规划本馆建设发展目标时,盲目跟风,忽视所在地区对图书馆的社会需求的调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相应地区公众文化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公众对图书馆事业的社会需求也各有不同。这种差异很明显地体现在公众所需文献的类别,文献所体现的科技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公众文化需求的档次高低及其获取文献的方式与路径等方面。然而,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及文献管理工作的开放程度明显不足,特殊文献保存、整理、开发部门往往从文献本身的历史价值出发,单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与整理,简单地将文献看作是社会遗存、内部保存、学术供给的器物,这种唯价值理念使文献和文献管理工作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职能相违背。与社会文化需求脱节的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难以发挥效益的。图书馆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自然导致社会在图书馆事业的总体投入与产生的社会整体效益两者出现越来越大的背离,继而出现社会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力度削弱,”[6]造成事业发展进入非良性循环的“内卷化”状态。
2.3 图书馆专业化社会服务基础力量薄弱
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基础力量包括图书馆社会服务领域中迫切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Know-how(技术诀窍,即知道怎么做的意思)者群体、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能力及一整套科学的、专业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他们是建构适应现代社会形态的专业化服务的基础力量。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图书馆专业化社会服务的目标应该是提升专业化服务群体的社会能力和服务水平,从长期来看,专业化社会服务相关人才群体的建设更应该是图书馆的重要生产力或者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的社会服务部分中,先后出现过文献参考服务和专题文献咨询服务,但图书馆并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到如何将图书馆文献参考服务、专题文献咨询服务中专家们的经验和技能进行收集、整理,进而转化为系统的服务知识,以知识共享的方式对图书馆的社会服务馆员进行系统培养,最终形成具有专业技能的Know-how 者群体,提升其专业化社会服务的理论素养,但实践中这些技能和经验随着专家本人的退休而消失的现象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长期以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一直把简单重复的读者服务作为服务的中心,仅仅把目标放在服务对象上,忽视了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整体,没有把社会服务看作是一门专业的社会活动,更没有把图书馆服务作为一门专业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使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整体停留在态度层面上,在实践中还是沿用传统的宣教式空谈。专业化社会服务技能及经验的消逝、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保守、学科专业管理体系的缺失造成图书馆专业化社会服务基础力量薄弱,成为图书馆事业“内卷化”现象存在的内因。
2.4 图书馆读者参与相对被动
社会参与是指“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也是名牌战略的行为主体,必然要参与到战略运行之中。这些社会力量主要包括消费者、社会团体和其他非企业性社会组织等。后两类社会力量又统称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即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社会公益或公益服务为宗旨的独立机构”[7]。图书馆正是典型的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非企业性社会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阵地,同时也是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图书馆社会服务推广战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才能顺利运行并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虽然政府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但如果没有读者这个主要社会群体的参与,社会服务推广战略也是无法运行并发挥出功能的,读者群体客观上是图书馆评价认定的最终裁决者。
目前我国已完成图书馆事业转型,但计划体制下的历史痕迹仍然明显,这种痕迹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图书馆大部分社会服务工作无论从思路、步骤、内容和着力点上,都集聚于如何落实好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读者群体在文化选择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文化发展的决策和实施参与度低。很多图书馆往往是出资改善馆舍环境,花心思推广活动、举办讲座、策划展览,结果却门可罗雀,甚至有居民就在图书馆附近住了十几年,也未曾参加过图书馆的读者活动。图书馆读者群体参与被动成为图书馆事业出现“内卷化”的外因。
3 图书馆事业去“内卷化”的规避策略
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8]。它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来完成,而且社会服务活动的推广都离不开既定的空间,空间为兴趣爱好及发展目标相同的群体进行交流提供了场所。空间不仅仅是指事物处于一定的地点场景之中的那种经验性设置,也是指一种态度与习惯实践,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于是,社会空间可以表达整体的生产关系,并反映社会中全部活动的普遍目的和共同方向[9]。因此,社会服务与空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图书馆的任何一种社会服务都应该努力创设与自身相适应的空间,使自身走出“内卷化”困境,确保可持续创新发展。
3.1 服务空间重构:建构图书馆与社会多元力量的长效合作
图书馆服务空间是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践的主要阵地,建立与互联网行业、社区、学校、书店、机关等多元社会力量的长效合作关系,重构多元化服务空间,会使受众的学习方式、内容发生变化,会对既定空间读者的参与度产生影响。
E.Ranseen 在《作为场所的图书馆》一文中,指出:“当人们可以从网络获得所需要的一切,为什么还要到图书馆?这是因为网络并非应有尽有。人们到图书馆既为了获取其所拥有的馆藏,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了在那里的亲身体验。”[10]目前,由于大量特殊用户如教师、大学生、研究员等群体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资源,许多图书馆每日到馆用户数量在逐渐减少。尽管如此,用户仍然需要空间,图书馆向团体或个人供给舒适的思考空间和工作场所。针对无法充分发挥空间传统作用的现状,图书馆可以加强与互联网行业合作,推动“互联网+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在知识社会创新2.0 推动下,互联网不断发展,形成“互联网+”这一新形态、新业态,它以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给传统图书馆插上腾飞的翅膀,激活图书馆信息资源,形成一个自主、强调用户参与、动态扩展、开放式的服务体系,让传统图书馆转变为多功能学习中心,从利用IT 到提供知识服务,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知识、服务的按需供求,从而形成体现图书馆角色和功能的多元网状关系。
如果说图书馆与互联网行业的合作是技术层面的跨界融合,那么图书馆与社区的交融则是实践层面的跨界合作。图书馆是社区的灵魂,社区图书馆建设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体验都可以在社区图书馆得到满足,社区图书馆是将图书保存库的角色转变为居民阅读园地的关键助推器。IFLA(国际图联)在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标准中规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区通常离图书馆1.5 公里左右就要设立图书馆分馆,3—5 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欧美一些国家甚至规定:从住地最远步行10—15 分钟的距离应能找到一个图书馆。据有关资料,美国平均1.6 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英国平均1.2 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日本平均5.3 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我国平均47 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11]。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文化设施的图书馆的数量与居民需求量的配比远远低于国际图联的要求,近十几年来,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社区文化设施的设立也成为当务之急。图书馆与社区可以合作建立线下、线上社区图书馆,让“图书馆能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服务于不同的利益团体和社区,起着学习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作用;图书馆反映、支持并推动着文化和语言多样化发展,促进跨文化对话和积极的公民意识”[12]。线下社区图书馆通过开展青少年教育服务、亲子活动、老年读者服务、生活讲座、科普知识展览、特殊历史展、配合全民阅读、志愿者服务、主题知识竞猜等免费服务的推送,让居民能够平等、无障碍地走进身边的图书馆,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在任何一个社区,图书馆都是最具有包容性的公益机构,因此,图书馆除了与社区合作成立线下社区图书馆外,还可以通过线上社区图书馆开展多种活动,比如图书馆可通过已有的各种读者在线交流平台推送图书馆服务,也可以在仔细阅读服务网站的条款和隐私政策后,在读者经常访问的线上社区展示图书馆的新闻、馆员、日常工作图片,增强图书馆在线上社区的凝聚力,提升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博客、论坛、电子邮件都可以成为线上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软件。
图书馆除了可与上述互联网行业和社区开展跨界合作外,还可以与党政机关、博物馆、学校等不同机构开展合作,由于篇幅限制,不逐一论述。总之,打破图书馆单一的服务空间,重构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元服务空间,可有效改善图书馆业务工作低创重复的“内卷化”现象。
3.2 制度空间重构:建构及力行图书馆服务体系激励制度
一所图书馆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取决于它的馆舍,虽然这些要素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很重要,但是决定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于人,人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灵魂。图书馆的激励制度则是一种默示的制度,它并不以书面或文字的形式显现出来,而是人们口耳相传、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制度理念,是连续的、循环的制度化行为。激励制度构建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馆员、用户等各种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克服组织内部的机制僵化,使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图书馆应当构建激励式的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在人员的进馆环节,要坚持高标准和高质量,在全社会范围内招聘优秀人才,杜绝“近亲繁殖”与“关系拉网”;在人员的使用和培养环节,要坚持知识自由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结合、因人而异激励、集体激励与针对激励结合、差别激励、公开激励等质量标准和绩效考核,打破“论资排辈”现象。
图书馆应当建立前瞻式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馆藏和现代科技手段,引导用户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如在馆藏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资源、付费资源与免费资源、一般馆藏资源和重点馆藏资源、现有资源与试用资源等之间建立基于利用导向的积分分值体系。“用户积分制可以实现用户对图书馆各类型资源的优化和平衡利用,并激励用户拓宽资源获取方式和渠道。”[13]同时,图书馆利用积分制度还可以及时获取用户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破解因图书馆服务项目相互割裂而导致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感知度低的困境,打破图书馆运行机制中的壁垒,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动态发展。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我国图书馆由“以馆藏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它将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情感的中心。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也随之变得多样化,他们可以从事协助书刊管理、编目、文明督导、咨询导航等基础性服务工作,可以从事协助开办讲座、展览、大型阅读活动等延展性工作。从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志愿者招募及志愿者工作内容来看,招募的志愿者以服务时长作为奖励标准,基本上都是从事基础服务的,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简单工作中,无法发挥志愿者的特长,志愿者难以找到自身的价值,容易失去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人员流失、人员变动大、队伍不稳定。”[14]因此,图书馆还应当确立长效性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信用积分制度,图书馆在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根据志愿者本人的意愿安排相关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图书馆按照标准分值,对志愿者为图书馆所做的贡献、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表现赋予量化积分从而进行统一管理。
3.3 价值空间重构:校准和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的文化内涵
图书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触及到价值认可、行为规律、利益引向、空间整合等多种因素,全社会追求知识文化的公众唯有融入价值共同体,才可在图书馆场域内建立高能的交流机制,通过馆藏的转型和品牌活动的推广加大图书馆存储社会文化资源量。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图书馆因固守传统规范以及多重价值理念的重叠,崭新的完整的服务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图书馆照旧要面对文化服务全社会化的使命。米德在其著作《代沟》中指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群体中的个体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15]当全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产生时,一些还没有转变价值理念的图书馆因为没有前迹可循就会变得迷茫,因此,重新构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十分必要。前文所讲的服务空间是整体空间重新构建的外化显现,制度空间的重新构建是中心,而价值空间的重新构建才是避免图书馆“内卷化”的根蒂。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推广的主体机构,其服务的推广以馆藏为起点,通过品牌活动延伸其文化内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馆藏模式的转型,传统单一的馆藏模式已经被复合馆藏模式所取代,图书馆基于单一馆藏借阅的社会文化服务被冲破,这些外化现象的本质是图书馆运营价值理念的转变。原来单一的借阅服务样态已被多元活动所取代,图书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延伸改变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在图书馆“怎样服务”的问题上有了话语权,在多样化的服务推广活动中,图书馆与读者共同遵守行为秩序,图书馆为读者进行文化需求引导,读者群体给予图书馆客观评价及认可,校准图书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内涵,重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冲破“内卷化”现象。
4 结语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之一,图书馆“内卷化”现象的长期存在会成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阻碍。当前各图书馆或多或少存在的运行机制相对滞碍、制度安排的教条依附、业务工作低创重复、从业者的工作倦怠、服务推广跟风效仿等内卷化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图书馆事业与全社会文化服务事业脱节。规避图书馆“内卷化”现象,加强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重新构建文化服务空间,以图书馆与多种社会力量为基础充分考虑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各个层面。图书馆事业发展追根究底就是一种价值理念的不断输入、更新,通过改变自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情怀。图书馆事业发展要重新构建制度空间,让图书馆在全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充当主角,形成以图书馆为纽带、多种社会力量与用户共同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图书馆在强化用户的“存在感”“获得感”过程中共建文化利益共同体,通过积累全社会文化资源优化图书馆的外部环境,拓展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重建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空间、制度空间和价值空间,弱化图书馆“内卷化”现象,推动图书馆事业由传统的、单一的借阅空间向全社会文化服务的公共场域转变,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