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2021-01-06申铁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区红线废水

王 斌,申铁军

(1.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 言

近年来公路工程环保理念进一步强化,比如高速公路服务区LNG加气站和充电桩建设;在山区农村公路推广自发光交通标志的应用;路面旧料回收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达95%以上,循环利用率(含回收后再利用和就地利用)达70%以上;沿线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100%,植被恢复率达100%,种植保存率和成活率达90%以上;内河航道绿化完好率达95%以上,内河船舶垃圾和油污水处理率达到95%;因地制宜推广机制砂等的使用;降低项目建设与营运的水电等能源消耗水平。

1 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

1.1 环保红线管理

严格执行公路工程环保红线管理规定,扎实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红线专项行动,建立项目自查、企业抽查、集团督查的三级管控体系。将安全质量环保红线问题纳入领导带队和日常巡查检查内容,健全完善红线问题台账,严格红线问题限时整改和责任追究。

1.2 监理及第三方管理

加强对监理单位及监控量测单位、中心试验窒、环保监理和监测单位、技术咨询单位等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力度,严把人员进场履约关、人员变更审批关、考核上岗关、在岗履职关、月度考核关、费用支付关、信用评价关等,强化合同管理,严格奖罚制度,充分利用监理及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严格履行职责,增强对项目的环境管控力度。

1.3 环保条件核查验收

落实《公路工程施工期环保设施标准化指南》,对环保设施进行集中加工、集中采购、集中管控,严格实行环保设施开工条件核查验收制,落实“不验收不开工、未验收不计量、谁签字谁负责”的管控要求,做到环保费用专款专用,真正把有限的资全用到刀刃上,全方位保障各项措施有效实施。严格执行临时设施验收制,结合项目实际特点,按照企业文化及标准化要求,重点对临时设施材料质量等环保条件进行验收,严格执行临建设施“临建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安装—组织验收公示—投入使用”程序。按照《环保追责问责实施办法》,对于持续攻坚专项行动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以精准追责强化制度执行,促使全员从思想上、行动上敬畏“红线”、远离“红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有效管控重大环境污染风险。

2 施工期环境保护要点分析

2.1 环保设施标准化

全面推进场站“三集中”管理,减少土地占用,节约主地资源。拌合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实现环保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水泥罐顶、料仓除尘装置全覆盖,沥青烟尘废气全回收,施工废水回收全利用。推广砂石分离和三级沉淀综合处理措施,实现废料回收利用、废水达标排放目标。路基土方开挖采取湿法作业,运输车辆配置自动封闭装置,减少大气扬尘污染。桥梁桩基施工设置泥浆沉淀池,合理处置泥浆、钻渣,严禁随意弃置。隧道开挖采用降尘施工机械,隧道施工废水或涌水须经三级沉淀处理,做到废水达标排放。

2.2 取弃土场专项治理

依法落实环水保手续审批,依规开展环水保监理、监测工作。严禁随意变更取弃土场位置,发生变化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强化取弃土场施工管理,严格落实环水保防控措施,严禁坡面随意弃土弃渣,杜绝弃土弃渣毁坏林木植被行为。严格执行“先挡后弃”,合理选取弃土位置和堆置高度,在坡脚、坡面、坡顶及顶面设置防护工程,并设置截排水、绿化防护设施,确保顺利通过环水保验收。

2.3 污水达标排放治理

全面落实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及循环利用。新建项目部驻地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做到污水达标排放。拌合站、预制场等场站设置三级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未经环保设施专项验收、 不得投入使用。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泥浆及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及站区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升级改造,年内完成污水全部再生利用的服务区达到已运营服务区100%。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2.4 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执行

加强施工扬尘治理,宠善扬尘防治责任制,细化扬尘防控标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制度。做到重点区域喷淋、洒水抑尘设施全覆盖,扬尘噪声监测设施全覆盖,积极推进绿色智慧工地建设和装配式施工,提高集团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水平。实现施工重点区域周边全围挡,物料堆放、工地裸土全覆盖,施工便道、场站全硬化,出入车辆全清洗,渣土车辆全密闭,路面废旧材料全回收,全面实施“六个百分百”。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与当地政府的减排目标协调衔接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指南,强化应急响应措施执行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治理大气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2.5 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加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结构性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优化高速用能配置”为出发点,加快推进光伏发电+绿色能源(储能蓄热供暖、隧道节能照明、汽车充电桩)+大数据分析的一体化智能微电网产业建设。充分利用收费站屋顶、隧道口空闲荒地等设置光茯发电,实现部分收费站、隧道用电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收费站、服务区推广使用电能、空气能、地源热泵等供暖系统。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加热系统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做到环保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隧道照明采用智慧供配电系统及LED照明光源,减少电量使用,节约能源。

2.6 永久-临时用地结合理念

强化“永临结合”统筹规划。按照“少占地、多利用”的原则,做到“临时建筑与现有建筑,临时便道与乡村道路,临时用电与永久用电”三结合。统筹规划临时建筑,项目部驻地原则上以租用沿线原有办公楼、厂房为主,新建为辅,临时建筑用地充分利用收费站、服务区,互通区等永久占地和垃圾场、荒地等闲置空地,大力推行场站“三集中”建设,减少占地。统筹规划施工便道,以利用现有道路为主,结合当地规划改建、新建为辅,减少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统筹规划临时用电,充分利用运营电路专线和当地现有电网,项目公司要提前规划外供电工程施工,达到“一线架通、方便施工,建设完工、运营使用”的效果,避免浪费,节约资源。

3 结束语

总结提炼环保设施标准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公路工程施工环保设施标准化指南》,用于指导环保管理工作,统筹推进公路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验室建设,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营造出人人用心、人人建造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服务区红线废水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高氯废水COD测定探究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