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类观赏竹的景观优势及应用
2021-01-07赵芸
赵 芸
(北京景竹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竹类植物四季青翠、虚心有节、不畏霜雪,竹子的这种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美德达到了高度的融会贯通。人们称赞竹子是“东方美的象征”,人们誉中国为“竹子文化的国度”。竹类植物因特殊的美感在中国园林中成为最具特色、不可缺少的造景材料。地被类观赏竹是指高度在30~50 cm的小型竹种,植株低矮,生长繁茂,且发笋力和抽枝发叶、发芽能力强,叶型美丽,耐荫耐修剪,可替代草坪和花灌木[1],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1 竹子的园林景观优势
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有竹子造园的活动,先秦时即有引种栽培竹的记载。《拾遗记》 中的“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记载了秦始皇把山西云岗的竹子作为珍品引种到咸阳宫廷园林。唐宋时期,将“松、竹、梅” 称 “岁寒三友”,明代将 “梅、兰、竹、菊” 喻为“四君子”,表明竹在当时是常见的园林植物。至清代,园林栽竹已不乏佳作,且成为江南园林的特色之一。竹子用于园林造景,独具优势。
1) 快速形成景观。竹子栽种后,可以迅速成林形成景观,景观用竹子的胸径一般都在10 cm 以下,而且相对均匀,竹子林冠的高度也比较稳定,栽种后依靠发鞭长笋成竹增加个体数量,而不是像树木那样依靠个体的长高增粗来增加景观的体量。树木栽植后一般快则需要3~5 年,慢则需要7~8 年才能形成景观。
2) 景观适应性强。多数竹子为阳性竹种,但也比较耐荫,且较耐干旱和瘠薄,其生态适应性较强[2-3]。适地适竹,在不同的城市选择合适的竹种,按照科学的要求进行栽植和养护,可保证其成活率及景观效果。
3) 经济效益好。竹子一次造林,可以持续利用,源源不断地生产竹笋、竹苗和竹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竹子造林后,园林管护时疏伐的竹竿可以作各种材用;疏挖下来的竹苗可以用于绿化材料或盆栽;多数散生竹的竹笋可食且味美。在规划设计中,如果合理配置材用、笋用、观赏以及特用竹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生态效益明显。竹林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风灾、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的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5) 文化内涵深远。君子比德于竹,竹子虚心文雅,傲霜斗雪,高风亮节,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刚正气节。近年来,观赏竹在城市园林绿化、城乡庭院绿化、室内绿色装饰、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与其他园林植物相比,竹子用于园林造景更具有文化魅力,更能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2 地被观赏竹及其景观应用特点
地被类观赏竹是指一些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的低矮灌木型竹类植物,具有观秆、观叶、观丛等多种类型。地被竹的特点是易繁殖、覆盖力强,适应能力强和养护管理粗放,且能保持连年不衰,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高度在1 m 以下的地被竹适宜作地被植物或在乔木林中做下层配置,与自然散置的观赏石相结合,极富自然雅致的情趣;部分花叶种类还可做配色之用,例如菲白竹、菲黄竹、靓竹等。南京林业大学已从日本引进并选育出一些高度在50 cm 左右、色彩靓丽、耐修剪、耐践踏、用途广,可替代草坪和花灌木的小型竹种,其鞭根发达、抗冲刷能力强、耐水湿、耐荫性强、病虫害少,成林立株可达1 500 株/m2,具有很好的地被景观效果[5]。
地被观赏竹除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外,还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6]。竹子具有庞大地下鞭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保水、护坡作用;竹林屏障有较好的防风抗灾能力;地被竹枝叶茂密、生长迅速、四季常绿,有很好的隔断噪声和降低风速的作用;竹子叶面积指数高,光合作用能力强,相同面积的竹子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竹林还提高周围环境的水湿条件,起到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目前,用于观赏和园林绿化的地被类观赏竹主要有翠竹、菲黄竹、菲白竹和铺地竹等。地被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江苏、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将地被观赏竹应用在河道护岸、公路护坡、广场植坪绿化、绿岛地被绿化、盆景制作等方面。
3 地被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模式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观赏竹既可以作为地被植物覆盖地面,又可以作景前装饰或配景,亦可作为花坛的填充材料(色块) 或镶被或绿地。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将具有不同观赏特性的地被竹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恰当配置,可营造出不同景观特色[7]。
1) 与石配置,刚柔依称,相得益彰。“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大园林中有起伏的丘陵山脉,山若覆盖了千姿百态的竹子,远看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 的层林叠翠之景象。入得林中,又有优雅恬静、柳暗花明的境界。而在体量较小的园林空间中,也不乏玲珑剔透的假山与置石,配置以竹,形成竹石景观,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互相依称,相得益彰(图1)。
图1 竹石配置
2) 与水配置,波光竹影,护坡固堤。水体是园林的眼睛,竹子四季常青,二者搭配,给人水更清、竹更绿的感觉。人们常说“眉清目秀”,要使园林水体更秀美,园林中的竹子就是“眉”,它不但可以突出水体景观,还可活跃水中倒影,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是水面与陆地融合的媒介,同时亦可固土、保水、护坡(图2)。
图2 竹水配置
3) 作为绿篱,四季常青,美化环境 (图3)。竹子作为绿篱,具有围护土地、降低噪音、降低风速、减少扬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隐蔽建筑基础、增加绿色景观和美化环境等作用。竹与建筑配置,不仅可以隐蔽地基,还可以彰显刚中带柔的特点。根据景观用途的不同,竹子绿篱可以营造成整形绿篱、自然式绿篱和半自然式绿篱。作为绿篱的竹种选择,要依据绿篱的用途、目的、种植位置和种植的环境条件而定。
图3 竹与建筑配置
4) 林下种植,覆盖裸地,形成复层景观(图4)。林下种植地被竹,可以覆盖开放空间的裸地,防止泥泞和沙尘的形成,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形成复层景观,同时防止杂草滋生,避免人为进入践踏。作为林下地被覆盖物的竹种需具备以下特性: 耐荫、生长繁茂,发笋力和抽枝发叶能力强,植株低矮。赤竹属中的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和靓竹等是最适宜的地被观赏竹种,其叶型美丽,且叶片具有彩色条纹,观赏性极佳。
图4 林下地被竹
5) 多竹种配置,突出不同竹种的观赏特性,营造立体景观效果。竹子枝叶茂盛,冬季也不会枯萎凋落,制作障景的立体效果好。大体量的公共绿地园林障景可以用刚竹属的高大竹种与乔木等树种混植配置;在体量较小的庭院中,可采用中高型观赏竹与地被竹结合(图5),也可采用不同色彩的竹种交错配置,营造出多彩的景观效果。
图5 中高型观赏竹与地被竹结合营造的立体景观
4 小结
竹,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兼具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景观植物。随着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两山理论” 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竹子因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园林景观中的独特作用将日益凸显,其发展潜力巨大。地被观赏竹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景观元素配置可以形成多种应用模式,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景观效果。选育推广适合不同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地被类观赏竹,对于丰富北方地区的景观植物种类,提升园林景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