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同步互动课堂为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

2021-01-06范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互联网信息技术

范青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教育系统把“互联网+同步互动课堂”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以“农村学校信息化全覆盖”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学校运用网络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农村教学点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互动课堂;农村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038-03

0  引言

城乡教育不均衡在我国普遍存在,师资缺乏是农村教育薄弱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可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同步直播互动课堂利用网络,创设了直接共享远端优质同步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在解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学习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近年来,临泽县教育局加大对农村教学点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投入,所有教学点全部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2020年又为每个教学点配备同步互动课堂系统,为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两所不同学校的同学一起上课,这节课上得真有意思。”西柳教学点一位剛上完“互联网+同步互动课堂”的学生这样说道。“就是就是,五三小学的那位同学举手真积极,好优秀啊!”另一位同学也不禁赞道。像这样“一师二课堂”的直播互动教学现象在临泽县各个学校每天都在上演。

近年来,临泽县教育局重点打造“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互动课堂,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师生连接在同一个时空,一起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一师两课堂”直播互动教学系统,有效解决城乡优质教师少和分布不均、农村教学点师资短缺的问题,让接收学校学生享受到和前端资源学校一样的教育、一样的师资、一样的活动,教育均衡性、互动性、多效性得到充分体现。偏远农村的学生可以不用远走县城,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同时享受天伦之乐。

1  同步互动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内驱力。同步互动课堂系统完美的同步效果以及多种创意功能,突破了区域的局限性,能让不同教室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上同一节课,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无形中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竞争力和团结意识,让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开阔,交流的方式更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到智慧的共生共长。

例如,临泽县五三小学的美术老师张桂萍“一托三”给远在板桥镇的西湾教学点、壕洼教学点的学生远程同步在线课堂,五三小学主教室里的张桂萍老师、学生,西湾教学点学生、壕洼教学点学生通过大屏一体机清晰呈现,虽然相距遥遥,多边却依然互动良好。张老师紧紧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用温柔的语音语调循循善诱。为了让互动教室的学生看清课件和板书,她熟练地切换镜头,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感染着不同空间的每个学生;她还时不时通过屏幕跟互动教室的学生进行互动,虽身处不同的教室,却丝毫没有影响学生课堂上的精彩绽放,他们学习兴趣深厚。三地学生用一样的学教具,做着一样的黏土手工制作。更神奇的是,当西湾教学点的一名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后,助教教师用手机拍照功能一拍,上传至钉钉群,出现在三个教室的大屏幕上,三地学生可以逐一点评……教师与学生犹如共处一室,整堂课轻松愉快、精彩不断,教师教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后,学生纷纷表示同步互动课堂相较于平时课堂更加引人入胜,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但是对异地教师接纳、同异地学生讨论和交流,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知识面的扩展、认知过程的变化等,学习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的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方式,使农村学生“走出”自己学校,和城市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实现各种资源共享,促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共同提高。

2  同步互动课堂,有效弥补农村教学点教学资源不足

农村教学点,因种种原因,没有专业的艺术、体育、英语教师,语文、数学教师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通过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可以实现城乡优质师资与农村学校共享,农村的独特乡土教学资源也成为城乡教学资源的补充。在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临泽县教育系统分别建立了“村教学点互动课堂教学”“城区小学与村教学点互动课堂教学”“城区小学与镇中心小学互动课堂教学”三个互动课堂教学共同体,每个学区均建立村教学点互动课堂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统一作息时间和课程表,确保各学科授课时间同步。每个学科共同体遴选确定2~3名骨干教师为主讲教师,根据互动课堂教学计划安排承担与其他班级的互动课堂教学任务,一位教师在为前端学生授课的同时,通过该系统,为远端教学点班级的学生同步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系统硬件设备均为一键式开启,教师专注讲课,学生专注听课,师生无须操作任何设备,音频、视频、电子课件、电子白板全部可以实现异地实时互动,系统影像、声音均为无延迟实时传播,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沉浸式学习。

例如,在板桥镇西柳教学点的教室里,王丽霞老师正在给一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勇敢的鄂伦春》,与此同时,10公里之外土桥教学点的五位小学生也坐在由一体机、高清摄像头等设备组成的云教室中,和西柳小学的学生共同上这节音乐课,他们通过教室里的大屏幕也能实时听到王老师的歌声,和西柳教学点的学生一起识谱、哼唱。两个班级距离虽远,但学生的声音却在同步进行、画面流畅,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大家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整节课下来,王老师不时和两个课堂的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土桥教学点的学生刚开始有点儿反应慢,不过慢慢地,看到视频里的学生踊跃举手,他们也被带动起来,逐渐融入课堂。课后,学生都表示这样的课程很有趣,教师的声音很好听,还想继续上。

偏远的土桥教学点学生人数少,缺乏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不过不要紧,通过临泽县教育局实施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再远的距离,学校和学校、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能实现无缝对接,是最接近面授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城乡学校间除了同步课程设置、同步教研活动外,资源校开展的主题班队会、社团活动、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等富有创意的活动都会与接收校以及教学点共享。各共同体学校通过座谈、研讨,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工作在互帮互助中蓬勃发展,精准帮扶取得实际效果,解决了校际互动简单表面、联系沟通形式化的问题,更能充分调动各校的教学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3  同步互动课堂,有效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

同步互动课堂是一种通过高新技术将相隔很远的教师上课的实时图像和声音经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新型授课模式,即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和同一位优秀教师共同上课、互动的课程。在课堂上,不仅主讲课堂可以进行常规的师生、生生互动,而且可以通过网上远程视频,与听讲课堂的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实施合作学习活动,听讲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助教教师平板拍照方式回传到主教端汇整,主讲教师再将所有作品贴到电子白板上比较讨论,就像所有学生同在一个教室内一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更强,而主讲教师也更能掌握所有学生的学情。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互动,注重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交流、互动、合作和共享,围绕共同的学习内容互相学习、展开讨论,不同学校、不同校区的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彼此竞争与激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笔者在上二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时,巧妙地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把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串成线、连成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抓住核心目标,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摸一摸、做一做等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锻炼思维。“观察一下这两种拼法,有什么不同?请分课堂的同学来说一说。”“第二种拼法在原图上旋转了一下。”“你们同意分课堂同学的观点吗?有什么要补充的?”“我觉得李娜同学说得很好,只是……”就这样,在师生共享互学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把课堂引向高潮,最终实现高效课堂。以往的校际交流以听课及课后交流为主,而同步课堂要求主讲与听讲教师在课堂上密切配合,听讲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主讲教师的课堂节奏,掌握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效果更胜一筹,课堂的有效性实现得更为快捷而实际。

4  同步互动课堂,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临泽县依托“一师两课堂”远程系统先后开展全县小学教师培训活动五次、集体教研活动三次,七所乡镇中心小学累计百余人次教师在各自学校同步参加培训和教研,真正实现培训效果、范围最大化,解决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高、培训缺乏针对性、持续性、实用性的问题。

互动课堂教学共同体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研方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前端资源校通过远程系统,可直接查看接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现场点评、现场指导、现场帮助解决问题;接收学校通过远程系统,学习前端资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好经验、好办法,将教研交流常规化,以上课、观课、评课等牵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校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讨论、智慧碰撞、媒体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内容的挖掘与共享等,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实现异地同步互动。不仅让农村教师借鉴了名校名师的教学经验,提升了教学水平,更能促使农村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5  同步互动课堂,有效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

不难发现,在应试上,城镇和农村学生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在学习素养、艺术熏陶、体育技巧、综合素质上就有阶梯性的区别。通过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系统打造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实现校对校、点对点式帮扶,一对一的手把手远程指导,解决了学校间交流不便、联系不深、指导不够的问题,对于偏远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通过直播互动课堂形式,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素养得到提高,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得以走进课堂,学习讨论的面得到拓展,英语学科教学相对规范,语文、数学不再是“磨会”,等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得以实现。

6  结语

利用互联网技术,笔者所在学校和县城学校及教学点实现大规模常态化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应用,深受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欢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上课方式不同于在一间教室内的教学,或是一位教师对多位学生的在线教学,或是单纯只传送影像和声音的远程教学,其对于支持系统和教师教学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思考如何兼顾与平衡两个不同班级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差异、统一学习步调,如何让远端学生同本地端学生一样有积极的课堂参与度,如何让两地学生像在同一间教室内一样彼此交流、互动,这是巨大的挑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总之,“互联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共同体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农村的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真正实现双向互动、资源共享的目的,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