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差异的MR 表现
2021-01-07胡慧
胡 慧
(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镇江 21200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骨肿瘤(bone tumor)及肿瘤样病变周围通常会出现软组织和骨髓水肿,前者主要表现为肌肉和筋膜水肿[1]。目前,临床对肿瘤周围水肿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肿瘤水肿通常是MR 过度诊断或误诊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周围存在显著水肿,经常会被误诊为恶性骨肿瘤。骨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方法是骨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可明确显示病变部位、大小、数量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 成像技术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MR 可敏感清晰显示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情况,但目前关于瘤周水肿在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5]。本研究结合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接诊的54 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的不同,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诊的64 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组(n=34)和恶性组(n=30)。良性组男性20 例,女性14例;年龄9~72 岁,平均年龄(33.29±3.12)岁;动脉瘤样骨囊肿2 例,软骨母细胞瘤5 例,骨母细胞瘤3例,骨软骨瘤11 例,血管瘤2 例,神经鞘瘤1 例,骨样骨瘤3,非骨化纤维瘤2 例,骨纤维结构不良5例。恶性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8~77 岁,平均年龄(56.10±3.29)岁;骨肉瘤6 例,软骨肉瘤10例,转移瘤4 例,骨髓瘤3 例,淋巴瘤2 例,脊索瘤2例,尤文肉瘤3 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诊断确诊[6];②均进行MR 检查。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等严重系统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③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MR 检查 采用SHT3-GY-CTNMR-10 型号1.5 T 超导型MR 仪,层厚5 mm,层间隔1 mm,分别进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序列包括SE T1WI(TR 500 ms,TE 20 ms)、T2WI 及T2WI 预饱和脂肪抑制序列(TR 4000 ms,TE 80 ms)。MR 增强扫描静脉团注对比剂的同时开启增强扫描,对比剂的注射速度5 m/s,3 s 内注射结束,然后以20 ml 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即TR9 ms,TE4.1 ms,激发角40 度,视野为300 mm×150 mm,矩阵256×128,信号采集平均3 次,采集时间为1.9998 s,扫描周期2 s。
1.3.2 图像处理 由2 名从事骨骼肌肉系统的高年资放射医生共同进行影像评价,观察肿瘤周围有无骨髓和软组织水肿,并测量肿瘤长径,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最大径[7]。肿瘤最大径:脂肪抑制T2WI 序列,选择范围最大方位及层面,沿最大径做直线,与肿瘤边缘的交点间距离,见图1;骨髓水肿最大径:骨髓水肿范围最大方位和层面,从骨髓最远端向肿瘤中心做连线,与肿瘤边缘交点,最远端与该交点间距离,见图2;软组织最大径:软组织水肿最宽位置,测量其最远端与最近骨皮质间垂直距离,见图3。
1.4 观察指标 比较病灶周围的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出现率、骨髓水肿及软组织水肿范围最大径与肿瘤范围最大径比值以及诊断灵敏性、特异性。骨髓水肿[2]:骨髓内肿瘤周围异常信号区域,一般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 及T2WI 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一致,与正常骨髓边界模糊;软组织水肿:肿瘤外周肌肉及筋膜内的T1WI 低或等信号,T2WI 及T2WI 脂肪抑制序列上高信号,信号一般均匀一致,呈条带状或羽毛状,不引起软组织的变形及移位;灵敏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表示,组间两两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髓水肿、软组织水肿出现率比较 两组骨髓水肿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软组织水肿出现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髓水肿、软组织水肿出现率比较[n(%)]
2.2 两组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比较 良性组骨髓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大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软组织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比较
2.3 两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比较 两组诊断灵敏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诊断特异性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比较[n(%)]
3 讨论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要点是病灶本身形态学征象。MR 是当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但是由于骨肿瘤的起源复杂,种类繁多,分化程度不一,序列上良恶性征象重叠较多,仅约半数的骨肿瘤可根据影像学检查的征象做出诊断。对于不能依据征象进行判断的患者,对于进一步参考周围骨髓和软组织水肿程度、病变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及扩散峰度成像参数等[3]。目前关于MR 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的不同研究较少,且已有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骨髓水肿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软组织水肿出现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与段舒怀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恶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严重,更容易引起骨皮质中断并累及到周围软组织,存在较多刺激周围组织的因素,从而可能导致软组织水肿出现率更高。良性组骨髓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大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软组织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良性骨肿瘤周围的骨髓水肿的范围相对较大,与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相关。而恶性骨肿瘤周围骨髓水肿范围较小,可能与免疫逃逸相关,与王小清等[5]报道一致,说明小病灶周围出现大范围骨髓水肿,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几率较大,骨内较大病灶周围骨髓水肿范围较小,提示恶性骨肿瘤的几率较大。此外,良性组和恶性组诊断灵敏性比较(P>0.05),恶性组诊断特异性大于良性组(P<0.05),提示MR 在良性组和恶性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敏感性基本相同,但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MR 需要的时间分辨率高,在特定时间内只能对单一选定层面进行了扫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MR 检查良性骨肿瘤软组织水肿出现率低,恶性骨肿瘤软组织出现率较高,良性骨肿瘤骨髓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较大,反之恶性骨肿瘤较小。MR 对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瘤周水肿类型、范围、程度均存在的不同表现可为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