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穿下PICC置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21-01-06张琼王鹤李斌
张琼 王鹤 李斌
摘要:目的:研究导致PICC置管在颈内静脉盲穿中出现异位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于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之间,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内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展开研究,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成50例正常盲穿的对照组,以及另外50例加入护理措施的研究组,将出现的异位情况以及主要原因作出统计。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没有发生异位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应该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盲穿下PICC置管异位于颈内静脉;护理措施;主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近些年,医疗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使PICC置管术更加完善,能够有效针对临床中的相应病例展开有效治疗,其中在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率。PICC能够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静脉输液通道,有效提升了静脉治疗水平。方便后续治疗和营养供给,与其他方式相比,PICC更加安全。但过程中,一些不利因素会导致PICC置管出现异位,不仅会影响导管的使用寿命,还会加剧对患者的伤害。因此,可以根据出现的不利因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从而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8年2月到2021年2月之间,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内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展开研究,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组,每组能够分到50例患者。研究组的平均年龄区间保持在5-80(42.53±4.24)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区间保持在6-80(43.22±4.25)岁。所有患者的各类基础信息通过对比后发现,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4F导管作为治疗工具,选择相应的部位实施穿刺,并检查穿刺结果。
1.3判定指标
①对出现的异位情况作出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中出现异位的总人数,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比对。②对导致异位出现的不利因素作出统计,并计算各类不利因素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 分析PICC置管异位情况
结果显示,加入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者并未发生异位情况,PICC置管术均能成功完成;对照组部分患者发生了异位情况,PICC置管术成功率较低,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
2.2 分析导致异位出现的不利因素
研究中共有12例患者出现异位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因素为患者不良情绪过多,按照占比排列其余因素为:患者配合较差、体位摆放错误、静脉选择有误以及医护人员不熟练。
3.讨论
PICC置管术在临床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存在的并发症也逐渐受到重视,由于PICC置管术多是在盲穿下进行,因此很容易出現异位情况,经过研究,可以得出主要导致出现异位的不利因素有:
①患者不良情绪过多。患者在准备进行PICC置管术期间,由于准备过程较繁琐,很容易引发患者的不良情绪,致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出现异位。
②患者配合较差。患者咳嗽或深呼吸的时机会对置管术产生一定影响,导管尖端不容易到达正确位置,产生异位[1]。
③体位摆放错误。患者在PICC置管术实施期间,在各个环节需要作出相应的体位姿势来保证导管顺利进入,若患者未按照正确的流程摆放体位,会延缓导管进入的过程,大幅提高出现异位的风险[2]。
④静脉选择有误。盲穿中,对于不同静脉的选择都会影响最终的穿刺结果,很容易出现异位。
⑤医护人员不熟练。这部分出现的概率较低,部分医护人员经验略少,可能会出现失误。
给予的相应护理措施如下:
①加强心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科普相关的术前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引导患者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应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治疗信心,让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②掌握时机。与患者沟通过后,让患者了解送管的最佳时机,获取患者配合,在患者深吸气的同时,将导管迅速送入体内。
③体位摆放。让患者呈平卧姿势,双臂向外伸展,当穿刺过程逐渐到达患者肩部时,医护人员需要辅助患者向穿刺方向转头,肩膀与下颌贴紧,禁止出现头底脚高的体位。
④静脉选择。PICC置管术对静脉的选择较严格,贵要静脉为首选,随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肘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
⑤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定期对PICC置管术进行探讨,分析近期置管术结果,根据置管术成功率,对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其可以更加熟练,穿刺过程中减少失误率。
综上所述,加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帮助更大,可以有效控制各类可能导致异位的不利因素,让整个穿刺过程更加安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何惠琴,张素丽,储文雅,等. 后撤不同长度导丝对PICC置管异位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629-1631.
[2]梁小琼,梁丽玲,黄菲,等. 半卧位联合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降低早产儿PICC置管异位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