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困境与突破

2021-01-07胡长鑫赵平花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4期
关键词:维耶负荷板块

胡长鑫, 赵平花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晋中 030600)

1964年,苏联运动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出版了《运动分期问题》,1977年又推出《运动训练原理》。他指出: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运动训练的分期不应取决于比赛日程或季节的交替变化,而取决于发展针对比赛的最高准备程度状态——竞技状态的规律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等欧美国家运动员先后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获益,数次摘得奥运金牌。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加拿大短跑和自行车项目成绩很一般,但在运用了分期训练后,这2项运动成绩跻身世界前列,甚至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但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兴起,运动赛事频率明显加快,一些学者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也不断受到质疑。为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好地服务于运动训练实践,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刻剖析,在科学理论发展的视角下促进该理论发展完善,提高教练员的工作效率,促进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持续提高。

1 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及分期时相

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划分时期的依据。竞技状态的发展具有时相性特点,包括3个循序的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相、竞技状态保持相和竞技状态消失相。发展竞技状态过程的完整时间单位是年度训练大周期。由此,可以把训练大周期划分为3个时期(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可进一步将这3个时期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竞技状态的3个循序时相,如表1所示。马特维耶夫认为在不同训练阶段,训练量与强度是不同的:准备期以较低强度的一般训练为主;竞赛期保持准备期所获得的训练程度,以专项训练为主,保持较大的训练强度,该时期可以参加比赛,保持已获得的竞技状态及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过渡期以主动休息为主,运用各种轻松的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训练大周期需要动态平衡训练内容、训练环节、训练负荷之间的关系。训练大周期由训练中周期组成,训练中周期由训练小周期组成,训练小周期由训练日和训练课组成。竞技状态是不稳定的,为了使竞技状态保持下去,训练中周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设置“间隔型中周期”便可使竞技状态得以维持。中周期分为2种,分别是基础型中周期和竞赛型中周期,贯穿整个训练过程的核心周期是基础型和竞赛型中周期。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关于训练分期理论的设计甚至没有专门的“中周期”概念,有些教练员把时间较短的大周期称之为中周期,而没有理解中周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周期,也是大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1]。

表1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的分期时相特点

2 分期理论的运动生化基础

2.1 波浪形动态负荷

马特维耶夫在著作中强调了波浪形动态负荷的重要性。他指出:当训练密度极大提高时,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要提升到必要的程度。在这样的条件下,规律性的是定期交替的3个时相,即总负荷增长时相、暂时稳定或降低一部分负荷参数以增加另一部分负荷参数时相、相对“卸”负荷时相[2]。波浪形动态负荷贯穿于整个训练大周期,有助于把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有机结合,为施加最大负荷量创造有利条件。训练负荷后积极性休息有利于保持当前训练程度和提高下次训练程度,使总体训练强度稳步上升。

2.2 负荷量与竞技状态的关联枢纽——“延缓传导”

马特维耶夫在《运动训练原理》中依据苏联铁饼队的研究结果给出叠加训练效应的“延缓传导”现象的相关证据。从外部看,“延缓传导”现象表现为成绩的增长不是出现在负荷量达到极高值时,而是在它出现稳定或降低之后[2]。马特维耶夫对运动员机体施加连续刺激,观察机体产生适应性过程是否存在一定规律,从而解释延缓传导现象。结果不言而喻,适应性过程不是同时的,而是在时间上有前后顺序的。苏联著名适应理论专家迈尔松对“延缓传导”作出解释:依据适应理论原理,延缓传导现象的分子基础在于作为对负荷的应答,核糖核酸(RNA)的补充合成和蛋白质中形成细胞结构不是瞬间的,而是需要时间的。换言之,由于机体对负荷形成的适应性应答,完善机体内部环境稳态及负荷对机体训练造成的结构痕迹就必须有负荷—适应—提高的时间差异性,决定了在分子水平上运动成绩的提高迟于负荷的增长。

结合前文所述的“竞技状态”,运用延缓传导规律可以推导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为重大比赛前成功维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提供了理论支持。查阅运动训练学资料发现,关于延缓传导现象的运用,负荷量的作用时间与延缓传导效应出现的时间点具有线性关系:负荷作用时间短且量下降得快,延缓传导效应出现得就快;反之,若负荷作用时间长且量下降得慢,延缓传导效应出现得就慢。教练员应灵活运用延缓传导现象,保证运动员参加重大赛事时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2.3 年度周期类型分布

年度周期是一年中训练的时限,根据年度计划安排重大赛事,需要将竞技状态的出现时刻与赛事举行时刻相吻合。马特维耶夫[2]在叙述竞技状态时相特征时出示了3个图型:“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采用哪种训练方案取决于运动项目特点和训练安排的特征。他指出:周期型运动项目(游泳、田径单项)多用“单峰型”和“双峰型”;力量、速度型运动项目多用“双峰型”和“三峰型”。常规大周期中包含间隔型中周期时,竞技状态通常会出现波浪形摆动。这些摆动不同于竞技状态消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竞技状态的主要成分仍然保持着,暂时性降低的仅仅是获得运动成绩的操作性“愿望”[2]。竞技状态保持动态稳定的原因是运动员的竞技运动子能力(体能、技能、战术、心理、运动智能)是通过基础训练得到的,其熟练程度决定了竞技状态的优劣。要保持已获得的竞技状态,熟练程度不能下降。因此,间隔型中周期训练一方面可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到恢复,另一方面为下一个竞技状态的出现提供训练程度的保障。

3 训练分期理论之争

3.1 国外学者观点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10年便有学者发表不同见解。沃罗比耶夫、维尔霍山斯基和邦达丘克等从运动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训练分期理论不符合训练实际要求,不会造成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适应性提高,其原因是该理论没有很好的运动生物学支撑,更没有实验室数据支持,仅仅依靠经验和极个别运动队的训练实践等而提出。他们分别提出自己对长期运动训练应遵循模式的见解。沃罗比耶夫提出: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专项训练应占大部分训练时段,并且少休息;负荷在全年训练中不应具有很大差别,负荷强度要参考具体比赛来制订。很明显,这与训练分期理论提出的不同阶段训练负荷不同的观点相矛盾,认为运动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也在于此。

维尔霍山斯基[3]是苏联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1985年他在《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一书中首次提到“板块”分期模式,直至2005年他撰写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高级运动员训练的板块系统》文章发表,“板块”分期模式才被完整地推出。另一位运动训练理论家伊苏林的《板块分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一书,弥补了维尔霍山斯基“板块”分期模式的不足之处。根据维尔霍山斯基、伊苏林及其他支持者的观点,“板块”训练模式的特征可归纳为:2~3周的中周期构成一个“板块”;少量的1~2项训练任务集中于每个“板块”;特定的衔接顺序存在于每个“板块”衔接之中;6~10周的训练阶段由不同“板块”构成;年训练周期由若干训练阶段组成。“板块”具有3种类型,即积累、转换、实现(表2)。3种类型构成一个整体,为一个训练阶段。“板块”训练理论的核心是保持整体运动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刺激—疲劳—适应(痕迹效应)原理提高机体的目标运动子能力,同时考虑不同运动子能力提高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建立专项训练模式以提高专项能力。痕迹效应贯穿于整个“板块”之中,是指训练停止后由系统训练引起的身体变化超出一段时间后的延续效应[4]。通过训练得到的运动能力有形成、保持、消退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发展不同运动能力的训练序列。当某种训练得到的能力无法与其他要得到的训练能力衔接或出现二者不兼容的情况时,有必要延长某种训练痕迹,方法是引进“微型板块”,由几个时间较短的小周期组成,若干堂训练课组成小周期,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微型板块”对安排比赛期和赛前训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2 维尔霍山斯基、伊苏林等提出的“板块”训练周期的主要特点

邦达丘克是苏联著名链球教练员,曾指导多名运动员获得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链球冠军。他提出“板块”训练理论,把全年训练分为16种“板块”类型,如阶段-综合性的、阶段综合-变异性的、阶段变异-综合性的、阶段变异-组合性的、板块-综合性的、板块—变异性的等。

3.2 我国学者观点

2003年我国学者陈小平发表《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一文,认为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已不适合当前竞技体育训练的需要,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016年陈小平在《体育科学》上发表文章《运动训练长期计划模式的发展——从经典分期理论到“板块”训练分期理论》,认为:经典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训练分期理论的关系不是取代,而是继承与发展;经典训练分期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在过去或许实用性是强的,但如今已不能用该理论指导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板块”训练模式正好处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无法涉及的训练过程;经典训练分期理论的指导意义在当今体育竞技赛事中已不明显。

2002年一篇名为《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的文章引起关注,作者借助维尔霍山斯基提出的运动训练学观点表达了对经典分期理论的质疑。

4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之突破

反对马特维耶夫经典训练分期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经典训练分期理论无法满足体育赛事商业化的需要,竞技状态出现的次数满足不了比赛需要;经典训练分期理论不能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服务,对提高其竞技能力无显著作用;经典训练分期理论的理论基础单薄,依靠当时的生物学、教育学及训练经验综合而成[5],说服力不足;科学基础单一,累加效应是其训练遵循的主要依据;身体负荷范围过大,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不同,“板块”训练分期理论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表3)。一名运动员运动训练初期不可能适用“板块”训练模式,而应遵循经典训练分期理论,“板块”训练模式的对象是已参加训练多年的运动员。

表3 经典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训练分期理论对照

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学者认为,对运动员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进行单一逐个发展,同时保持其结构性完整,否则将有破坏性作用,很难统筹单一能力与整体能力的关系。其次,单一方向负荷有很大的危险性,若主要系统功能崩溃(过度训练),其他系统的结构性和功能性也会下降(消退适应)。若出现消退性适应,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想要再次恢复则需花费更多的精力,这对运动员的训练带来极大不利。在健康发展方面,单一方面负荷训练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板块”训练理论支持者认为,与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多种竞技能力同步发展相比,二者区别不在量与时间,而在训练理念与方法方面。参加多年训练的运动员已将负荷施加到很高的水平,若进一步全面发展竞技能力,难免出现运动伤病,而运动伤病是造成运动员提早结束运动生涯的主要原因。把负荷总量控制在一个动态范围,利用训练的正相关作用把此训练效应施加到另一个训练,从而产生积累训练效果。全面负荷对高水平运动员已较少产生正面效应,将训练效应作为评价标准,可打破旧的训练平衡,在此基础上打造新平衡。

综合2种观点可以发现,经典训练分期理论支持者对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赋予高标准和高期待,认为高强度训练一定会带来高回报,实则不然。训练效应是追求的结果,而如何训练及训练指导理念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不可教条地开展运动训练活动。科学基础方面,“板块”训练分期模式比经典训练分期模式多了痕迹训练效应,在累加训练效应上无疑是新的突破。维尔霍山斯基设计了“板块”模式训练实验,在最大力量训练后进行技术训练,由于此时机体较为疲劳,技术训练效果不佳。如果先进行技术训练,再进行最大力量训练,则会得到比预期高的训练结果。这是“板块”痕迹训练效应的正确应用。由于这种训练效应,可先进行“技术”训练,爆发力、耐力、灵敏等竞技能力因最大负荷明显减少而出现“回弹”现象。因此,良好的一般能力、高质量的技术训练与“回弹”的爆发力集聚于一点,营造出预期的竞技状态。训练痕迹效应贯穿于整个“板块”训练,每一“板块”训练为后一“板块”提供训练痕迹支持,促进该“板块”的训练效果。3个“板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年度训练大周期。因此,运动训练初期进行经典分期训练是可行的,随着训练程度加大、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可转变为“板块”训练模式。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板块”训练模式更可取。

5 小 结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创造更佳运动成绩服务的。科研要随具体训练活动的需要而进行,训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科研来解决。经典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训练分期理论不是覆盖与被覆盖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经典训练分期理论虽然对当今高水平运动员已不再适用,但在基础阶段仍有其价值。2种训练模式均不能完全满足当今运动训练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创造出适合我国运动训练模式的新理论。

猜你喜欢

维耶负荷板块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勒维耶与海王星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生如夏花
一周热点板块个股表现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法撑杆跳名将被巴西观众嘘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