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策略优化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系浅析
2021-01-06郑灵珍
摘要:作为当代广受推崇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教学界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同时,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者认为,知识是有自主认知能力的学生个体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建构出来的。主动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习过程中,教学者需培养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意识。本文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优化自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2-0087-03
0引言
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为CL)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學习任务,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努力优化个体及合作伙伴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同时通过有效结合学习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通过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教学界近十几年来最为重要和最为成功的教学实践改革,这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为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被称之为以自我指导为主的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者占主导地位。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提倡在知识和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获得上,在学习策略和进程的安排中,学习者自主做决定,不受教学者和外界支配。自主学习模式推崇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主体,体现了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学习理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在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外语教学的重大课题。
1 对合作学习模式和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及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以“传授式”为主。同时,由于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家庭教育原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近来,人本主义心理学被予以充分重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成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现代多元文化共存的信息社会亟需学习者能独立主动获取新知识。
针对此现状,随着国外对新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开始对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在《外语教育学》(1993)中,章兼中教授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因为相似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学生之间更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彼此的参与意识,生生交往显得尤为重要[1]。致力于合作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王坦(2002)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总的来说,我国近年来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性研究到实证性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就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自主学习能力,最佳组合合作学习小组,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西方外语教学界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侧重于对其定义的界定以及培养学习者独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方面。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正在不断被运用到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80年代初,Holec(1981)首先提出了“学习自主性”的概念。它提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以自我主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其折射的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学者Dickinson(1987)认为学习自主能力既体现一种对学习的态度,也反映和折射出学习者独立学习的才能[4]。90年代起,国外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拓展。在国内,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始于90年代,总体上,国内研究主要为针对国外成果的介绍引进和对国内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方法上的探讨和在实践中的摸索验证。何莲珍等学者就国内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闵兢(2009)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法”更注重学习主者的首创精神和学习团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作用,为学习者提供积极地实践参与和从事意义的建构和协商的机会[5]。学习者在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 研究方案、内容与研究结果
2.1 研究方案和内容
本课题基于本校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同时结合研究小组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不同需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合作学习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1)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缺点;(2)如何优化合作学习策略;(3)如何通过优化策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式为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不同水平、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用调查的形式对其对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解、建议和期待进行调查,并及时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同时了解学习者学习动态,对之作出分析,边探究边行动。本课题组在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内容,明确思路。在实验阶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各班进行分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充分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同时,课题组定期组织教研研讨活动,不断充实方案。
2.2 研究结果
通过资料的比较,总结分析和归纳,课题组针对研究内容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1)转变师生教学观念,使师生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这包括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帮助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2)合作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在合作中更好地了解自我、拓展思维、提升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培养信心。通过结合个案分析和观察,课题组成员发现基础知识扎实的学习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更为活跃,参与度更高,其表达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加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习者有参与的熱情,但其更多地变现为倾听者,在语言的产出上还缺乏一定的信心。
(3)优化组合受多重因素影响。小组学习效果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小组成员的性别、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小组组合更换频率,小组成员的选择等。
小组成员应尽量包括不同的性别,这有助于帮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开阔思路。同时,不同性别组成的小组有助于活跃讨论的氛围;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应有一定的区分度,一定的差距可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但差距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基础差的学习者带来压力,难以展开真正的合作;小组定期重新组合,会更有助于学习者更新视野,但重组周期不宜过短,否则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小组的组建最好基于自由组合的基础,教师全局监控做微调,以便均衡各组能力,更公平地激励各组之间的竞争。
(4)教师在小组学习教学模式中应承担多重角色:学习者对教师的期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他们认为教师应集各种角色一身。教师应根据根据不同的情境,随时做出动态的相应的调整,这有助于小组学习在多样化思维的前提上不偏离学习的主题,帮助小组更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小组明了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在,更好地查漏补缺。
(5)及时地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小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遵循结合老师评分和小组互评、自评的原则,可以做到重结果更重过程,有助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相结合,进行注重过程的人性化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同时结合教师评定,可以让学习者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增加其自信的同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与态度。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促使教学相长。
3 反思
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在得出成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也继续面临一些新课题的挑战:
(1)合理划分小组是一个关键问题。合理的分组受组员个性、水平、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习惯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帮助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扬长避短,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合理的小组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性;但不合理的安排,会使小组成员间互相排斥,削弱成员的学习兴趣,削弱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如何科学地分组合作,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2)合理评价小组以及小组成员的表现可以促使小组间、小组成员间展开良性合作和竞争,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合理科学地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所以如何避免考核流于表面现象,又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3)小组活动内容的筛选直接影响小组的参与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活动话题的课可操作与否,牵连到每位组员的学习。太偏太难的话题和内容会使基础较弱的组员产生逃避和依赖的心理。基础比较扎实的成员也会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会使部分成员置身事外,从而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促进兴趣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4 结论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举措,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作性与创造性成为外语教学的重大课题。优化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其探究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意识和潜意识一起参与学习,最终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有助于培养全面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开放性、自主性学习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3]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闵兢.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小组工作”课程教学设计:一项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52-54.
(责编:杨梅)
基金项目:本论文结果基于2020年度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优化合作学习策略与二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系研究(YB20033)
作者简介:郑灵珍(1972—),女,浙江浦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