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园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

2021-01-06刘学海李占芹潘宝晖巩传伟侯庆贺

河北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费县主枝核桃

刘学海,李占芹,潘宝晖,巩传伟,刘 伟,侯庆贺

(1 山东省费县果茶服务中心 273400;2 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3 费县新庄镇果树园艺站;4 费县大田庄果树园艺站;5 费县上冶果树园艺站)

费县是山东省核桃生产主产区之一,本县“芍药山核桃”曾获“中华名果”称号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性标志农产品”。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1 万hm2,年产量1 683 万kg,每667 m2平均单产110 kg左右,主要分布在费县南部青石山区的马庄、新庄及朱田等乡镇。其中马庄镇原芍药山乡的万亩核桃园片区在省内外早已享有盛誉,辖区生产的“日地”(当地群众也有称作“强特勒”)[1]“香玲”“元丰”核桃颇受市场欢迎。由于近年木材加工业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造成核桃生产人力资源短缺及生产投入减少。成规模的核桃园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疏于管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核桃园比比皆是,核桃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为巩固费县核桃产业既有的发展成果,稳定规模效益,强化生态效益[2],确保费县核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笔者深入核桃产区走访了部分核桃专业村干部、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及相关核桃加工企业开展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1 造成核桃园低产低效的原因分析

1.1 树种特性 核桃的混合芽(结果芽)在枝条的顶部或者叶腋间,一般2~4 个,尤以顶端混合芽坐果率最高,后端叶腋间的混合芽虽然能在春季开花结果,但是往往在6 月的生理落果期由于树体营养不足就脱落了,所以核桃的结果习性决定了该树种的产量不会太高。根据费县的实践经验,盛果期每667 m2核桃园产量多在150~200 kg。

1.2 市场因素 自2019 年起,核桃干果价格下滑,售价仅仅22 元/kg,费县管理良好的核桃园区每667 m2毛收益仅3 300~4 400 元。据费县志文核桃专业合作社统计,每667 m2核桃园的生产成本(地租、农药、化肥、灌溉和用工等)2 000 元左右,每667 m2核桃园的净收益为1 300~2 400 元,按照一个农民工管理1 hm2计算,年收入仅为1.95 万~3.6 万元,相比当地木材加工业开出3 000~5 000 元的月工资,核桃产业的用工吸引力存在明显劣势。

1.3 投入不足 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核桃园区的投入不足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力不足上,还有基本生产资料的投入也明显下降。据与费县马庄镇富民新村干部座谈了解,全村2019 年实行修剪的核桃园不足1/3,施用化肥的核桃园不足2/3,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的更是少之又少,全年核桃园用药两次以上的不足果农户的1/2,投入不足成为核桃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1.4 降雨因素 2020 年据临沂市水文局报道,5 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07.8 mm,较历年同期偏多82.7%,较去年同期偏多824.3%,最大点雨量费县青山口站168.0 mm。在核桃病虫害防治(如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的关键时期,由于降雨周期相比往年长,而且雨量大,造成群众用药困难;同时降雨造成病害多发,导致今年核桃果实病害、叶部病害发生严重,商品果率大幅下降,甚至早秋出现了落叶和二次萌芽开花结果现象。

1.5 果园郁闭 经过20 多年的生长,费县大多数核桃树已经完全进入盛果期,主产区的核桃园郁闭问题已经成为核桃生产的障碍。但是土地分散经营的困难局面依然很难破解,前期政府投资发展起来的核桃园,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是技术指导部门的间伐缩冠建议,由于农户小农意识的禁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核桃园从“一贱伤农”到“放任管理”,更加凸显了果园郁闭的弊端。

2 改造理念

立足当地乡村产业的有效振兴,坚持稳产业、强产业,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把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夯实夯牢,增强产业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费县核桃生产曾有“芍药山上织锦秀,青石岭头写春秋”的盛誉,在山区扶贫工作中开创了一条绿色产业发展道路,成绩来之不易。针对当前费县核桃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既需要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园生态效益维护,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需要业务技术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供科学有力地技术支撑,更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涉农企业积极投入,为核桃产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开发新产品强化品牌营销促进持续增收不断拓宽新途径,为果农稳定增收铺就康庄大道。具体的讲,要立足稳定产业,强化生态效益,加大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针对规模核桃园区的病虫害防治,探索统防统治专业化模式;加强郁闭园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形成2 hm2为经营单元的家庭农场专业化生产模式;用好惠农政策、资金,提升产业吸引力,进一步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实现核桃品种化、标准化生产。

3 改造措施

3.1 明晰技术路线 低产低效核桃园改造涉及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及利益链接等的调配利用,是一项农林业提质增效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统筹谋划,分清主次,做到方案可行、实施操作性强,易于农民接受。其中主要技术路线要科学、鲜明、实用,才能保证低产低效核桃园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农业技术人员应将“病虫统防统治、间伐缩冠、改劣换优、土壤改良和品种化标准化生产”低产核桃园改造的技术路线列入今冬明春甚至长期培训计划,做好宣传发动。

3.1.1 坚持病虫统防统治 对于建成面积囊括多个行政村、覆盖数个流域的核桃园来说,病虫的寄主群体大,在病虫发生的适宜年份,一旦防治失控,极有可能造成单一病虫害的大发生。比如2020 年的核桃炭疽病在费县主产区的大发生,就给当地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一方面归咎于今年5 月降雨量的集中,另一方面也是个别农户长期疏于管理造成炭疽病菌蔓延。由于核桃树体高大,果园整体郁闭,单株枝量过多,农户喷药困难,防治时间不集中,造成用药效果不理想。统防统治的道路在当今分户经营的现状下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是行政村主官难以解决的农业生产课题。费县在县、乡两级政府财政支持、核桃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实施的无人机低空飞防模式在核桃主产区取得成功,并带动了部分家庭农场主实践无人机喷药。尽管防效不如人工喷药细致,但在应对群发性病虫害时效果还是显著的,关键是解决了人工短缺、树体高大用药困难的问题。所以制定严格的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建立以新型专业合作组织主导的防控体系尤为重要。

3.1.2 隔行间伐单株缩冠 这是当前低产低效核桃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对于郁闭核桃园,单靠修剪缩冠改善光照已经不会有多大成效,只有通过隔行或隔株间伐才能彻底解决根本问题[3]。随着小型农业机械走进山地果园,隔行间伐更为科学合理,尤其是喷药施肥更为方便。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品种改良开展,同时剔除病株、弱树。对于高于4 m 大树,要采取落头降低树干高度,可以整成二层主枝或者开心形,适当疏除背下枝,主枝间中干上尽量保留中、小型结果枝组,拉大主枝叶幕间距;对主枝上的侧枝适度回缩到强壮结果枝,背上结果枝尽量保留小型枝组。这样改造后不仅通风透光,还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1.3 高接换头改劣换优 大树改接是个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嫁接失败、树体死亡。根据近些年费县在核桃大树改接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倡绿枝改接,尽量多留嫁接枝量是关键因素,在鲁东南地区小满后至夏至前是绿枝改接的最佳时期,接芽数量以25~40 个/株为宜。5 年生以下成功率100%,5~10 年生成功率在85%,而10 年生以上的大树改接是不可以一步到位的。费县志文核桃专业合作社在改造10 年生以上核桃大树通过分层分期3 年改接,实现了缓和树势、结果与改良过渡自然、3 年恢复树冠树势健壮,其具体做法是第1 年改接顶层主枝,并于前1 年的秋季对主枝上的侧枝留桩20 cm 锯除,第2 年5 月下旬(小满)至6 月上旬(芒种)在留桩侧枝萌生的当年生核桃枝条进行绿枝方块芽接,接条采用当地优良品种树外围半木质化枝条,当年接芽能够长至70~150 cm,在接芽萌生的新枝长至35 cm 以上时及时解除包扎薄膜以利生长,并绑缚固定谨防风折;第2 年改造第2 层(中间层)主枝,落头果树或者只有2 层主枝的,可以从改造上层主枝起步,这样两年能够完成改造进度;第3 年改造最下层主枝。中间层和最下层主枝要适当保留侧枝留桩数量,这样可以增加改接数量,有利于尽快恢复树冠。核桃大树改接的成败在于维持树体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树体营养平衡上,尽量减少树体上下营养分配波动过大,不至于根系和树干因缺少有机物质积累而产生树体“饥饿”,后期造成地上地下失衡,主要通过改接前后果园肥水管理、选取适宜接穗、适期嫁接、增加接芽数量、接芽萌发新梢绑缚、控制徒长等措施提高嫁接成活率和树冠恢复。

3.1.4 果园深翻增施肥料 结合间伐对核桃园进行深翻80 cm,并开挖施肥沟或施肥穴,填埋秸秆、农家肥,辅以复合肥培肥地力。结合灌溉做好花前肥、幼果膨大肥和硬核期施肥。山地果园应积极推行微滴灌[4]、果园生草或者树盘覆膜覆草,改善果园微环境,促进核桃树良好发育。

3.1.5 推行品种化标准化 市场上的核桃尤以新疆核桃品种规格高,品相好,相比新疆核桃,费县核桃品种混杂、品相一般,产后处理技术有待提高。首先要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抗病、薄壳品种,如日地、香玲、元丰核桃等;其次在栽培生产上要保证品种化,至少每行或每个生产单元一个品种,采收时不至于造成品种混杂;最后是要严格标准化操作规程,病虫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推行品种化标准化生产[5],有利于对接合作组织实现外营外销发挥核桃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供应。

3.2 用好惠农政策 费县主产区部分核桃园失管的主要原因是单元农户果园面积小、零星分布,靠天吃饭。同时因为经营面积过小,效益也不明显,对农民坚守核桃生产的吸引力不强。现实中土地流转又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来就不是一个十份赚钱的行业,所以对一些新型职业农民来讲,也不愿涉足核桃生产。为此,农业行业主管部门要把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大战略转化为发展机遇,加大农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提升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水平,多种形式助推核桃园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通过农业贴息贷款、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扶贫项目等不断完善政策支持、激励保障的长效机制,激发果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及涉农企业规模经营的生产动力,引导农户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近几年马庄绿缘核桃专业合作社通过核桃园转租实现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并在基地内建设了加工车间、优化了原有淘宝网店、在县城有营销主阵地,成为省内知名的核桃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推进有机结合,从长远目标出发,促进核桃产业化发展,做到政府搭建舞台,乡土能人唱戏,农业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适度规模经营[6]。

3.3 完善家庭经营模式 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1个家庭按照2~3 个劳动力计算,能够管理的核桃园在1~2 hm2范围内,并且还能够附带搞些小的养殖业。这种家庭经营模式要求农户吃住在果园,具有不少于300 m2的晾晒场、60 m2的储藏间和20 m2的工具室,同时完善配置小型农机具,诸如割草机、施肥机、喷药机械、脱皮及破壳机械和烘干设备等,实现小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缺点是在对接大市场上,也很难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小有规模,但是核桃干果产量有限,打造家庭农场品牌的成本较高。

3.4 鼓励复合经营 核桃园的单位收益低,已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问题,在核桃干果市场低迷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核桃园立体种养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户收益,是维持核桃园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费县志文核桃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就为核桃产区规模经营户立体种养找到了成功方案,家在山脚、吃住在山,以核桃种植为主,林下养草鸡、楼顶养鸽子,水电路渠一应俱全;近10 hm2的山场,山腰、山脚建设了两个蓄水池,既保证了农业灌溉,也保证了畜禽饮水;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包装,创新营销理念,通过抖音、电商等平台推介产品,实现了多渠道增收。由此可见,在核桃园内大力发展养猪、养鸡、养鹅等畜禽业是可行的,既能解决杂草问题,又能就近提供肥料,关键是畜禽养殖见效快,资金周转快,弥补了核桃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弊端,稳定了职业农民坚守核桃产业的发展信心。

3.5 扶强加工企业 做优做强核桃产业,终归还要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核桃加工企业等的参与,在大户经营基础上不断巩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实现实质性抱团发展,用活科技扶贫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鼓励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核桃深加工方面创新开发核桃产品。发挥费县绿缘、志文核桃专业合作社及费县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典型带动作用,不断拓宽烤核桃、核桃油、巧克力核桃、枣蓉核桃等系列新型核桃食品开发,加快电子商务运营,深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从而加快改劣换优、基地标准化质量提升、品牌优势巩固等工作的推进。

猜你喜欢

费县主枝核桃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无花果常见整形修剪技术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