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021-01-06赵福义
赵福义
(贵州智恒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1 报告编制质量的衡量标准
从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角度分析,要严格按照现行的规范与标准,做好细节的把关,保障报告的质量与效益。以某公路项目为例,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59.983 km,建设内容为公路改扩建工程,含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等。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设计为21.5 m,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60 km/h。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为574 443.88万元,资金来源为上级补助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项目申请审批提交的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查与编制单位的修改与完善,最终获得了审批。从批复的结论分析,给出的答复为:编制较为规范、报告内容全面、内容论述准确、符合要求。总体来说,编制的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做好以下关键点的把握:(1)规范化;(2)全面化;(3)标准化,保障项目报告达到标准,避免编制报告工期过长,影响公路建设的进度和效益。
2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常见的问题
2.1 前期现场踏勘不到位
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角度分析,要注重项目现场踏勘和相关资料的调查,为报告的编制提供所需资料与信息,把关报告的质量和可利用性。根据报告编制实践分析,常见现场踏勘不到位的情况,对项目理解欠缺,获得的资料信息不全,使得报告内容不全面,影响审批的通过,给后续工作的推进造成影响。
2.2 编制细节的把控不到位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要严格按照编制规范和流程,做好资料整理和问题的修改等工作。若细节把控不到位,提交的报告存在不规范或者不准确等问题,则会影响报告的通过。从报告编制角度分析,部分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重视度不够,缺少对报告细节的把关,则会影响项目报告的审批通过率。
2.3 缺少风险评估
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研究,要做到真实分析,避免为了建设而编制报告。编制报告时,围绕项目运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提出应对和优化的建议,把关项目推进的可行性。实践中报告编制人员常常忽略风险分析,或者风险分析不完整,难以反映项目的“可行性”,影响工程的推进。基于优化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目的,要增强报告编制人员的风险意识,发挥其作用落实项目风险分析,把关报告的质量,为后续建设工作与效益把关。
3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优化策略
3.1 按照流程与要求编制
从报告编制角度分析,编制人员要解读规划或者项目建议书,对拟建公路项目的定位和基本情况,分析项目在公路网规划建设的地位,初步选定拟建公路的功能。基于项目基本了解,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公路线路设计方案的对比与分析,通过现场勘探,结合公路沿线的地形与地貌以及地质等,做好综合分析,选择路线走廊带设计方案。编制时结合公路沿线的社会经济规划与区域公路网规划等,开展公路交通流分析与预测,进而初步选择公路项目技术标准。使用1∶10 000地形图,在初选的走廊带内部选择路线方案,确定公路路线推荐方案。组织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开展现场踏勘。踏勘中除对比分析公路建设条件外,还要开展群众调查,控制公路建设对周围群众生活与生存的影响。若不同方案的价值相同,必须要开展同深度方案比选,围绕建设里程和沿线地质以及经济带动性等,通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公路建设方案。按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流程和要求, 还需要开展项目估算的编制, 根据项目相关统计资料,开展经济可行性分析。既需要开展技术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还要开展风险分析,根据公路交通量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以及节能效果分析。按照编制的流程,开展研究和踏勘以及分析,最终汇总编制结果,生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践中严格按照编制流程和要求,做好报告质量的把控。
3.2 做好编制工作的标准化管理
报告的质量,影响其是否能够通过审批,对项目整体推进进程有很大影响。基于此,要做好编制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从实践分析,负责此项工作的单位和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组织开展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报告内容的规范性和完善性,把关编制的质量。一份报告是否完整和详细,资料的收集起到重要作用,必须要做好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把控,把关报告的编制质量。除此之外,要合理选择报告评价方法与指标,保障选择达到科学合理性与规范化的要求,保障公路项目准确且全面的阐述以及分析,最大程度上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经济效益。
3.3 做好项目风险分析
基于保障公路项目效益的目的,开展可行性报告编制时,要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有效排除公路项目的潜在风险,提出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案,保障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公路建设需花费很多的人力与物力以及财力,在项目分析时要关注投资风险,采取全面的措施规避风险。根据风险的产生原因来说,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工程以及组织管理等,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做好层次性和深度性分析,最大程度上防范项目的风险。
3.4 明确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与标准
开展项目投资估算,要做好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方法和标准要求的分析,明确编制定额,保障可行性报告内容的严谨性。对公路建设所需的材料单价,必须要和建设区域的市场情况吻合,确保项目投资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报告中对项目采用的技术以及设施,要给出选择的理由,提供有关于性能与报价的相关资料,确保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以及可靠性,提供高质量的可行性报告。
3.5 做好报告质量的检查
按照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标准与质控要求,完成报告编制后,要组织开展质量的检查。实践中要组织开展现场勘察,围绕报告中的路线和技术以及设施等,开展综合全面的分析,把关报告的质量与效益,为后续公路建设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从实践分析,组织“专家”小组,选择专业人才,开展报告质量分析,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修编,最大程度上确保报告的质量。落实报告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围绕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优化措施,保障报告的质量达标。将报告编制质量同相关人员的利益挂钩,调动其积极性,严格把控报告编制的细节,把关报告的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报告质量把关工作。实践中明确报告编制的质量与流程,做好报告编制资料的收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保障,最大程度上确保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