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01-06邱于哲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应用探究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極为重要的一环,当今学界的通用语言还是英语,使学生拥有较高的英语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而在现代化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中,需要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受应试教学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听力能力的培养。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发现了影响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出发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高校英语听力教学,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在“二语习得”理论视域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与改革办法,从而提升高校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关键词】二语习得;高校英语教育;应用探究

【作者简介】邱于哲,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前言

高等教育是学生研究生涯的开始,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不管是权威期刊还是学术论坛,都需要十分扎实的英语能力。“二语习得”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理论,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被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板块,在“二语习得”理论的视域下关照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能力,我们发现听力能力的学习受到“习得”过程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如何在“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提升“习得”过程的学习质量是解决高校英语听力教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总结并介绍了“二语习得”理论中影响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核心假说,其次回顾了当今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浅析“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简介

“二语习得”理论是当今影响外语教学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其由美国语言学与教育学专家斯蒂芬·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该理论提出了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五种假说,分别是“学习—习得”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该理论传入我国以来备受高校英语教育界的重视,五种假说最受高校英语教师关注的就是“学习—习得”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

1.“学习—习得”假说。“学习—习得”假说是“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假说,克拉申把人们的外语学习分成了“学习”与“习得”两个部分,其中,“学习”是指受教育者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活动,在有意识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而“习得”则是指受教育者处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无意识地进行听、说、模仿等语言活动,从而无意识地、被动地进行语言学习的行为。克拉申在他的理论中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可能会减弱,但是“习得”能力会一直保留。这一理论预示着两个问题:其一,语言学习并非是青少年的专利,错过黄金学习时间的成年人同样也拥有较高的语言学习能力;其二,如何在成年人教学中运用好受教育者的“习得”能力,是“二语习得”理论视野下给我们高校语言教育提出的问题。

2.输入假说。输入假说主要探讨的是“习得”过程中信息接受的问题。由“学习—习得”假说可知,“习得”过程可以被动地消化环境中的语言信息,从而转换为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通过对“习得”这一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克拉申发现:受教育者在进行“习得”过程的时候并非能对所有未知信息都进行接受、消化以及模仿,相反,只有难度比受教育者接受水平高一点点的信息才能被接受,这部分信息才是“习得”过程中参与消化的“输入信息”。这个理论被形象地用“i+1”模型来形容,其中的“i”指受教育者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强度,而“+1”则是指用来参与输入的信息必须在一定的难度限度之内,能够保证受教育者可以有效地接受、吸收而且不至于因为太简单而丧失学习效率。

3.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则是在研究“习得”过程中的学习效率问题,同样通过对于“习得”这一语言学习过程进行研究。克拉申还发现,在消化吸收输入语言信息的时候,受教育者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特别巨大。在受教育者情绪稳定而且心理状态良好的时候则能迅速地消化吸收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以及承载能力都会处在很好的状态;相反,在受教育者情绪状态不稳定的时候,如过度紧张、不自信、焦虑时,受教育者就会忽略掉很多本应该注意到的语言信息,在此状态下进行“习得”,受教育者的信息输入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整体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1.教学素材过于单薄。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现在多依赖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后面所配套的听力素材,这些素材主要通过录音音频的形式进行展现。这些教材配套的听力素材由于版本更迭缓慢的原因,往往和现在的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没有办法产生兴趣以及融入教材,这极大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其二,听力教学的素材还来源于教师的口头讲述,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很高,特别是教师的口语能力,而我国有着较高口语能力的英语教师其实还较为稀缺,他们往往集中在重点院校,对于普通院校来说,想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语教学还难度较大。这表明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素材过于的单薄,没有办法能够打造出立体的、融洽的听力教学环境,对于“习得”过程的影响巨大,从而很难进行英语听力教学。

2.教学难度过于平均。英语本就是学生成绩分化最为严重的学科之一,其成因很多,而家庭环境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家庭环境好、对教育重视的家庭可能从小就注重对孩子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而家庭环境相对较差的家庭可能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对孩子英语学习资源的投资,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家庭的学生往往只是在学校接触英语教育,而且开始时间还相对较晚。这些区别导致大学教育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差距也是巨大的。

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差距大这一现状相反的是,现在高校英语教学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均的。虽然有些学校会在入学前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检测,然后依照检测的结果进行不同难度的划分,但是这些难度的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速度以及考试难度上,他们的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其实差距不大。对于英语的听力能力培养来说,这就意味着学生所接受的语言信息“i+1”中的“+1”都是同样的,而这对于基础不太强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妥的。

3.教学环境过于机械。高校教学教师相较于初中、高中或者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有所不同,高校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也更加独立,这就意味着高校的教学环境是机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心理不会有老师专门进行关照和照顾,只能自己进行调整,或者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我国特有的高校教育生态,高校老师往往还有着自己的研究项目,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不会花费很多的心力。

这种机械的教学环境对于一些比较孤僻、社交恐惧的学生来说可能影响巨大。因为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来就会有差异,当这些差异暴露出来之后,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在英语听力学习中产生自卑心理。根据“二语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说,这部分学生对于环境中语言信息的接受能力会一直处在比较低的状态中,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如何调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语言接受环境。“学习—习得”理论指导我们要构建出丰富的语言接受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习得”过程的学习能力。仅仅依靠现有的听力培养教材以及教师口头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全方位地运用能获得的资源。

首先,我们不可以忽略互联网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影响,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英语听力以及学习资源,如TED的演讲、BBC的广播或优质的听力教学课程,这些材料更新快、资源多、和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但是由于缺乏了解或者是需要付费的原因很少受到学生重视,学校可以整合以及购买这部分资源提供给学生,从而构筑良好的听力教学环境。

其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由专业教师组建英语辩论社团、英语模拟联合国社团或者是英语电影分享社团,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构筑全方位的听力培养环境。

2.分化听力教学难度。在“二语习得”理论中输入假说的指导下,我们要对学生的听力教学难度进行分类。听力能力在学生英语能力中的体现并非像做题能力一样体现得十分显著,学生的做题能力能够有效地掩盖他们在听力能力方面的差异,所以通过听力题目来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学校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考核,一方面考核学生的口语能力,一方面也考核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以应用能力出发来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划分。划分完成之后,根据学生的听力应用能力来安排教学课程,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课时以及配套的教学素材,从而切切实实地完成“i+1”难度的划分。

3.配套进行心理辅导。在“二语习得”理论中情感过滤假说的指导下,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由于英语教师缺乏心理教育的专项能力以及任课教师科研压力大等原因,我们很难直接通过任课教师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就必须借助其他教学资源来完成这一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源,让心理教育相关的老师、辅导员以及宿管员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关注,多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关注,从而一对一地解决他们在语言学习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多举办关于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情绪调整的讲座并开设相关的心理学课程,这样一方面可以補充学生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漏洞,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语言学习来说,通过教授给学生科学的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在发现自己学习状态差的时候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

结语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二语习得”理论视域下,我们发现如今的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有着教学材料过于单薄、教学难度过于平均以及教学环境过于机械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我们提出了适当的应对策略:其一,通过整合网络资源以及鼓励学生建立社团来丰富语言接受环境;其二,通过一对一交流考核的方式检测学生听力应用能力并合理安排教学难度的方法来分化听力教学难度;其三,通过联系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宿管员等其他资源的方式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建设,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配套的心理辅导。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下,从这三个角度对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进行加强,能建立更加立体的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环境,切实提高高校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洁.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9(10):79-81.

[2]刘意涛.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8(26):30.

[3]乔理.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校园英语,2017(37):20.

[4]王园.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21):74-76,93.

[5]谈谷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4):59-60.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应用探究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探究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