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1-07高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系统疾病血细胞

高蕊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全血细胞减少症属于临床一组病因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是指经多次外周血常规检查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该疾病病因复杂,不仅见于造血系统疾病,而且也可见于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1]。临床目前对于该病症的诊断仍以骨髓细胞形态学为首选方法。本文探讨分析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的63 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9 月收诊的需行进一步诊断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5 ∶28;年龄均为22-79 岁,平均年龄为(42.49±3.1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且所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合检测结果探讨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及其骨髓细胞病变情况。

具体操作方法:一是位于患者髂骨后上棘抽取其骨髓,同时采末梢手指血。二是将采集的骨髓与手指血进行涂片检查,并对标本行一系列的细胞化学染色[2]。三是根据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划分相应级别,划分标准[3]:①V 级:造血细胞占比约为81%-100%,且增生活跃度为极度活跃。②IV 级:造血细胞占比约为61%-80%,且增生活跃度为明细活跃。③III 级:造血细胞占比约为41%-60%,且增生活跃度为活跃。④II 级:造血细胞占比约为20%-40%,且增生活跃度为活跃减低。⑤I 级:造血细胞占比低于20%,且增生活跃度为极度减低。四是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全血细胞减少症划分为两种类型[4]:①造血系统疾病,主要病症有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其次为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②非造血系统疾病,主要病症有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免疫疾病等。

2 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所选63 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已经处于较高或非常高的程度,即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主要为III 级与IV 级,其造血细胞占比>40%,但<80%。由此可见,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造血系统疾病,其中最为主要原因是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且分别占造血系统疾病比为33.33%(21/63)与25.40%(16/63);其次致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该病症致发病病例占比为39.68%(25/63),其中主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与脾功能亢进,且分别占非造血系统疾病比为52.00%(13/25)和24.00%(6/25)。

3 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又被称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血液性综合疾病[5]。该疾病的发病主要与造血系统疾病与非造血系统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引起的全血减少综合征,依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两类,即外周血消耗过多、骨髓生成障碍,其中骨髓生成障碍又可分为含骨髓无效造血及骨髓增生减少两类,且该疾病属于多种病因共同的表现,不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而且在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见[6]。

本次分析探究结果表明,一是采用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可有效诊断患者发病原因及其骨髓增生程度。二是分析结果显示,所选63 例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主要为III 级与IV 级,且多数患者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基本上处于较高或非常高,而其中造血细胞占比为>40%,而>80%。三是所选63 例患者全血细胞均低于正常水平,且骨髓细胞仅有一小部分处于降低的活跃度状态,其他大部分均处于活跃甚至于非常活跃状态。分析结果提示[7-9]:一是目前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主要方法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二是分析中尽管发现全血细胞存在减少情况,但这并不能代表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处于低水平或高水平,需经骨髓形态学检查,才可有针对性地分析患者发病原因,观察分析患者骨髓增生情况,方可作出诊断,以此确保临床诊断准确率。三是经上述分析可知,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造血系统疾病,而其中重要原因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次是致因为非造血系统疾病,其中重要原因是感染性疾病及脾功能亢进。四是伴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促使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免疫学快速发展,因此,临床对于血液病的诊断,不再仅依赖于细胞形态,而是与观察人员主观因素、细胞多态性等因素相关,这也是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病史情况、查体结果及检查结果,同时,还需认真观察患者骨髓特殊细胞的异常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诊断准确率的提高。由此可见,全血细胞减少即意味着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一定减低,因此,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而言,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充分了解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及病因,促进确诊率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10]。

本次分析探讨结果,与刘咏梅等[11]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说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本次抽取的临床资料有限,因此临床诊断结果尚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获得较优的临床诊断结果,该临床诊断方法实施过程中,无需借助高档设备,即可准确分析骨髓增生程度及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致因,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是目前血液疾病检查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细胞形态学检查方面仍为诊断首选方法[12]。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系统疾病血细胞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更 正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2021 年专题预告·
学生自身素质及实验教学模式对骨髓形态教学效果的影响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