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1-06张许琴
张许琴
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6例,以随机方式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干预效果。结果:A组患者各项心理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可以对换作者不良心理进行有效调节的一种护理模式,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获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认可,建议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期12周之内的流产,是产科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下腹阵痛或腰酸背痛,偶尔伴有阴道出血等情况,对患者最终分娩及身心健康均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孕期对患者本就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影响,同时早期先兆流产也会带给患者如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而实施必要、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流产几率[1]。本文以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6例,以随机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16±2.14)岁,孕周3-12周,平均孕周(9.22±1.02)周。B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94±2.23)岁,孕周4-12周,平均孕周(9.14±1.11)周。二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保胎环境等;B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讲解关于先兆流产方面的内容,如出血护理措施、不良心理状况对胎儿的影响等,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倾听并使用白话为患者解答,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患者的从医性。
(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心理状况,若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较严重时,可与家属进行配合,利用家属对患者作用,给予患者关怀,消除其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
(3)分散注意力:患者在得知自身有流产先兆后,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利于患者及胎兒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护理时可以试图采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促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4)环境干预: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舒适与整洁,病态正室内温度至患者舒适温度,保证每天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换气,得到家属的配合,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从医性。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患者心理评分采用SCL-90进行评定,其具体内容包括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等8项,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问题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4.0处理数据,()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比:经评分表评定得知,B组患者心理状况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2 。
3 讨论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早期先兆流产约占妊娠15%左右,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母体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病菌微生物感染及压力过大等;二是胎儿发育因素包括着床异常及发育异常等[2]。也由于我国医疗知识水平普及程度不高,当早期先兆流产有阴道流血或腹痛等症状是,患者常会认为无法保住胎儿,而引起患者心理紧张焦虑等不利于保胎的心理,进而引发患者机体生理的变化,导致流产或早产[3]。
目前对于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已经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患者临床所需,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问题,从而太正好患者的心态,对治疗积极配合,有效降低流产几率[4]。
本文以对比方式探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实验结果得知:A组患者各项心理评分低于B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是可以对换作者不良心理进行有效调节的一种护理模式,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获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认可,建议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 心理护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246.
[2] 吴丽群.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价值和满意度观察[J]. 家有孕宝,2021,3(12):46.
[3] 杨娟娟. 综合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东方药膳,2020(1):88.
[4] 刘忠萍. 心理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