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的美学审视
——基于右龙板凳龙的田野调查

2021-01-07吴灵萍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板凳徽州民俗

吴灵萍

建制于宋代(公元1121年)的徽州,位于安徽最南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境内群山环绕,将整个徽州地域掩映于层峦叠嶂之中,使得古徽州少受战乱侵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民俗体育是徽州文化的活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徽州的民俗体育项目有105项,在详细记载的52项中,有44项处于活态[1]。这些都是徽州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不仅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承载着徽州人民的价值观和向心力。

皖南休宁县的右龙板凳龙,就是处于活态中的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之一。右龙村始建于唐末。其居民是为避黄巢兵祸,于公元879年在张氏十一公带领下从浙江富阳迁徙而来的。公元1505年元宵之际,古朴的山民为祈求风调雨顺、村兴民安,由族长张夏六公主创设计板凳龙。先装扮龙头龙尾,并带领村中男丁,以木板为道具。每户各出一块长约1.5米的木板,上置三个篾架纸糊、内置蜡烛的红灯笼。一条由三十多块木板拼接、长约50米的板凳龙在张氏祠堂诞生。它寓意天龙保佑、五谷丰登[2]。每年的元宵节,右龙村都以舞板凳龙庆祝佳节,并延续至今。元宵日的下午,村民们扛着自家的一节板凳龙,从祠堂中请出事先装扮好的龙头龙尾,到村口大庙前拼接,待夜幕初降时齐燃蜡烛,一条百米余长的神龙立刻呈现,引来观众一片喝彩。神龙跟着鼓乐队的节奏,在引路人的带领下,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舞入村中街巷,并在祠堂前、村中心广场大展身手,盘旋起舞,翻滚与盘曲交替,摆成“8”字、“9”字形,尽展龙的威武壮观与绰约风姿,具有丰富的美学观赏价值。

右龙板凳龙自诞生以来,历经十四代人的传承延续,期间由于历史原因,前后间断了28年。在国家大力提倡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右龙村抓住契机,于2005年恢复了元宵佳节舞板凳龙的习俗。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传统技艺挖掘、现代技术创新、传承人的培养、立体宣传推介等多种途径,使右龙板凳龙民俗活动重新进入活态,并在2008年获批进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挖掘与传承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右龙板凳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存在着因对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带来的民众参与度下降,传承主体断裂、后继乏人带来的表演主体老龄化趋势,代际传承功能减弱带来的传承渠道受阻,主体受众减少带来的审美主、客体之间反馈与激励强度减弱等问题。板凳龙表演由最盛时的龙身长180米、参与者超过160人,到现在逐渐减少到只有60多节板凳龙[3]。表演的壮美度与视觉冲击力受到影响。该民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

近几年来,学者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体育学等领域,但从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极少,对徽州民俗体育审美文化的探讨几乎没有涉及。笔者以体育美学为切入点,在分析右龙板凳龙美学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其蕴藏的审美价值,进而从提升主体审美意识的角度,助力突破传承瓶颈,推进民俗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 右龙板凳龙的美学分析

1.1 形象美——显性特征

民俗活动都是通过人和物,按一定的规定和流程来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美得以直接呈现。一方面人的身体、服饰、特定的器械道具等是形象美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这些基本元素又无时无刻不处在充满节奏的运动中。它们以最直观的视觉语言,通过视觉思维激发审美想象,达成主客体的视觉审美和感知共识[4]。

1.1.1 基本元素

(1)身体:在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中,身体是活动的载体和主要的物质基础[5],是最基本的元素。参加板凳龙活动的当地山民,经过长期的户外劳作,都拥有挺拔的身姿、健壮的体魄、发达而富有弹性的肌肉,还有沐浴在阳光下黝黑而有光泽的皮肤。他们肌肉线条清晰,体型匀称,精神饱满,阳光刚毅,给人以原生态和谐美的享受[6],直观展示出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身体美,也是大自然中最高级的美[7]。

(2)服饰:服饰是民俗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服饰必然与特定的民俗体育内容相匹配,能充分表达出活动的内涵与心境。右龙板凳龙参与舞龙头和龙尾的人员、负责燃放鞭炮者以及锣鼓队成员统一着亮黄色中式衣裤,腰间系大红色绸带,而舞龙身的人员则穿大红色中式衣裤,腰间系亮黄色绸带;全体表演者均头扎方巾,脚穿草鞋布袜。服装既整齐划一又对比鲜明,以喜庆、富贵的色彩表达,给人温暖、兴奋又具活力之感,蕴涵了丰富又有冲击力的情感力量,并呈现出吉祥的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传统特色及劳动人民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8]。

(3)道具:右龙板凳龙的龙头、龙尾用木板、竹篾为基本材料扎制而成后,用彩纸裱糊,配以龙眼、龙须、龙鳞等花纹图案,并用“夜明珠”“龙角”“威风鞭”“胜利铜铃”“祥云”“龙甲”等剪纸装扮起来,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在龙头的颅内和龙尾的腔内均安有蜡烛灯火;龙身由杉木板连接而成,每节长约1.5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龙身)上安有3盏篾架纸糊、内置蜡烛的红灯笼,两头约15厘米处开直径约8厘米的圆孔,配置一根1米长的木杆,上有插销锁住,便于龙身间相互连接和舞龙人擎举舞动[8]。在板凳龙表演过程中,人和器械融为一体,为民俗活动增添了美的魅力。

1.1.2 动态呈现右龙板凳龙的服饰、器械道具等物质形态,通过人以各种动作和造型等动态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表演者丰富的肢体动作和淳朴的情感表达,将动作美、造型美、力量美和节奏美完美结合,构成了形象而秀美的流动画卷,体现和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身体活动由一个个基本动作组成,准确流畅、协调灵敏、富有节奏的动作,不断变化而又合理有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美感。板凳龙表演展示了各种舞动姿势和队形穿梭往来。从村口新庙沿河上行,在蜿蜒的乡间小路和村中狭窄街巷,主要以上冲下俯、左趋右摆的姿势舞动穿行,在张氏祠堂前、村中心广场以及河对岸的新安源茶家乐门前广场等较开阔的地带,主要以正向或反向的螺旋式盘结(盘龙),翻滚与盘曲交替,摆成“8”字、“9”字形、龙头与龙尾相接成一个圆圈等,展示出流动的动作美与造型美。

力量美是人类最古老的审美内容。右龙板凳龙的龙头长3米、宽2米、高1米,重约60斤。在两个多小时的游走和舞动过程中,时而疾跑、时而冲浪;龙尾长约3米,在表演过程中摆动幅度大、速度快;龙身则需要紧跟龙头的行走与舞动轨迹,进行快速的奔跑和队形的穿插变化。没有一定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在力与美的完美融合中,充分展示出龙的神韵。

节奏是宇宙间一种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9],可以说是运动美的神经。它包含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力的关系。快慢合适的节奏,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良好的节奏,能使表演者精湛的技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感,也使观众产生生理上的舒适和情感上的共鸣。右龙板凳龙在舞动时,伴随着锣鼓队节奏的快慢、观众的欢呼互动、烟花鞭炮的轰鸣声,时而激扬,时而婉约,展现出动静结合、快慢有序、高低错落、急缓相间等丰富的节奏变化,将形态逼真的“神”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表演者兴奋的“哦吼”声与观众的掌声、尖叫声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巨大的美丽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节奏美的典型体现。

1.2 人文美——内在意蕴

形象美是通过人的视觉直接感知的,是显性的外化表现形式,而隐性的人文美,则蕴涵于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之中,是徽州民俗体育美的最高表现,支撑着徽州民俗体育历经几百年的变迁,仍能以活态传承至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儒释道三家的共同追求,并渗透于百姓的日用伦常。在农耕时代,农民有着较强烈的信仰需求,包括对土地的依附和对天神的敬畏。舞板凳龙民俗体育活动成为右龙村民祈佑村兴民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的重要方式,表现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奋力抗争、唤醒斗志的精神追求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10]。历经几百年风雨流变的右龙板凳龙民俗体育活动的重振,蕴涵着右龙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体现出身心和谐之美的人文精神的主旨。

右龙板凳龙所用的器械道具,如木板、竹篾等,取材于当地山野之中,与四周的山林、溪流融为一体,让村民享受到大自然的回馈与美好,体现出人与自然之和谐;在表演过程中全村动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即使平时产生的一些邻里矛盾,此时也都为了共同的目标得以化解,使个体主动、积极地融入到群体社会当中,这无疑促进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参加到舞龙活动中的每个人,都被活动热烈而祥和的氛围所感染,全身心投入,达到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这些都是板凳龙民俗文化中隐性的人文之美。

2 右龙板凳龙的审美价值体现

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重振与复苏,是对徽州民俗文化的审美认同。右龙板凳龙以活态的方式再现,成为传播审美文化的新载体。拥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和美好生活意蕴,深刻认识和挖掘其审美价值,对该项目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1 满足情感需求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社会人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加大,身心健康的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寻求缓解压力的途径,审美活动成为满足情感需要、丰富生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景。作为一种带有族群记忆和蕴含乡土情怀的民俗体育活动,承载着右龙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潜藏着丰厚的美好生活意蕴[4]。右龙板凳龙民俗活动的唤醒与复苏,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符合当代人调节生活方式、缓解压力的审美需求,受到广泛的喜爱。民众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时,关注的不仅仅是活动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宣泄和美的享受,更加注重精神愉悦和情感追求,深切感受到审美体验是满足情感需要的重要途径。

2.2 唤醒乡土情怀

右龙板凳龙民俗活动在每年的元宵夜举行,具有节日依附性的特征。受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村落中的青壮年大多离开乡村,进入城镇工作生活,乡土意识有所淡化。节庆民俗活动的复苏,成了唤醒乡土情怀的一种方式,强化了村民的族群认同和归属感。一些人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村民,会为了参加“属于自己的”民俗活动,专程赶回家乡,在表演中体验和谐共融的快乐,使日常无法体会到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满足。课题组田野调查时看到,元宵当日下午,还有村民从外地赶回家乡,紧张而有序地给自家的板龙进行糊裱装扮。其潜藏于内心的深厚乡土情怀溢于言表。

2.3 丰富旅游体验

休闲时代的到来,为民俗体育的复苏提供了土壤。右龙村及其周边山水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人们摆脱城市的喧嚣,来到周边乡村,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生活。具有地方特色、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活动受到广泛追捧,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感受到民俗体育文化之美。在大量高雅艺术涌入民众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中,审美活动单一与疲劳感渐生,民俗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审美内涵,满足了现代人追新求异的审美需求。每年的元宵节,众多的游客和周边村民被板凳龙民俗活动吸引而来,使右龙板凳龙声名鹊起。其表演不再局限于乡村自娱自乐的节庆活动,开始成为黄山国际旅游节、民间艺术展演、经贸会以及各种大型庆典活动的特色节目。板凳龙民俗活动已然成为丰富旅游体验、带动休闲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而发展了的经济又反哺该民俗活动,使得民众对民俗表演的需求增加,从而形成了一个传承与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右龙板凳龙的传承问题及美学策略

3.1 右龙板凳龙传承中的问题

社会转型期,村民对传统文化认同缺失、传承主体断裂、渠道不畅、受众减少等问题,使板凳龙的发展与传承处于尴尬境地。

在田野调查中,85岁的老艺人黄周云和板凳龙第十三代传承人张复兴说道:

“以前村里每家都要出灯的,一家出两把的都有,现在只有五、六十,打工的出去了,他就不出了。”

“现在一般的年轻人,它不喜欢这个。”

“舞龙吃力的很,年纪大了,要舞不动了。”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板凳龙的美学呈现会带来直接影响。这一点不少村民有直接的体会:

“看的人叫得响,鞭炮打得多,他这个龙就搞得越高。”

村党支部书记、右龙板凳龙第十四代传承人张光武,带领老艺人一起,为突破传承瓶颈,在政策引导和传承机制上做出了一些创新,并从2018年开始,突破村界,邀请外村人参与到舞龙队伍中。课题组经过田野调查与分析,认为在此基础上,应突破外显的物化形式,从审美主体的内涵建设入手,提升主体的审美意识,利用它的审美价值,使之与现代休闲生活方式主动融合,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必然选择,更好地推进板凳龙民俗项目可持续发展。

3.2 右龙板凳龙传承的美学策略——以提升主体审美意识为核心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当代美学家张世英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认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的境界”[11]。民俗体育审美活动的中心是人,观赏者是审美活动的主体,而民俗表演者既是观赏者审美的客体,同时也以一定条件下的审美主体存在,具有主客体重叠的特点。右龙板凳龙作为审美对象,其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审美活动的客体。审美客体能否成为审美主体的欣赏对象,除了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外,还要看审美主体是否具备认识和欣赏其价值的意识和能力[12]。村落是板凳龙生存的场所,除了部分主客体重叠的表演者,大部分村民是以观赏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村民是最主要且最稳定的审美主体。在民俗体育审美活动中,主体具备相关的审美修养,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和提升村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板凳龙民俗活动充分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才能保持该民俗项目的健康发展。

3.2.1 民俗知识的熏陶通过将相关知识在村史馆或祠堂中展示、在当地中小学开设与板凳龙相关的课程、营造村落民俗活动氛围等形式,让村民对板凳龙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背景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产生对板凳龙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作为民俗活动拥有者的自豪感。这种认同感与自豪感能够成为村民对板凳龙活动欣赏和喜爱的内部推动力,提升他们对民俗之美的鉴赏力,唤起文化自觉,使板凳龙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右龙村村口的照壁上刻有龙的浮雕,直观体现出板凳龙之乡的特色;村中的祠堂是龙头和龙尾的常年摆放地,四周墙上挂着各种板龙表演的图片,记录着右龙村历史的《清河张氏宗谱》复印本也于2017年被迎入宗祠“怀德堂”。这些都让村民时刻感受到了民俗文化村的氛围。此外,还可以设计出生动的板凳龙图腾标志,在村中显著位置绘制或悬挂,组织老艺人向新生代传授龙的扎制与装扮技艺,鼓励青少年村民主动融入,积极学习与创新。

3.2.2 审美心境的培养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人处在某种心境状态下,其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影响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能在一段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当审美主体在积极良好的心境状态下进行审美活动时,就会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对审美活动起推动作用。当心境发生变化时,其审美状态也随着发生改变。村民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参加民俗活动,对民俗之美的体验就更加深刻,相反,村民在身心状况不佳、情绪低落时,再精彩热烈的民俗表演也不易唤起村民的情感共鸣,产生审美情趣。改善右龙村民居住环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村落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多种途径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村民就能在积极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充分感受板凳龙民俗活动之美,并使民俗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2.3 审美体验的获得体育审美是以直接参与为基本特征的[12],“在场”是获得审美体验的最佳形式[4]。因此,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让村民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即对板凳龙民俗体育活动的流程、结构、特点等有直观的体验,才能产生稳定的审美情感。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大多数青壮年长期远离乡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而他们正是板凳龙民俗活动的中坚力量;受西方体育项目的冲击,加上网络新媒体的普及,新生代从小缺乏板凳龙民俗活动耳濡目染的熏陶,审美主体渐渐远离了直观的审美体验。表演者的年龄偏大、队伍断层、龙身长度缩减等,使得板凳龙表演的神韵和壮美程度受到影响。因此建立稳定的板凳龙民俗活动队伍,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保持民俗活动的正常化,把村民吸引到活动中来,才能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板凳龙活动带来的快乐,得到美的享受,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进而使板凳龙在活态传承的“沃土”上“枝繁叶茂”。保持板凳龙民俗的活态,村民能在直接参与中获得审美体验,而良好的审美体验,又能反过来促进板凳龙民俗保持活态,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板凳龙民俗活动是右龙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拥有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和美好生活意蕴。形象美是其美的显性特征,通过舞龙人的身体、服饰、器械道具等基本元素动态呈现,而人文美则是其美的内在意蕴和最高表现。进入21世纪以来,右龙板凳龙民俗活动以活态的方式再现,成为传播审美文化的新载体,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情感需求,唤醒乡土情怀,强化族群认同与归属,并可丰富旅游体验,带动休闲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板凳龙民俗活动面临民众参与度下降、表演主体老龄化趋势、传承渠道受阻、主体受众减少等问题,应从内涵建设入手,提升主体的审美意识,让村民在民俗文化相关知识的熏陶中,提升美的鉴赏力,并在积极良好的审美心境下,在直接参与中获得审美体验,使民俗体育与现代休闲生活方式自然融合,更好地推进板凳龙民俗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板凳徽州民俗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人
民俗中的“牛”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板凳狗
小板凳
板凳狗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