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和对策分析
2021-01-06鲁冠华
陶 涛,鲁冠华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河北 邯郸 056006)
1 漳河上游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长期以来,漳河上游流域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缺乏统一规划、水事矛盾多发等问题,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构成了威胁。流域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漳河水资源依赖程度高,水资源分布、调控能力与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的匹配程度低;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为整个海河流域的2 倍以上,特别是农业用水依然是大水漫灌;流域排污口众多,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生态健康受到极大影响,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重大威胁。
1.2 存在问题
(1)漳河上游是全国水事矛盾最尖锐、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之一,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
(2)漳河上游引水工程供水价格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与同区域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价格相差近100 倍,且仅为2014 年测算供水成本的1/4。
(3)漳河上游水量分配方案已颁布28 a,目前水资源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管理模式亟需创新改善。
(4)受经济投入、发展理念、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漳河上游水资源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2 建立漳河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和体系的建议
2.1 建立利益相关方参加的漳河流域管理模式
在2020 年漳河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经过10~20 a的努力,全面实施流域管理综合模式,健全漳河流域“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公众监督”的流域议事决策机制、高效执行和有效监督机制,强化对流域涉水事务的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权力,全面理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流域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2.2 完善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法规体系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应适时制定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流域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推动出台《浊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清漳河水资源配置方案》,推进《漳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立法工作,着力构建漳河水利法规体系,为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法律支撑。
2.3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议在漳河流域建立和完善以流域为单元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体系,将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原则,通过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在流域层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4 开展流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根据漳河流域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的情况,为统筹安排上下游、左右岸的水资源需求,适时修建必要的调蓄工程,进一步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机构清晰、层次分明、权责明确水资源配置体系;探索建立漳河上游多库联调的水资源配置体制,研究制定应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进一步优化漳河水资源配置。
2.5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
建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漳河上游引水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依据各灌区年均引水量在总供水量中的比重,确定各灌区每年应交纳的容量水费,依据各灌区每年实际引水量收取计量水费。
3 漳河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对策
3.1 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
漳河上游流域范围内的晋冀豫三省四市各级政府要结合流域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统筹流域协调,抓紧制定方案,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责任考核追究以及抓好宣传引导,扎实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
3.2 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
(1)加强流域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开展水质、水量、水生态监测,重点提升有毒有机物的快速检测能力,推动水质自动监测站、生物预警监测等突发水污染预警系统的建设,增加监测频次,完善监测项目,提高监测效率。加快建立流域水资源环境安全监控预警平台,实现监控数据实时传输共享与生态安全报警,发挥监测数据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作用。
(2)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漳河上游流域城市饮水安全保障而言,要强化对流域内长治辛安泉、漳河岳城水库、清漳河石匣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督执法,定期组织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达标评估,启动备用水源地建设,打造水源地安全保障屏障。
(3)提升突发水污染应对能力。提升漳河上游流域突发水污染应对能力,建立流域范围内部门联动、辖区联动、上下游联动、跨省区联动的应急联动机制;编制和完善可操作性强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流域污染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配备相应完善的抢险防护设备,定期组织实战演练,第一时间实施应急措施;利用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研究水体稀释自净规律,提升应急会商与决策能力。
3.3 大力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
(1)全力做好点源污染防控。长期以来,漳河上游流域范围内的长治、邯郸、安阳等大部分市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采矿、煤化工、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给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做好工业点源污染防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2)重视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漳河上游流域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农业耕作条件较好,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和处理不到位的禽畜粪便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小视。做好面源污染治理,需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工作的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有机肥。合理布局养殖业的发展,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大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漳河上游流域各级政府要把水污染治理投入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水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受损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保障漳河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落实工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化为突破口,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化投入的格局。
(4)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推动建立漳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加强漳河流域管理机构、晋冀豫三省四市环保、水利、国土、卫生及科研院校等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的交流协作,搭建漳河上游流域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沟通平台,共同防治流域水污染,保障沿漳地区用水安全。
3.4 逐步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
(1)开展漳河河湖健康评估。目前结合漳河流域实际选取漳河河流及岳城水库为试点,探索建立了由水文水资源(HD)、物理结构(PF)、水质(WQ)、生物(AL)、社会服务功能(SS)5个准则层河流26个指标、湖泊(水库)22个指标组成的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标准体系,能综合反映流域河湖的基本特征及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鉴于河湖健康评估对流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迫切需要持续开展这项工作。
(2)推动污染河段水质恢复。对水环境状况较差的浊漳河襄垣段等重点河段,开展重点污染物衰减研究,推动微生物修复、复合人工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的建设;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控制流域内岳城、漳泽、后湾等大中型水库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开展流域水环境容量和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计算,保障漳河生态流量;加强水环境保护科研工作,对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开展污染控制和修复试点工作。
(3)加强流域河湖水生态保护。加强漳河上游流域河湖水生态保护,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加大流域范围内黎城中央山、沁县漳河源头等7个国家级、省级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做好太行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河北涉县清漳河、河南安阳漳河峡谷、山西长治漳泽湖三大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以清漳河涉县段、浊漳西源沁县段等重点河段为主体,结合水利防汛调蓄功能,针对水体、河岸、滩地的现状体系进行系统整治,把水利工程与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全力打造水绿结合、水城交融、水趣盎然的景观带,建设全形态的水系循环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