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视域下公共英语助力“立德树人”的探索研究

2021-01-06曾艺 黄婉彧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立德树人

曾艺 黄婉彧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公共英语课是学生覆盖面最广、课程持续周期最长的必修课之一。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之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不仅需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培养懂外语会交流的职业技术人才,更肩负着助力“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双馨的国之工匠的重任。本文以“双高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分析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元素的原则与对策。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公共英语;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曾艺(1988.02-),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英语教研室,助教,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黄婉彧(1990.02-),女,汉族,江西崇义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英语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一、研究背景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并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高职毕业生的培养必须对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服务“走出去”国际化的需求。新形势下,对于既懂技术操作又能用外语进行交流的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则需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又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按照“双高建设”要求,坚持育德与修技并举、立德树人与服务经济社会并重。因此,在“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如何助力“立德树人”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

二、“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强调“中国特色”,是“双高计划”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技并修。在飞速发展的技术技能领域,职业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浸润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源自中国社会传统以及现实中的以文凭论英雄的价值取向。结合高职学生在学习自主自律性上较弱的现实,如何实现既让其掌握就业技能,又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2.高职学生的现状。从学习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储备量总体偏低。对标本科学生,高职学生一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较弱,且在自身的职业规划方面也没有足够强烈的意识。从思想道德品质来看,高职学生大多具备诚实善良的品格,但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团队意识及责任感缺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从意识形态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

3.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国之工匠,是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高职英语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可行性

1.英语语言的天然属性。大学英语与生俱来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决定了其学习目的是英语学习和传播东西方文化,优秀的英语学习者必须是具有人文关怀和辩证思维的人才。

2.英语课程特殊性。作为各高职院校的必修课,公共英语教学覆盖面广且课程周期长。高职英语教材内容涉及范围广,“立德树人”元素可挖掘性强,使得学生们有机会从接近科学到了解客观社会,从体验文化到树立文化自信,从研析社会热点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习名人大家到培養职业素养。

四、高职英语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原则及策略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主题,培养一批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职院校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自觉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任务和总要求,贴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利用英语教学助力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模式。

1.原则。(1)合理整合,适度渗透。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充分考虑学情,始终遵循合理整合、适度渗透的原则,这显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专业知识过硬,且在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把握准教材中所能挖掘出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1+1>2的画龙点睛的教育教学,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思政教育的机械性灌输和说教。一旦脱离教学具体内容这条主线,为思政教育而教育,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德育效果,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2)贴合实际,靶向精准,贴合学生实际。在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同时,也要贴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一实际。立足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多渠道搜集符合学生“口味”的音视频信息,图文资料,将其整合成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助力“立德树人”。

贴合社会热点。高职学生群体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兴趣,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极为频繁,对社会热点有着强烈的敏感度。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且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热点新闻的认识和评判难免会存在偏差,且易受舆论导向的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引入社会热点新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对加强其意识形态的培养大有裨益。

贴合职业化教育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其过硬的技术技能,也应适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以使其在未来进入社会时更具有竞争力。

(3)因势利导,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要我们既重视显性教育,也应重视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如空气,日用而不觉;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似春风,着物物不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课堂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与鉴赏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和研学活动,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影响广大学生,端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

2.策略。(1)高职英语教师要明确历史使命,提高政治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当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在遵循以词汇、语法及语篇讲解为重点,辅以大量习题练习的模式。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之下,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高职英语教师既要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下苦工,也要在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思辨能力方面做文章,教书与育人并重,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深入挖掘高职英语课程中促进“立德树人”的元素。

①爱国情怀。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英语属于人文学科,语言学习不仅涉及语言本身的习得,也牵涉到对应文化体系所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加强思辨能力,教育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②人格品质。在校期间,学生们的心理趋于成熟,为其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他们的未完全成熟又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高职英语教师要向广大学生传输“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全面的人才观,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让学生们转变唯技能论的观念,发自内心地笃信个人思想品德素质在通往全面发展、成长成材之路上具有奠基石的作用。

③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源自对其文化的自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需求,找准切入点,挖掘我国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剖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坚守中国特色,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及时纠正一些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荣誉感,唤醒其作为中国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

④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教育的定义本身就涵盖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道德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活动息息相关,是高职学生在就业时应遵循的重要的行为准则,也关乎高职学生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在其未来职业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有其双重任务,双线并行: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

(3)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高职英语教学中,最为行之有效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切入点就是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有机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语言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应重视经过合理整合的教学内容是否兼顾了思想性和教育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不能只停留在翻译和语法上,而应深入地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既传道授业又立德树人,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育人元素。

五、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助力立德树人,对于推动“双高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诚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应立足实际,自觉地把“立德树人”元素融入常规日常教学,并不断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更加广泛的实践及研究,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平和光,李孝更.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設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24):37-44.

[2]孙晓艳.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J].校园英语,2020(49):78-79.

[3]徐国堂,冯涛.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素养的有效介入——大学英语绿色生态课堂及线上教育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 (8):61-64.

[4]王艳琴,加鹏飞,黄丽颖.高职英语课程渗透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4-17.

[5]赵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3):131-132.

[6]戴雪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7]李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立德树人
翻译工作坊在高职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之研究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