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产量100万吨,明年如何保持印钞机模式?这里有个参考答案

2021-01-07

当代水产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加州饲料养殖

在今年整体惨淡的水产养殖大环境中,加州鲈和黄颡鱼是难得的两条表现优异的品种,直至目前,行情依然保持在成本线以上,最高时加州鲈净利润超过100%。在规模上,这两条鱼都各自贡献了年产量50万t的成绩,整体养殖年产量超过100万t。

这样的两条鱼,在今年年底也碰上了难题。“加州鲈经过了憧憬的2016(养殖起步)、初尝甜头的2017、不温不火的2018、皆大欢喜的2019、迷茫无奈的2020,那么2021加州鲈鱼如何养、如何管、如何卖?黄颡鱼经2018年低迷行情的积淀,迎来价格暴涨的2019、2020,养户利润历史最高。但2020年新养户大量涌入、加上恶性疾病的暴发,2021年黄颡鱼我们又该如何养、如何管、如何卖?”

为了解决这些热点问题,2020年11月29日,荆门五龙2021加州鲈黄颡产业高峰论坛在荆州盛大召开,吸引了来自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300多名加州鲈、黄颡鱼养殖精英齐聚,共话鲈颡。

据了解,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和发起方的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现有2个饲料生产基地,年饲料销量接近7万t,形成“舞龙”、“隆翔”、“鱼辉”等五大水产饲料品牌,共计90个系列的水产饲料品种。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守文表示,2017年,荆门五龙开始谋划转型升级,从产品结构调整、工艺先进、设备智能、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强势引入等方面布局,全面导入特水饲料产业的发展。2019年度饲料销量猛增、客户忠诚度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0年荆门五龙又引进大批丰富经历与经验的特种料技术和经营管理团队,将以现有产品在市场的高占有率、高认可率、高影响力为基石,本着“品质优先、模式引导、服务推动”的立企理念,强势拓展“加州鲈、鳜鱼、江团、黄颡鱼、甲鱼、鲟鱼、鮊鱼、青蛙、泥鳅、乌龟”等名特优品种特种水产饲料,实现高档特种水产料弯道超车式的发展。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白俊杰:加州鲈产业分析

直至目前,全国加州鲈年产量官方数据48万t,实际超过50万t,饲料使用量也从2014年的不到10%到如今的50%上(有观点认为使用率已达80%)。

养鱼种为先,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白俊杰表示,加州鲈苗种生产有60%集中在珠三角。2011年,随着珠江所“优鲈1号”培育的成功,结束了加州鲈养殖无良种的历史,随之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推广,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养殖覆盖率超过50%。

针对配合饲料的发展需要,“优鲈1号”研究团队根据加州鲈习性特点,开始培育“优鲈3号”新品种,经10年的选育和测试,表明更容易训饲,吃饲料时的长速比传统苗种提升了38%以上,已在今年开始推向市场。

除了品种培育,对于目前行业非常关注的早繁技术,白俊杰也做了分享。“早繁技术延长了加州鲈一年中的生长期,珠三角的鱼在11月可以产卵,其他地区人工加温也可以让鱼提前1个月产卵。反季节苗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能让成鱼错峰上市,在夏季行情较好的时候可以出鱼,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工厂化培苗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方式。“传统土池培苗受气候和病害影响,成活率一般在15%左右,而工厂化培苗可提升到40%~50%,而且更好运输,下塘后成活率也比较高。所以,加州鲈培苗的趋势肯定是工厂化培苗。”

那么,目前加州鲈养殖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白俊杰从5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总结:

一是苗种问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早苗需求大,长期供不应求;标苗技术未真正突破,成功率普遍不高等。对于这个问题,可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加强“优鲈1号”、“优鲈3号”品质的包证和推广;其次是早繁技术,反季节苗生产技术的完善。

二是病害问题,常见寄生虫、病毒病和细菌病等,每年的弹状病毒、诺卡氏菌病等病害都对养殖产业造成很大的损耗。但到目前,仍没有相应的疫苗,导致药物滥用情况严重。

三是产业化经营缺乏。如今加州鲈养殖规模不小,但因投入资金大,部分地区仍用冰鲜,导致大部分养殖都在几亩或十几亩的规模,成百上千亩的规模比较少见,不利于规范发展。

四是加工发展滞后,应该重点精深加工,丰富加工品类,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目前行情季节性大幅度波动的局面。另一方面,更多研究使用方法和烹饪技术,推广加州鲈饮食文化。

五是缺少品牌,未来应该着重打造品牌、推广饮食文化,打造多渠道消费市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樊启学:如何养好“黄优1号”?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樊启学从黄颡鱼认识、养殖池塘条件与设施、鱼苗选择、鱼苗培育和食用鱼养殖介绍了黄颡鱼的养殖情况。

关于黄颡鱼养殖,他表示,2008年前是第一代黄颡鱼养殖品种,2008~2014年是第二代,2014年是第三代,以经选育的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为代表。“‘黄优1号’具备生产快、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规格整齐的特点。苗种成活率从25%提升到70%~80%,生长期性腺不发育,长速提高30%左右,推动了黄颡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第二,在池塘养殖方面,樊启学认为5~10亩的水面、水深2~2.5m、硬地少淤泥的池塘最适宜;在设备上,他建议增氧机功率要大于0.6Kw/667m2,大池塘建议用风投,小池塘5亩1台,发动机使用上建议购买养殖保险。

三是选好鱼苗。樊启学表示,目前黄颡鱼的养殖中,苗种占总成本的2%,但很多人依然会选择在苗种上抠成本,这不可取。“黄优1号和非黄优1号的价差在50%~80%,平摊下来每斤鱼成本相差不到1毛钱,但最终的效益确实天壤之别。”

在鱼苗培育上,樊启学介绍了苗种培育池塘条件与设施的操作规程。从条件选择、清整、饵料生物培育、放苗密度、鱼苗驯食等进行详细说明。

在培苗中,樊启学提醒培育需要注意pH值问题,最适宜的pH值应该为7.5~8,超过8.5育苗成活率会大幅度下降,应进行预防与调理。

在养殖环节,樊启学介绍了两季养殖模式和周年养成模式的特点。

最后,他表示,养殖黄颡鱼,不应该只讲求性价比,不能过度追求饵料系数,单纯性价比就是恶性竞争。应该从综合效益出发,让鱼少得病、少用药、多投喂、让生长周期长一些,保障产品质量,减少了上市的药检风险。“例如黄优1号,就不适合精准投喂,只能喂7成饱。”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昆慈:加州鲈、黄颡鱼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在陈昆慈看来,水产养殖中,鱼病很多时候是养出来的。他认为,引发病害的主要原因有品种品质、营养缺陷导致免疫力下降、饲料腐败、温度溶氧pH值等极端环境条件、水质变坏,病原传播、操作不当等。

会上,陈昆慈从溶氧量、pH值、水总碱度、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藻类和细菌八个方面着重讲述了水质的变化问题。

他认为,水质管理的本质是鱼虾生活污水处理。那么,加州鲈和黄颡鱼的水质调控应该注意什么?陈昆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一个是培苗阶段,要有充足的生物饵料;二是溶氧管理,需要配备增氧设备,同时培养适量藻类增加氧释放,控制水体有机物浓度,增加溶氧;三是pH值管理,要定期检测数值,利用措施让pH值保持范围拟在6.8~8.5;四是总碱度管理要让总碱度大于100,总硬度保持在130~280的合理范围;五是对氨氮、亚硝酸盐的管理,通过高能高效饵料、溶氧、微生物、套养等方式,保证养殖期间水体的合理数值。

最后,他还分享了珠三角、华中地区加州鲈、黄颡鱼的成功养殖案例,并展示了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的实际治疗方案效果。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绪刚:加州鲈圈养模式及技术关键。

设施渔业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绪刚在分析了目前加州鲈现有养殖情况后,引出了零排放桶圈养模式。他提出的圈养模式,是基于能时时打扫卫生的理念。

据了解,圈养模式有4个结构:圈养桶、曝气系统、集排污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一个桶直径4m、高3m、总容积30t,有效养殖水深1.7m,有效养殖水体20m³,每天排污1次,1次1h。每亩设置4个圈养桶,1m³水体的产量可以达到50~100kg,一个桶的产量超过1t,实现亩产在1万斤以上。

针对这一圈养模式,何绪刚团队还研发了固定式标准化平台和浮式圈养标准化平台。

圈养扩容效果,一亩池塘能养多少鱼?在不换水的条件下,养殖容量等于池塘承载力/1~排污效率。如果排污率达到90%,意味着可以养1万斤鱼,排污率达到95%,就可以养2万斤鱼。圈养模式的亩产可以达到5~10t。

圈养鲈鱼的效果如何?何绪刚分享的数据显示,5月17日放70尾/斤的苗,4,000尾/圈,到当年11月16日,平均体重在7两左右,产量2,400斤上下/圈,饵料系数0.76。

对于这一模式,何绪刚还提醒,需要注意两个技术关键点:一个是密封性安装;清水养殖(透明度在80cm以上);定期完全排污。

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力文:加州鲈养殖主要病害分析

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力文针对加州鲈常见的几个大的病毒性病、细菌性病、寄生性病害做了简要分析和处理方案建议。

一是弹状病毒病。他表示,加州鲈水花标粗成活率低主要就是因为弹状病毒的影响,表现为熟身、打转、出血、红头、拖便、脱肠道、后头等,一般流行于水温20~25℃时,危害3cm内的苗种。好一点的可以拖1个星期,快的2~3d就会死亡。

徐力文表示,目前加州鲈的病毒病对早期的养殖损耗非常大,并没有明显有效的措施。

二是蛙虹彩病毒病(流行性溃疡)。虹彩病毒贯穿了整个加州鲈的养殖过程,流行于5~11月,5~10cm的大规格苗标体现为黑身、烂尾烂背鳍,体内表现为肝结节,出现白色稍硬的小白点,容易与诺卡氏菌病混淆。后期会体现为病毒性溃疡,表现为黑身、独游、体表浅层溃疡。

一旦出现溃疡性的蛙虹彩病毒病,在发病一周后会达到高峰,到10d后开始逐步下降,整个过程在20d以上,时间长,损耗率一般在2成左右,严重的也会达到7~8成。到9、10月时,主要体现症状为慢性烂身。送检的时候,因为到了后期,很多时候不容易检测到。

蛙虹彩病毒另一个属就是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病(ISKNV,非溃疡性),流行于高温期,肝脾肿大,颜色土黄。因病症不明显、发病急、病程短,一旦出现损失都很大。

如何处理?只有做预防处理。一是放养前彻底清塘、选购优质种苗、使用优质配合饲料;二是发病季节前内服免疫多糖、多维等增强体质;三是注重控料和改善水质;四是保证溶氧,少用刺激性消毒剂;五是流行季节杜绝发病池塘水进入,及时隔离病鱼。

三是柱状病。柱状病是细菌性病,主要是柱状黄杆菌,多发鱼1两规格,体现为红头、白头、烂尾、烂鳃。

四是诺卡氏菌病。这是加州鲈养殖最常见的细菌性病,表现为肝脏、鳃、体内出现大量白色结节,最后的死因在鳃上。

如何预防和控制?徐力文认为,一是要彻底清淤和消毒,维护水质稳定;二是早诊断早处理;三是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水体和鳃的消毒。

五是爱德华氏菌病。致病因是迟缓爱德华氏菌,表现为体软、大肚子(腹水)。丁虫和指环虫寄生,怀卵散群时易感染。这一病害相对好处理,关键时及时对症下药。

六是寄生性病害。主要有丁虫(锚头蚤类)、斜管虫、指环虫等,以及部分尚未确定的寄生虫类,很多时候表现为烂鳃、水霉、鳃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鳃上的色素细胞混淆。

此外还有血窦病(血痘),多发于半斤内的规格,在心脏动脉前出现瘤状物。原因是什么?生理性?营养性?还是水质原因?可能是兼而有之。

还有加州鲈的肝脏问题,这在养殖全程都会出现,需要全程做好肝脏护理工作,建议从脂肪代谢和抗氧化方面去着手。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连春:2021华中加州鲈怎么样?5大模式供你选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连春女士分析了目前华中加州鲈养殖从苗期到养成,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包括鱼苗的选择、运输、二次驯食、提高老口鱼采食量、减少热水鱼损失、华中养殖模式新变化、大池塘网箱套养、圈养分苗、饲料选择及保健问题。

对养殖户来说,明年华中加州鲈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去养是他们最关心的。为此,荆州五龙饲料根据今年行情情况和明年可能出现的行情预判,在内陆地区推行了3937早春大苗模式、5531晚苗新口模式、6555小老口鱼模式、6558老口模式、8559秋苗模式五大高效养殖模式。

模式1:3937早春大苗模式:3月中旬前放9cm大苗,每亩3,000尾,国庆前卖70%标鱼,10月底卖完。

模式2:5531新口统货模式:5月底前放5cm小苗,每亩3,500尾,当年11月前统货1次性卖完。

模式3:6555小老口模式:6月中旬前放5cm小苗,每亩5,000尾,次年5月产卵前卖完。

模式4:6558老口模式:6月底放5公分小苗,每亩5000尾,次年8月底前高价卖鱼完。

模式5:8549秋苗模式:8月中下旬前放5cm的小苗,每亩4,000尾,次年9月中旬前高价卖鱼完。

好的苗种,好的养殖技术、好的模式,还需要搭配好饲料才能打造加州鲈养殖黄金组合。那么,好的加州鲈料的核心标准是什么?是肯吃、长速快、健康、高性价比!

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陈宇航博士:加州鲈营养需求和饲料选择

对加州鲈来说,过高或过低的营养含量都会影响加州鲈的生长速度和鱼体健康。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陈宇航从加州鲈生物学特性出发,分享了不同阶段、不同季节,加州鲈对氨基酸、脂肪、糖的适宜需求量。“总的来说,加州鲈对饲料蛋白、脂肪要求比较高,对淀粉耐受能力低,对维生素的需求较为特定,过高容易产生肝脏风险。”

根据这些习性,陈宇航认为加州鲈饲料配方应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养殖模式进行调整,并对不同阶段加州鲈适宜的营养比例做了详细分析。

如今市场上饲料加工从7,000~14,000元/t都有,那对养殖户来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饲料?陈宇航认为一切的出发点应该是效益,选择优质的饲料!优质的饲料能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池塘管理难度、抓住及时上规格,这样的优质饲料才是符合产业有序发展的饲料!

对加州鲈产业的未来展望,陈宇航表示,未来加州鲈饲料发展肯定是本地企业化,其次加州鲈饲料竞争会加速配方的精细化,最后是市场容量的变化。“好的饲料匹配好的苗种,未来加州鲈产量必然会突破100万t!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张伟博士:鲈鱼的健康养殖策略

对加州鲈来说,肝脏病变会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性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病害增加等危害。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张伟从保肝护肝角度,分享了目前市场上不同类型脂肪肝的发生原因及症状,并随着引出胆汁酸在加州鲈健康养殖上的作用、

张伟表示,胆汁酸具有促进脂肪吸收、保肝护胆排除毒素的作用,并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际养殖案例,说明胆汁酸在加州鲈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佛山三水白金种苗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守功:鲈鱼苗种选择及培育要点

佛山三水白金种苗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守功表示,目前加州鲈存在苗场多、大品牌少;土塘标粗多、工厂化少;质量参差不齐;运输成活低;标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品种上,有“优鲈1号”、“优鲈3号”、台鲈、土炮四大品系。

怎么拿好苗?辨别好苗?如何提高苗的成活率?马守功认为,在培苗技术上,他认为应从水花品质、饵料、密度、转料强化、保健、溶氧几个要点出发。至于养殖户如何才能选择优质种苗?他认为需从种质、培苗方式和不携带病毒上去做选择。

他的观点认为,加州鲈苗首选的是种质,选育种有限于非选育中;其次是生产方式首先工厂化培苗;最后是下塘规格,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模式倒算成品鱼上市时间来定。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武汉鑫虹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余富庭:特种鱼水质调控技术

武汉鑫虹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余富庭着重讲述了特种鱼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水质调控问题。水质调控的关键点在哪?他认为在于菌菌平衡、藻藻平衡和菌藻平衡。如何达到平衡?

余富庭表示,影响水质调控平衡总结出来有两点,一个是外部大环境变化,二是人为投喂管理导致的池塘内水环境变化,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没有调整得当,导致或诱发了种种养殖问题。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措施,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

而水质调控技术得到前提是做好养殖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晒塘,需要晒裂口为标准;二是清塘,可以用生石灰200~300kg/亩的标准,化水泼洒清塘,也可以用氧化钙50~75kg/亩干撒。

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后面需要做的就是净水、改底、解毒和补菌、藻、肥的工作,营造藻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水体自净能力,达到菌藻平衡、溶氧充足、多吃快长的目的。

此外,他还分享了指环虫、斜管虫、车轮虫、锚头蚤等虫害对加州鲈摄食量的影响,并以实际案例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官荣道斌:智慧渔业在鲈鱼黄颡鱼产业中的应用

失败的原因千千万,成功的迹象却总有很多相似点,这一观点在大数据的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可否认,数据化管理能让养殖更清晰、更合理、更可靠。要持续提升养殖效益,需要依据养殖技术标准,让水环境长期处于持续稳定状态,这是关键核心。这些关键指标是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工具来实现的。

武汉市中易天地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官荣道斌用数据工具,展示了在养殖中溶氧、氨氮、亚盐、pH值等过程数据和总硬度、总碱度、钙、镁等基础属性与养殖成功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加州饲料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粤海饲料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州鲈热应激及其防控措施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