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与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影像学表现及检出率比较

2021-01-07王丹雯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磁共振胰腺炎胰腺

王丹雯,杨 井(通讯作者)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急性胰炎为临床多见疾病,属于急腹症疾病类型,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者预后情况不佳等特点[1],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恢复,而准确的诊断就成为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所在[2]。通过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胰腺组织有形态上的变化,了解胰腺坏死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急性胰炎的诊断大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磁共振的应用较为广泛[3]。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55例胰腺炎患者运用CT与磁共振诊断,就该两种检查诊断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 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断胰腺炎55例,并有显著腹痛、呕吐,部分伴发热等症状,血清定粉酶均超出正常值的3倍,入选患者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心肺、先天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患者。男33例,女22例,年龄20~81岁,平均(52.43±11.09)岁,病程6~72h,平均(18.12±4.09)h。

1.2 方法

患者就诊3d时间内实施相应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同时两种不同检验手段的检查时间间隔在24h内。

1.2.1 CT检查方法:选用64排螺旋CT,行中上腹部或全腹平扫检查,部分行增强检查。扫描参数:管电流300mA,管电压120KV,层厚5mm,造影剂为碘海醇,常规动静脉双期扫描,检查结束后行薄层及冠矢状位重建。

1.2.2 MR检查方法:检查前对患者进行严格呼气末屏气训练(确保扫描时屏气线为直线),应用1.5T磁共振仪,横断位扫描包括T1WI、T1WI-FS、T2WI-FS、DWI(b值=0.800)、正反相位序列,冠状位为T2WI-FS、MRCP,T1WI序列TE为4.76、60、101ms,T2WI-FS序列TR为124、1000、4000ms。

1.3 观察指标

①影像学特征;②诊断准确率、胰周渗液、胰周结构、胰腺体积改变,胰腺轮廓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

①CT检查可见体积增大、边界清晰,密度正常或减低,胰周渗液等;CT增强检查存在均匀强化,病情严重者体积增大明显,密度不均匀,存在出血性坏死。②磁共振检查显示胰腺肿大,胰周结构改变,胆管、胰腺管扩张等,急性轻型胰腺炎病灶周围为略长T1、略长T2信号,急性重型胰腺炎病灶周围呈混杂长T1、混杂T2信号。

2.2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诊断准确率98.18%、胰周渗液80.00%、胰周结构改变36.36%高于CT检查87.27%、54.54%、20.00%(χ2=4.411,8.974,5.543,P< 0.05); 两 种检查方式胰腺体积改变72.73%vs78.18%,胰腺轮廓改变70.91%vs76.36%比较无差异(χ2=0.442,0.501,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对急性胰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较常见因素为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分析相关资料其发病机制为多种因素导致患者胰腺酶被激活,从而诱发胰腺的炎症,轻度胰腺炎一般预后情况较好,而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发展快,病情严重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继发性感染、腹膜炎等,易合并存在多器官的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确诊后需尽快做好抗炎与解除病因等措施,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检查要保证有更高的准确性、灵敏度[4-5]。临床诊断主要是患者上腹的急性疼痛、尿淀粉酶增高及影像学特征性改变等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准确找出发病部位,了解患者病情,能够为治疗和预后奠定基础[6]。

表1 胰腺炎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诊断率及影像改变比较

CT主要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和滤过不同进行数据反馈成像,对软组织均有较高分辨率,CT检查不受到肠道气体以及腹部脂肪影响,可以有效的对胰腺病变组织出现的变化做直接性的观察掌握,属于急性胰炎常用的诊断方式[7],本文诊断准确率87.27%,采用增强CT动态扫描,能提高定性和定位价值,但随着临床研究在胰腺炎方面的深入,该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并且增强扫描中含碘对比剂的应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认为存在一定程度安全隐患,限制了CT的应用范围[8]。磁共振利用人体电磁信号重建人体信息,可以横断位、冠状位以及不同序列影像检查,通过有关的高低信号来具体反馈病情的程度[9],随着磁共振检查技术的成熟而不断被推广,可以有更清晰软组织分辨率,对胰腺周边组织状况以及胰腺本身的形态都有清晰反馈,该检查通过对胰腺形态的改变、胰腺周渗液情况对病情做出判断,磁共振对急性胰炎的诊断,能够较好反映出胰腺病灶形态改变,比如胆管、胰腺管出现程度不同扩张等胰周结构改变[10],尤其是在检查胰周渗液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些都可以为急性胰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病情具体发病做定位,同时可以判断其程度,而后设计匹配性的治疗方案,同时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小[11]。本文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98.18%、胰周渗液80.00%、胰周结构改变36.36%%高于CT 检查 87.27%、54.54%、20.00%(χ2=4.411,8.974,5.543P<0.05),提示磁共振的检查效果更为突出,相对而言检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更高,避免了病情的延误,为及时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参考[12]。

综上所述,急性胰炎运用CT与磁共振诊断均可以达到一定诊断效果,其中磁共振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磁共振胰腺炎胰腺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不同检查方式对胰腺损伤的诊疗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胰腺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