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2021-01-06梁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梁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实施鼓室成形术与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h疼痛评分)及不同频率下的骨导阈值。结果:试验组于有效率上超出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1KHz、2KHz、4KHz频率下的骨导阈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听力水平。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骨导阈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耳鼻喉科一类常见疾病,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临床表现包含耳鸣、积液、耳痛和听力降低等[1]。临床治疗时除局部加用滴鼻药物、咽鼓管吹张之外,还包括鼓室穿刺以及切开置管,当上述方式的疗效均不甚理想。因此,需积极探索出更为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之一,耳内镜作为临床耳科治疗和检查的重要工具,在相关手术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与常规鼓室成型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8例,纳入标准:(1)均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2]中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标准相符。(2)病情处于活动期;(3)无凝血功能异常。(4)依从性良好。(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精神病者。(2)伴恶性肿瘤者。(3)过敏体质者。(4)近期开展过相应治疗者。(5)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者。(6)以往接受过中耳手术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男14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2.74±4.52)岁,病程时间3~12(6.79±0.36)d。试验组男13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平均(43.08±4.57)岁,病程时间2~12(6.79±0.36)h。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组间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抗炎、抗感染等对症药物治疗。均在药物规范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选择手术。

试验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具体如下:患耳麻醉成功后,病人平卧,用碘伏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取头左侧位,右耳朝上,常规术野消毒,铺无菌巾。用肾上腺素盐水混合溶液(10ml 0.9%生理盐水+1%肾.上腺素10滴)行外耳道、耳屏局部浸润。耳内镜下用钩针沿鼓膜穿孔周边制作血管床,去除鼓膜前上部钙化灶,以针状双极烧灼鼓膜表面肉芽及上皮缺失处,做耳道内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挑起纤维鼓环。术中见锤骨方钙化灶,予清除后见听骨活动可,圆窗反光点存在,咽鼓管口通畅。取耳屏软骨及软骨膜约15*15mm,保留一侧软骨膜,楔形切除部分软骨,置于生理盐水备用,间断缝合切口。在鼓室内填入明胶海绵粒,铺入耳屏软骨内置修复鼓膜,见鼓膜增厚且稍挛缩,于前上部剪开减张,回复外耳道皮瓣,分别用明胶海绵、安尔碘纱条填塞外耳道。用棉球、敷贴包扎。术后继续用药抗感染。

对照组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患者耳后做一切口,逐层切口,并将外耳道皮瓣分离,切除乳突轮廓,并磨低外耳道后壁,清除周围病变组织,随后摘除钻骨和锤骨头残留体,根据患者耳道结构新建一条听骨链,对穿孔部位进行修补,随后缝合切口,后续处理方式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1)有效率:分別在结束15d治疗后对两组开展疗效评定,显效:流脓和耳痛等症状全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纯音测听检查显示骨气导差未超过10dB;好转:流脓和耳痛症状好转,纯音测听检查显示较前提升不低于15dB;无效:症状和纯音测听检查未观察到任何改善[3]。统计两组显效及好转比例即为最终有效率。(2)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其中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范围在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痛感越强。(3)不同频率的骨导阈值:比较两组手术前(治疗前)、术后3个月(治疗结束后)在1KHz、2KHz、4KHz几个频率下的骨导阈值。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代表,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代表,行t检验,将P<0.05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对结果

试验组于有效率上超出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手术情况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赫(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不同频率的骨导阈值比对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1KHz、2KHz、4KHz下的骨导阈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几个频率下的骨导阈值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患者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听力降低和鼓膜穿孔为主要临床表现[4]。此症可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大时期,即活动期与静止期,前者除上述表现之外,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及颅脑的一些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脑积水等,因此,疾病一经确诊后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以防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于活动期的中耳炎患者首先是控制感染,同时为了防止病情继续进展,手术则成为其最彻底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对比了常规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与常规鼓室成型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试验组于有效率上超出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效果更佳,主要由于耳内镜有着良好弯曲旋转度,其视觉效果尤其是侧视觉良好,能够获得较为立体且全面的术区信息,获取清晰的操作视野,方便医师手术技巧的发挥,轻易取出穿孔边缘的上皮组织,且不会损伤残余鼓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疗效[5]。并且治疗后,试验组在1KHz、2KHz、4KHz频率下的骨导阈值比对照组低(P<0.05)。本研究与梁小明,陈小曲[6]等人的研究成果相符。

综上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确切,能降低其骨导阈值,改善听力水平,值得采用。但本次研究依旧有一定不足之处,如未对两组开展远期随访统计复发率等指标,还需在未来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昌阳,慈军,吴萼,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91-95.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6-837.

[3] 罗大虎.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疼痛及听力水平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1987-1988.

[4] 罗静,苏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学,2020,26(8):80-82.

[5] 曹正勇,陈红,梅晓丽.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0):1529-1531.

[6] 梁小明,陈小曲,吴新权.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