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06吕婵黎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科护士糖尿病

吕婵,黎琴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治未病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主要致盲眼病,DR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0.5%~46.9%[1]。DR发病5~9年内会有1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而且将在15年后会有50%的患者出现,25年后则可能达到90%[2]。我国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DR的致盲率与发生率也随之升高[3-4],对DR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避免和延缓DR的发生[5]。“一病一品”即“对于某一种专科疾病,塑造一个专属的护理品牌”,是深入贯彻优质护理服务建设的结果,是每个专科塑造自己一个高品质的专科特色护理项目的过程[6]。相关研究显示,“一病一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专科护理品牌形象,从而打造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品质链[7-8]。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DR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DR患者66例(66眼),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48~76岁,平均(61.3±6.2)岁;DM病程6~15年,平均(10.1±2.7)年;纳入标准:(1)均符合DR的诊断标准;(2)无明显手术禁忌证者,无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疾病者;(3)无精神病史、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者;(4)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玻璃体切除术后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61.2±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8例,高中8例,大专以上8例。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9~76岁,平均(62.1±6.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8例,高中9例,大专以上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整体一般常规护理的方法,主要为眼科检查、用眼卫生、积极戒烟,进行出院健康教育,遵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眼睛过度疲劳,术后严格坚持糖尿病饮食,如果出现不适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指导,注意血糖的控制和调节,遵照医嘱正确点眼药水。

1.2.1.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干预。(1)成立专人小组:组建DR“一病一品”护理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一病一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高年资的责任护士组成,请经验丰富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和眼科医生对“一病一品”护理小组开展专科培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培训。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一病一品”小组内每名护理人员均要求培训合格,掌握DR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护理要点、糖尿病饮食营养指导,规范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护士长全程对“一病一品”小组护理重点进行指导,护理组长负责每日检查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情况,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住院期间全面的护理工作。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首次护理评估,制定初步护理计划,护理组长每日检查护理计划实施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责任护士共同修订护理计划,护士长随机抽查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2)评估:“一病一品”小组对新入院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解,如: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病程、视力、经济、文化程度等,重点了解病人血糖控制情况,视力情况,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危害、预防、治疗的了解程度,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3)健康宣教:“一病一品”小组针对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单,宣教内容体现“专病化”、“个性化”和“递进化”,由易到难,帮助患者逐步掌握。对患者进行“专病化”健康知识宣教。然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的眼部护理指导,重点是教会患者自我护理,饮食、运动、监测血糖以及如何配合治疗。健康指导采取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采用床旁口头教育、健康指导手册、建立“文化走廊”、影像资料以及眼球模型教具等形象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个宣教过程中,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和减少健康宣教的内容和频率,达到“递进化”的健康宣教。责任护士实施相应的健康宣教后在健康教育执行单上签字,由护理组长每日检查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理健康教育单放置于患者床尾,以便患者和家属学习监督。(4)中医外治法:患者入院第3-8天予以中医外治法。根据我科实际DR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予以患者以下中医外治方法。①中药离子导入仪疗法:通过热疗和促进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皮肤的通透性;使用中药离子导入仪,通过脉冲电流使a-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由无序性变为有序性,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通道。使用行气化瘀之香丹注射液为导入药物,选穴睛明穴、太阳穴置放电极。每天治疗2次,每次15分钟。②穴位温灸法:局部取穴,选取患侧四白穴、球后穴、承泣穴、太阳穴、丝竹空穴、鱼腰穴、攒竹穴。将艾条点燃,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每天2次,每次灸15分钟。(5)心理护理DR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主要的干预措施包括帮助患者正确认识DR,采用图片和数据对患者DR情况进行前后对比,从而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此外,采取互助治疗的方式,即科室每周组织1次患者间的座谈会,相互交流治疗体会,表达患者内心的感受,从而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9],该量表包括临床症状与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活动及精神心理4个方面,共20个指标。总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DR是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DR的发生、发展主要与DM病程、血糖、血压等全身因素及眼压、屈光等眼部因素相关。对DR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干预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现代玻璃体切除手术明显降低了DR的致盲率,是治疗DR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11],绝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能正确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但出院后其遵医程度却大大下降。许莹等[12]指出,护理路径在DR患者中,护理后治疗组的调节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其内涵较多,其中包含“优质护理”、“护理临床路径”、“外治护理”、“心理护理”、“品管圈”等等许多概念。优质的护理模式的确能够使护士和患者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优质护理”、“护理临床路径”等,对于患者而言,优质的护理模式能使患者彻底知晓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得分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专科护士糖尿病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最美护士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