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策略
2021-01-07张启林温州市图书馆
张启林(温州市图书馆)
1 城市书房发展概况
1.1 城市书房的产生
“城市书房”是当代新型的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21世纪初,业界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实践。2005年9月,东莞图书馆率先开创24小时自助服务,并于2007年12月推出24小时图书馆ATM机;2008年,深圳图书馆推出城市街区型24小时自助图书馆[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民阅读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和延伸,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与城市书房类似的24小时阅读空间,其中江阴“三味书咖”、张家港图书驿站、深圳罗湖区的“悠·图书馆”等阅读空间的影响较为广泛。其间,温州首创并且使用了“城市书房”这个名称,并将这种新型阅读空间进行推广,目前已在全国广泛使用[2-3]。
1.2 城市书房概念的提出及推广
2014年4月,温州市图书馆在老馆舍基础上重新装修改造,建设了全市首家馆外24小时自助型、无人值守图书馆,以其独特的设计、温馨的环境和便捷的阅读模式,被誉为市民“深夜书房”,赢得了社会好评[4]。在政府主导和社会的广泛助力下,当年建成了5家城市书房,在对城市书房进行了标准化、品牌化运作之后,其影响力迅速传播至全国。温州市率先提出城市书房的概念,明确城市书房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管理、志愿者服务等多方共建的创办模式,是以自动化设备和射频技术为技术支撑,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的一种24小时开放的自助式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城市书房概念的提出和成功实践是我国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大创新,其后国内各公共图书馆关于“城市书房”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兴起。
1.3 城市书房建设热潮
2015年以来,温州城市书房这一新型阅读空间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全国诸多城市纷纷学习借鉴,或者直接复制温州的建设模式,迎来了“城市书房”建设热潮。根据各级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政府网站数据汇总,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有200余个地级市建成3,300多家城市书房,城市书房整体运行良好。除温州市建成103家城市书房外,还有洛阳市建成204家、合肥市建成99家、郑州市建成75家、扬州市建成43家、威海市建成41家……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类似城市书房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5]。城市书房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开放、平等、共享”的服务宗旨和理念,读者普遍、均等、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2 城市书房的主要特征
(1)建设模式多元化。城市书房建设大多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共建模式,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在城市书房当中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如,在城市书房建设方面,由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单位提供场地;在书房设计方面,由社会公益设计师参与免费设计;在书房日常管理方面,由社会志愿者参与管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这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布局选址全域化。城市书房在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场地布局的服务半径和覆盖面积因素,在选址布点时,科学计算每个城市书房的辐射面,综合考虑整体布局,通过全域布点、网格化嵌入等方式建在人流密集的社区、创意园区、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地,馆舍面积在150—300平方米,可配置8,000—30,000册图书,24小时免费开放。这种布局理念体现了从“把老百姓吸引到图书馆”向“把图书馆办到老百姓身边”的转变。
(3)管理方式标准化。大部分城市书房对读者24小时免费开放,由所在地区图书馆统一标准化管理,具有较高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自助借还、自助办证、电子图书二维码下载、手机终端远程监控、灯光/温度自动控制、社区保安联动安全保障等,堪称现代科技手段和公共阅读深度融合的一个集成应用服务场馆。
(4)环境设计精细化。城市书房在环境设计上普遍追求简约环保、精致休闲,营造和谐温馨的人文阅读氛围,将地方的人文传统、风情民俗、地域特色等跟公众的阅读需求进行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可阅读、可休闲、可观赏、可游览”的时尚文化空间,彻底改变了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
(5)使用功能多元化。城市书房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基层流通点,而是一个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全面的小型图书馆。虽然它的空间不大,但普遍具备图书馆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服务功能,成为集交流思想、阅读学习、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城市阅读空间,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
(6)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各地政府普遍将城市书房纳入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按照总分馆制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营,保证了城市书房建设与发展的行业管理、统一服务、规范运营,也为图书馆总分馆制增加了新的元素,让总分馆制更具中国特色。
3 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市书房凭借数字化建设、网格化覆盖、标准化管理及多元化投入等特点有效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在时间、空间辐射范围受限的短板,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颇受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青睐。从当前全国各地建设“城市书房”阅读空间的情况来看,在读者口碑、社会影响、服务效能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预期成效,说明城市书房是一种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建设模式。截至2020年底,温州市城市书房已建成103家,总藏书97.95万册,日均开放22小时,累计接待读者990.1万人次,流通图书873.8万册次,每年开展读书沙龙、展览、亲子绘本阅读等各类活动近200场次,参与市民近万人,服务效益优于一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大型图书馆[6];截至2019年底,扬州市已建成40家场馆式24小时城市书房,共接待读者阅览200万人次,借还图书160万册次,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并成为扬州市的“精神地标”[7]。城市书房的建设模式和成功实践,无疑将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城市发展类似城市书房这样新兴的城市阅读空间。
从政府、社会、图书馆、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任何一个层面来讲,城市书房都是一种符合各方利益、促进共赢发展的模式,是一种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这也是城市书房在全国迅速得到复制和推广的原因,对于当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层面。城市书房推动了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品质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优化,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不充分的难题,同时也推进了全民共建共享共管的文化格局,拓展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的渠道。城市书房的建设从先期的选址、布局、设计,到后期的志愿者参与日常管理,每个环节都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改变了以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文化行政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构建了更加广泛的文化利益共同体,也是当前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2)图书馆层面。城市书房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服务空间、提高了服务效能、创造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方式,城市书房作为总分馆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分馆。城市书房不再单纯按照行政级别垂直设置分馆,而是根据服务人口、读者需求进行布局,改变了“一城一馆”的图书馆建设布局,构建了高效、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
(3)社会层面。城市书房的选址布局科学合理,按照15分钟都市文化圈、30分钟乡镇文化圈的要求,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适用性和影响力,促使广大市民能够普遍均等地享受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有了遍布城乡的城市书房,老百姓触手可及、随时可用,这种高品质的新型阅读空间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4)市民层面。城市书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相吻合。为市民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让“人人享有”图书馆变成现实,激发了全民阅读的热情,提高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城市书房在彰显文明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素养,对于营造城乡阅读氛围,培育公民的阅读习惯意义重大。
(5)城市发展层面。城市书房的管理模式创建了一个更加自由、更加有序、更加温馨的城市公共阅读场所,有效激发了社会、读者进行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的意识。城市书房将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4 城市书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推进全国城市书房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在建立全国城市书房共享机制的基础上,由文化和旅游部相关机构牵头,持续深化共享机制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间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盘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城市书房工作数据库,汇集城市书房联盟的各类资源、技术和做法等,构建集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推广服务和信息传播等功能一体化的基础数据体系,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城市书房联盟联动开展城市公共阅读品牌建设工作,扩大区域品牌的辐射效应,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通过实地互访学习,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促进联盟成员单位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4.2 制订标准和规范,有序推进书房建设和管理
城市书房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各种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包括管理人员、开放时间、服务标准、建设与管理规范、借还书体系的完善等。特别是随着城市书房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扩张,亟须制订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对城市书房进行标准化管理,以有序推进城市书房的建设和发展,否则可能导致因过于追求城市书房建设的数量规模效应而忽略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得不偿失。浙江省已于2019年初率先颁布了DB33/T 2181—2019《城市书房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8],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在参照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省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差异而总结、固化、推广城市书房建设的浙江经验。随着城市书房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需要尽快制订全国性的服务规范和标准,以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城市书房的服务品质,使城市书房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坚持政府引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城市书房多点式布局、网格化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其建设主体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组织主动申报并充分利用闲置房产、小区配套文化场所等建设城市书房,对参与建设城市书房的社会组织给予建设扶持补助和精神奖励;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街道社区、志愿者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书房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9]。如,合肥市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图书馆和书店“双向联合”,打造了一个集购书、借书、看书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目前已经建成23个阅读空间,并取得显著成效[10]。此外,要鼓励社会购买服务,更好地解决城市书房的图书上架整理、书房秩序维护、物流运输、环境清洁等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将此类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这将更有利于城市书房的规范化管理及服务品质的提升。
4.4 坚持多元文化交流共生,注重文旅融合发展
城市书房建设既需要有规范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又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服务群体的差异力求创新并形成特色,以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共生发展格局。目前城市书房较多建在城市,今后还要继续向乡镇延伸,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更好地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如,作为城市书房延伸版和农家书屋的提升版,温州已经在农村基层建成73个“百姓书屋”,大大拓展了基层群众的阅读空间[11]。此外,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及时考虑将城市书房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如,将城市书房建到合适的旅游景区内,作为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或者打造一批文化特色旅游主题的城市书房;或者对城市书房进行旅游形象包装和推广,成为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文化旅游景点品牌。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让文化和旅游进行融合,相互促进发展。
4.5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书房的持续建设与发展,社会公众对城市书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阅览环境、阅读秩序、服务便捷、文化交流的品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城市书房”绩效考核指标,年终进行绩效评估并给予绩效奖励;建立工作巡查机制,对“城市书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成立工作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人,在城市书房建设规划、选址确定、环境设计、日常管理维护、书房形象宣传等各方面均由专人负责落实。当地政府应将城市书房建设及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整体工作绩效考核,给予大力扶持和推广,确保城市书房各项经费落实,并指导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温州市政府2020年颁布《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办法》[12]、温州市财政局与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发文《温州市城市书房扶持补助办法》[13],这两个办法为城市书房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和财政保障。
4.6 进一步丰富城市书房的服务内容
每一个城市书房,不仅是一座阅读设施,也是一座文化地标,不仅本地居民可以自助使用,外地游客也可以进入体验。城市书房在以阅读服务为主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空间功能,提供多样化服务。在城市书房的有限空间内,可以合理安排、预约组织、错时利用,由此可以在特定时段内变身为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文化展览展示,提供小型讲座,组织文艺沙龙,开展学习培训等,以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4.7 不断引入新技术,继续提升服务形象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各项新技术手段的支撑,城市书房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提升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精细化阅读需求。其中,要重点加强城市书房的智能化建设,如建立统一的运维监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了解城市书房的各类数据和动态,便于城市书房的集中统一管理;安装智能设备调控温湿度和灯光亮度等,节约能源和经费支出,不仅可以提升城市书房的服务形象,也有利于提高各方参与城市书房建设的积极性。
4.8 坚持融合人文精神,做好细节设置
在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大批颜值高、环境好的“高品质”书房,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书房是政府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提升市民阅读权益的方式,其重点在“用”,设计时,要综合全面地考虑市民的需求,做好人性化服务设施的配置及细节方面的考虑。如,根据需求配置电源插头及网线、增加台灯数量、自动调控灯光亮度,在面积较大且有条件的城市书房考虑开设文化交流空间,并设置洗漱间,以方便市民在城市书房“悦”读,使城市书房真正成为为民所需、为民所用的城市阅读空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