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下中职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1-01-06张莹莹肖文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中职

张莹莹 肖文君

摘  要 为改善中职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互动,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多媒体技术实践课教学内容,提出雨课堂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雨课堂在线教学工具,实施课前、课中和课后连贯一体化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对软件熟练掌握程度,而且发挥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对实践成果作品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 雨课堂;中职;多媒体技术应用;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043-03

0  前言

如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VR/AR等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教育领域变革要求创建数字智能化校园,数字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2015年1月15日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提出,数字校园是网上虚拟校园与现实物理校园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信息化环境[1]。它支持职业院校实现混合式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教师面向校内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职业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有效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应改变单一灌输、简单训练的浅层次教学模式,围绕课程的核心问题、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分享、解决问题等深度学习中提高技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发展。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一门上机实践操作类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动画设计师、广告设计师、视频特效师等多种社会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对软件的熟练操作和对创意作品的设计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传统的单纯讲授、演示与练习的授课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深度学习以及培养其发散创新思维,是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巧妙地运用雨课堂这个在线教学平台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问题提出

1.1  学习问题分析

中职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属于高中阶段的一个时期,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和思维拓展能力都相对比较活跃。然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上课形式一般是看书预习、照书操作,或者是教师演示后操作练习。每节课的上课时间是一定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完操作步骤后上机演示操作,学生听完讲解、看完操作演示,然后按照讲解步骤一步步地练习,难免会遇到练习上的一些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整体练习完一遍,就已经到下课时间,结果实验没有做出来,甚至教师讲的操作流程也没有系统掌握住,不得不拖到下节课来完成并提交作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记忆负担,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

1.2  教学问题分析

另外,上述教学形式还曝漏出一个弊端:教师统一步调的教学难以适应思维特点和技能基础各不相同的中职学生,使得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学生统一在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点和内容,操作快的学生认为练习完了就没事了,教师在课堂上帮助那些操作练习卡壳的学生,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只要完成课本练习任务就万事大吉的感觉,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而缺乏深度学习思考与创新应用。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只是通过最后学生上交作品来进行总结性评价,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分析与评价。整体下来,虽然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也并没有达到深度学习的最佳效果。

2  多媒体实验课教学分析

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例,这本教材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课程内容共有七个章节,每个章节后面都有实操类环节,通过整理后大致分为三个模块,具体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操作基础模块是学生对计算机功能的一个基本掌握,软件练习模块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而加以练习,案例综合模块可以把之前软件练习做的成果作品根据设计需要添加进去。当然,根据将来所从事的岗位需求,学生可以选择部分软件偏向于某个方向来进行深度学习。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对于技能性课程来说,重要的不是让学生会操作软件,而是让学生对软件的一些功能原理进行深入了解、触类旁通。多媒体技术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3  雨课堂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3.1  雨课堂的特色优势

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教学工具,能够赋予整个学习过程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它有下面一些优势。

3.1.1  方便易操作  雨课堂下载之后就是作为PPT的一个插件,如图1所示。现如今大部分教师都会用PPT课件来辅助教学,将课前预习资料制作成手机PPT课件或电脑课件。教师扫描登录课程,点击“我要开课”,生成班级专属的二维码和邀请码,学生在微信公众号雨课堂界面输入邀请码进班,或者直接扫二维码进班。创建好班级后,教师直接将学习资料发送到班级中供学生学习,可以在雨课堂工具中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哪些学生预习了,预习程度如何,都会有所了解。

3.1.2  连贯性和系统性  对于实践操作类课程,尤其是计算机应用上机实践方面,更加适合拍摄短小精悍的小视频来提前让学生观看。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自己录制的微课短视频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视频资源等,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放到雨课堂平台让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可以在后台看到哪些学生观看了且有不懂的地方,哪些学生只是打开了却并没有观看,等等。然后在实际上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前面获得的学习反馈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课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再进行针对性辅导。这样就把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起来,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学生加以鼓励,可以通过增加积分或者发微信红包等方式来激励学生。雨课堂工具的其他功能,比如发弹幕、消息自动回复、“不懂”按钮、发布测试习题并设置答题时间等[2],需要教师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从而有效促进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

3.2  课前导学

以表1中第二个模块“软件练习”中的第六个项目“Animate CC动画制作”为例,进行雨课堂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本项目练习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在Animate CC软件上制作出花朵盛开和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雨课堂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1)教师先在录屏软件上录制在Animate CC操作界面制作花朵盛开的流程,然后在雨课堂智慧工具平台上发送,学生可以在电脑端或者手机端进行观看。教师通过雨课堂提供的后台数据,可以掌握学生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的情况。

2)在雨课堂工具中,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点击不懂按钮标识,教师对这些匿名标识统计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课堂进度。对学生标记的不懂的地方,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进行重点讲解、答疑解惑,在上课前就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侧重点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和掌握。

3)教师在课前通过PPT中的雨课堂工具制作手机动画制作流程的PPT课件以及一些测试习题,设置好课堂测试题和答题规定的时间,以便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发送到学生端,然后进行限时测验,检测学生对一些操作步骤和软件功能的掌握程度。

3.3  课上练习并讨论

基于前面学生预习结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实施情感互动的主要途径。在上机实验课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先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做出动画作品进行展示,针对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疑问或者其他发现,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展示完动画作品后,教师再针对一些不懂步骤进行重点演示,基本教学任务就已经提前完成。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软件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教师可以搜索其他精品教学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这些动画视频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从而让学生知道现在学的是在一个新建图层上进行创作的动画,其他复杂动画效果其实是在更多不同的图层基础上叠加而创作的,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创作想象力。灵感的触碰往往是在沟通交流中发生的。通过观看与引导,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师生互动,发表观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深度。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开阔视野、发挥想象力。

3.4  课后巩固思考

在课后,雨课堂软件工具不仅有作业题的推送功能,而且能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及对后面的知识点进行接续,有助于教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平台上制作发布思维导图供学生参考学习,或者是把内容体系构建成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学后总结,培养学生学后进行知识回顾与总结的良好习惯。为了进一步地深度学习,课后让学生把在课本实例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作品提交上来进行展示与评价。进行再创作的成果作品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意和改变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激发其创作学习的兴趣。

4  总结与展望

笔者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探索,希望在中职教学中能够予以实施,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课程教学平台进行教学[3],通过采用混合式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从更加深层次的方面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新、改造,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雨课堂以其便捷易操作的特性被教师所接受,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导入相应教学资源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动画等。雨课堂的课前视频或课件推送预习以及课后获得的大量学习反馈数据,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和數据化,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目的。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新形态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内与课外的连贯系统化教学,这是未来教法改革的趋势。此外,对于开展大数据支持的混合式教学学习行为分析,以及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的通知[EB/OL].(2020-06-24)[2021-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7/t20200702_469886.html.

[2]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26-32.

[3]苏豫全.基于雨课堂的中职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51-55.

猜你喜欢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中职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