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
2021-01-07段磊
段磊
(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
在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工作中,馆员需要根据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合理优化配置图书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借阅服务,同时为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到馆的少年儿童提供特色借阅服务,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特色化与人性化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促使其能够利用更短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以此提升书籍查找效率,强化少年儿童的借阅体验,促使少年儿童更乐于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凸显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教育职能,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1]。
1 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重点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一些家长会选择购入大量的少儿书籍,而另一些家长则选择带领孩子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为了进一步体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职能,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将少儿阅读服务作为新的业务生长点,积极拓展少儿外借服务体系,创新少儿阅读推广方式,引入“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理念,全面打造具有少儿特色的借阅服务机制。通过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发展,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少儿借阅服务的效能,按照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提供阅读服务,以此拓展少年儿童的阅读范畴,提升其阅读质量,并为培养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提供保障。此外,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与特色化发展,能够提高更多家长对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的认识,从而形成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与家庭阅读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图书馆教育、家庭教育协调推进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特色化发展十分必要[2]。
2 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人性化发展的路径
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人性化发展,不仅能够为少儿读者提供精准的图书借阅服务,而且温馨、亲切的服务态度,良好的阅读环境,有的放矢的优质图书推荐服务,也能让少儿读者在图书馆中得到良好的借阅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少儿读者积极主动地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要建设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发展模式,可以分别从制度、需求和体验入手,促使少儿借阅服务机制契合少儿的成长规律和阅读需求。
2.1 完善外借制度,营造良好借阅环境
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发展,必须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制度,以此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从文献资源、服务体系、服务规范、阅读空间等方面为少儿读者阅读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借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成人借阅活动,少儿借阅具有一定特殊性,比如:成年人的时间安排较为灵活,而少儿正处于义务教育时期,一般周一到周五都无法进入图书馆进行借阅,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将“周末”“节假日”作为少儿借阅工作日,引导少儿读者在节假日走进图书馆,自主借阅图书,减少“由于少儿没有时间,由家长借阅书籍、归还书籍”的情况出现。若少儿能够在休息日自主借阅图书,则可以根据图书馆员的推荐,结合自身的阅读意愿与需求,灵活选择借阅书籍,从而充分满足少儿的阅读需求,凸显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理念[3]。
此外,图书馆可适当放宽少儿借阅图书的数量限制。少儿读者的休息周期较短,若一味地“来回还书”势必占用大量的时间。适当放宽一次性借阅图书的数量,鼓励少儿读者一次选择借阅较多的图书,可以延长少儿读者的阅读周期,从而满足少儿的实际借阅需求,实现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2.2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少儿阅读需求
要想实现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人性化发展,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少儿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依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组织馆藏文献资源,开展文献借阅服务。图书馆员要重视为少儿读者提供特色化阅读服务,在满足少儿读者基本借阅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少儿读者的需求差异,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书籍、科学探索类书籍甚至是绘本书籍,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其阅读范围更倾向于学习工具类书籍、名著类书籍等,馆员需要结合少年儿童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为其推荐不同的读物。
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要善于研究读者,区别不同的读者对象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借阅服务。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小学5-6年级的孩子,其阅读需求天差地别,一些孩子喜欢阅读科普类书籍,一些孩子则更喜欢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等,这就需要馆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借阅服务系统,加强数据整合与分析,在孩子前来借阅图书时,有的放矢地加强导读和荐读工作,以此拓展少儿读者的阅读范畴,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践行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人性化理念。
2.3 提升馆员素养,优化少儿借阅体验
要实现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人性化发展,图书馆须强化馆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操守。馆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而且还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的重要意义。馆员要主动为少儿读者提供图书导读与推荐服务;要深入了解和研究馆藏资源,主动整合现有文献资源,同时要深入研究读者,依据读者需求制定服务策略;馆员要以亲切、和蔼的语气与少儿读者沟通,最大限度满足少儿而读者的借阅需求,给少儿读者良好的借阅体验。在图书馆服务实践中,馆员的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少儿外借服务效果,若馆员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与少儿沟通时面部表情过于严肃,且言辞苛刻、态度冷淡,就会影响少儿读者来图书馆借阅的积极性,不利于少儿读者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图书馆要定期对少儿借阅服务馆员进行专题培训,分别从“少儿沟通”“书籍推荐”“还书检查与处理”等层面入手开展专题培训工作,以此提高馆员从事少儿借阅服务的能力素养,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进而为少儿读者提供更优质、高水平的借阅服务,让少儿在借阅服务过程中感受图书馆员的友善,促使少儿更乐于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以人性化服务吸引读者。
3 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特色化发展的路径
3.1 健全少儿类馆藏资源体系,彰显均等化服务理念
馆藏文献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公共图书馆要实现少儿借阅服务特色化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少儿类藏书,健全少儿类藏书体系,开辟“少儿外借空间”,以此彰显公共图书馆有教无类、普惠均等的服务理念,打造少儿借阅服务特色专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践中,其藏书通常以“中图法”22个大类进行组织排列,适合少儿读者的文献往往被淹没在书海中,不利于少儿读者检索利用。现代公共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其服务对象是所有社会公众,其服务理念是普惠、均等、共享。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应将少儿读者纳入服务范围,积极开展少儿读者服务工作。应结合地区少儿阅读的实际,将馆内所有适合少儿阅读的文献加以集中组织,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阶段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分类摆放,打造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特色空间,以此缩小少儿藏书的检索范围,提高少儿藏书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此外,图书馆要结合实际,制定系统科学的少儿图书建设规划,积极构建系统科学、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定期更新的少儿图书馆藏体系,为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使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借阅服务朝着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4]。
3.2 建立全覆盖的少儿借阅服务机制,以特色化服务释放图书馆资源的效能
尽管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手段日趋现代化,服务内容日益多元化,但相对于广泛的读者需求来说,图书馆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图书馆数量有限,资源有限,服务能力有限,图书馆服务不可能在短期内覆盖到所有的社会公众,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基层群众很难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普惠均等共享的建设理念指导下,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构建全覆盖的少儿借阅服务机制,建设特色化的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比如公共图书馆可与政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加强合作,深入学校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学校建立分馆、流通站,积极开展送书进校园活动;图书馆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策划更多适合当代少年儿童特点的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可以招募“小小图书管理员”,深入到学校的班级或少年儿童的家庭建立“图书角”,努力构建政府、社会、图书馆、学校、家庭共同协作、齐抓共管的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把丰富多彩的图书和特色化的服务送到少年儿童的身边,让少年儿童喜欢的读物随处可见、俯拾即是,这是建设阅读社会需要图书馆努力实现的目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今天,图书馆可以像建设传统的阅报栏一样,科学规划布局、精心选择资源,深入学校或社区,利用电子读书屏、数字阅读厅等设施,积极面向少年儿童读者开展“电子图书借阅”服务,推动少年儿童阅读朝着载体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4 结语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生态发生了巨大变迁,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阅读、数字化阅读、手机阅读等给图书馆文献借阅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图书馆的读者队伍日趋萎缩,这是不争的事实。少年儿童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之一,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图书馆现实的责任,也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传承与进步。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密切关注少年儿童这一读者群体的文化信息需求,建立人性化的借阅服务制度,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图书导读和推荐服务,积极打造具有现代社会特色的少儿借阅服务体系,为少年儿童提供人性化、特色化的图书馆借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