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6丁海兵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丁海兵

摘要:目的: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时间为2020年07月至2021年08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26)实施三孔法胸腔镜手术,观察组(n=26)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7.34±5.83)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4±0.32)d、住院时间(6.33±0.82)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323.47±48.34)ml,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手术术式中,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引流量较少,患者疼痛减少,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出院,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部结节病变;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肺部结节病多为良性病变,但也有少部分肺结节属于癌前病变,可能发展为肺癌[1]。临床在肺部结节病变的治疗中,手术探查病灶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三孔法胸腔镜手術在手术创伤性上明显小于开胸手术,且通过胸腔镜探查能够较好的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提高手术效率[2]。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比三孔法胸腔镜手术也有其客观优势,不仅手术切口更少,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减少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影响[3]。为评估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本次以我院胸外科2020年07月至2021年08月收治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52例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7月至2021年08月收治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52例,机数字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8~62岁,平均(40.37±7.3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0.92±0.27)年。其中,原位癌6例、微浸润腺癌6例、浸润腺癌6例、非典型增生3例、良性结节3例、鳞癌2例。观察组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9~66岁,平均(40.42±7.40)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0.90±0.31)年。其中,原位癌7例、微浸润腺癌6例、浸润腺癌5例、非典型增生4例、良性结节3例、鳞癌1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①符合肺部结节病变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适应证;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肺门肿大、纵膈淋巴结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③合并其他较严重脏器疾病者;④术前接受化疗者。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术中常规麻醉处理,取患者检测卧位,固定患者上肢,确定观察孔位置为腋中线第7肋间或第8肋间,做1.5cm小切口,放置胸腔镜套管后,选择30°为观察角度,观察胸腔及病灶。结合术前检查结果,确定病灶位置。确定操作孔位置为腋前线第3肋间或第4肋间,做2~3cm切口,切口处放置保护套。确定副操作孔位置为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间第6肋间或第7肋间,做1~2cm切口,切口处放置保护套。将胸腔镜于主操作孔及副操作孔放入,共同进行手术操作。

观察组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术中常规麻醉处理,取患者检测卧位,固定患者上肢,确定观察孔及操作孔位置。其中,观察孔与对照组一致,操作孔位置为腋前线第3肋间或第4肋间,做2~3cm切口,切口处放置保护套。将胸腔镜通过操作孔置入,后展开手术操作。

两组皆先进行肺叶或肺段血管分离,而后摘除血管周围淋巴结。动脉或较粗的静脉,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缝合并切断,小血管分支,可使用血管夹与超声刀配合做离断处理,最后以直线切割缝合器离断支气管,取肺组织标本冰冻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进行淋巴结清扫并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完成后以胸腔镜探查切口情况,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关闭胸腔。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以VAS量表评价,总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57.34±5.83)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4±0.32)d、住院时间(6.33±0.82)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323.47±48.34)ml,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差异不大,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见表3。

3讨论

肺部结节病变在病理类型上多样,包括良性结节、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鳞癌等,良性病变早期切除能够达到根治效果,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但少数病变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所以临床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早期行手术切除治疗具有必要性。为减轻手术创伤,临床多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方案,以胸腔镜辅助手术探查及切除治疗、淋巴结清扫,能够减小手术切口,也能够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效率,便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促进改善预后[5]。

本次研究中对不同类型胸腔镜手术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指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术后恢复质量上高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临床手术各项指标的观察表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耗时相对更短,术后引流量相对较少。但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拔管时间上无明显差异。这是由于单操作孔手术在操作孔建立与术后切口缝合上耗时较短,所以手术时间相对缩短,但术中手术视野同样清晰,手术操作不受操作孔数量限制,因而术中创伤性出血无明显差异。另外,在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的比较中,由于单操作孔手术在切口数量上少,因而对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早期康复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患者术后疼痛也相对减轻[6-7]。这也更有利于早期床下活动,能够减少因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预防肺不张、切口感染等症状对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所以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出院时间更短[8-9]。研究表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既不影响术中操作,也减少手术创口、减轻术后创口疼痛,减少多种并发症发生及影响,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因而具有一定应用优势[10]。

综上所述,肺部结节病变患者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也能够减少多种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黄仁杰,许德新,林铿强,等.术前CT引导下同轴定位针穿刺定位在肺部周围型小结节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02):42-45.

[2]徐士杰,洪卫东,江海峰,等.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对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引流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02):242-246.

[3]金天英,徐珠慧,邬东强.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结节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J].江苏医药,2021,47(01):48-51.

[4]周荣根,王燕.微创三孔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毛玻璃结节患者的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37.

[5]孙静,黄涛.探讨不同胸腔镜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02):131-133.

[6]王思博,王璟,李俊,等.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166-167.

[7]陈占军,靳永欣,马银龙.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肺部结节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06):604-606.

[8]陈佩军,何海平,陈燕,等.优化麻醉管理在胸腔镜肺部小结节手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8,44(04):422-425.

[9]王柏霖,林吉兴,申磊磊,等.硬化剂定位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肺部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05):419-421.

[10]陳巍,李文涛,杨泽山,等.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浙江医学,2016,38(15):1277-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