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探究
2021-01-06蓝小云
【摘要】为了更好地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主动性,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本文以华侨国际学校为例,探索“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基于情感过滤假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型;主动性;分组
【作者简介】蓝小云,青田县华侨国际学校。
一、 “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对于“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而言,目前学术界似乎并没有一致的定义。著名教育家大卫·孔兹首先创立并且实施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并引发了广泛讨论和研究。而“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相当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分支。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暂且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此模式的定义:中长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练习、评价的形式,利用各种和谐竞争手段刺激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
1. 情感过滤假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对于语言输入,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被称之为过滤。克拉申提出,情感障碍就像是一个网,障碍越大,则网越密,输入越少,反之亦然。即较高的情感过滤会抑制语言的输入,学生语言习得程度低;反之,则允许更多的语言信息通过。克拉申将影响外语习得的因素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以及焦虑感。对于这三个部分,克拉申认为,当学习者有强烈语言学习动机、充满信心和适度焦虑时,才能达到最佳情感条件,才能够让更多的语言信息通过。
而“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通过竞争手段提供适度焦虑的环境。此外,应用此模式,在竞争阶段后,学生将会得到一定奖励,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激励教学的作用。由此可见,此教学模式符合克拉申的理论,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情感过滤,更好地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提升而变化。他们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发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过程也并不仅仅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教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头脑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弱化自身角色,提升学生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此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适当且和谐的竞争刺激学生,将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利用以生带生,将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景中。通过竞争而获得团体荣誉或奖励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还能帮助学生塑造良性的竞争观,促进班级和谐。以上种种符合建构主义要求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二、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课堂发言热情衰退。不得不承认,学生在小学期间,表现欲望远远强于高中阶段。在小学英语课堂,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频率明显高于高中阶段,也就是说,学习热情在递减。一个问题抛出去后,愿意主动互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都会低着头看书本,沉默不语甚至害怕老师会抽自己回答问题。其实很多学生是知道答案的,但在大环境的渲染下,他们宁愿成为“大多数”而不是“出头鸟”。
2.攻克难题效率低。英语学科的难题有两類:一是需要较高英语综合素质才能做出的题目,如英文写作;二是过程枯燥成就感低的任务,如单词记忆。就前者而言,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甚至无法迈出第一步。由于难度较大,很可能付出得不到结果,学生倾向于直接放弃此类题目,等待同学作答或者老师给出答案。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单词记忆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毅力,这让本来基础差、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更不愿意花时间来完成此类任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三、“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分组。 以华侨国际学校高二(3)班为例,为了达到最好的竞争效果,笔者依据分配均等原则,将全班17名学生分为4个异质性小组,其中3个小组为4人,另一个小组为5人。在4人小组中采取“1+2+1”的分组模式,即1名优生、2名中等生以及1名后进生,5人小组中采用“1+3+1”的分组模式。分组完成后,小组通过取组名、获得荣誉与奖励等方式增强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为将来的组间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阶段性竞争。(1)英文写作。在采用“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之前,班级学生中仅有2名能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15分钟)完成写作任务,大部分学生采取观望态度,严重浪费了思考时间。在此模式推行之后,每一个小组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达到及格标准的作文。且随着小组内部分工的熟练,两个月后,写作用时从15分钟缩减到8分钟,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具体程序如下:①在小组合作之前,提供足够的支架,将题目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②在评价前先给出评分标准;③清楚地将任务告知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清楚小组合作和需要分工的任务;④邀请每组代表进行作品分享,在此环节,建议随机抽取小组成员;⑤分组点评并进行表扬;⑥进行反思总结。
(2)单词测试。大部分学生对于记忆单词是存在抗拒心理的,一是由于过程比较枯燥乏味,二是由于记忆单词成效较低,难以快速获得成就感。实践表明,班级17名学生中,日常听写正确率未达标(正确率低于60%)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40%,基本上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第一次使用小组平均分作为整组成绩时,最高分的小组正确率为64%,最低分的小组正确率为53%。采取“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以来,一共进行了5次单词测试,有一组曾经达到了93%的正确率。在最后一次测试中,最高分的小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84%,而最低分小组正确率为77%。但在各次测试中,有3组的后进生平均正确率仅有40%。由此可见,“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和准确率,但对部分后进生作用不大。
具体操作如下:①提前告知单词测试范围,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准备;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基本完成的时间再加一至两分钟较为合适;③以小组互改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再复习一次;④计算小组平均得分并公示;⑤记录并进行表彰;⑥进行反思总结。
3. 再分组。 经过2个月的实施,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了某组总是第一名、某组总是最后一名的现象。这意味着当下的小组竞争已经趋于稳定,不利于小组成员进一步提升。由此,可根据下一次阶段性测试,如月考、期中考等重新打乱小组,再根据均等分配原则进行重组,以达到最好的竞争效果。
四、“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的评价
1. “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的优势。英语课堂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出于好胜心的驱使,为了能够帮助小组获得荣誉,学生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发言。这不仅增加了生生互动,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感情,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把原本困难的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降低了任务难度,能够最大化提高参与学生的比例;出于集体荣誉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主动性,从而降低情感过滤。由实践可知,“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较难的技能,也能营造适度焦虑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较长时间。
有利于德育渗透。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组内互帮互助,自主分工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提升,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会主动放弃一部分玩乐的时间用于学习,促使整个团队不会因为自己拖了后腿;在团队获得奖励时,参与者也能因为自己的认真付出而感到自豪。小组间有利益的竞争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摩擦,学生在竞争中如何保证公平、如何合理处理摩擦、如何互相提升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处理矛盾的成熟性。
2. “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的劣势。学生性格的局限性。由于“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之间产生合作和竞争两类关系,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种模式对他们来说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不适感。因此,这种模式仅适用于班级学生大多外向的情况。
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难以跟上。由实践可知,“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对中等或中下程度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对部分后进生效果不佳,提高的程度有限。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在班级中的社会关系也有很大关联。学习态度佳、社会关系好的后进生能够保持较好水平,但学习态度较差、与同学关系不紧密的后进生进步空间较小。
应用时间局限性。教学模式只适用于中长期教学实践,对于应用时间有一定局限性。若时间过短,则很难看出效果,只是流于形式,且学生之间难以把控,很难形成默契。若时间过长,则不利于尖子生突破,且会麻痹后进生的进取意识,安于保持現状。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两个月至一学年采用此模式是比较合适的。除此之外,“小组合做竞争型”教学模式不适合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高三学生更多侧重于自身的查漏补缺,而不是团体的查漏补缺,因此在高一、高二阶段采用此教学模式较为合适。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展开教学,以合作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本次教学实践涉及的学生数量少,样本数量不够大,可能会导致一定偶然性,为进一步探索“小组合作竞争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建议扩大样本,增加辐射面,且将更多其他类型的学习任务融入此教学模式中。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巧用竞争机制,激活高中英语复习课堂[J].校园英语,2019(7):92.
[2]陈品佳.竞出风采,竞出“英”才——浅谈竞争机制有效提高高中英语学习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4):167-168.
[3]陈水燕.以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福和中学为例,探索山区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J].时代教育,2017 (14):127,130.
[4]弓晔.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倪容.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9(33):169.
[6]沈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唤醒学生的潜能——浅谈小组竞争模式在高三课内文言文复习中的应用体验[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153-154.
[7]王小青.小组竞争机制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仁爱版八年级英语Unit8 Topic 1 Section A教学设计为例[J].校园英语,2020(37):207-208.
[8]吴惠芬.初中英语中考复习策略——小组竞争机制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