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温经汤主证是下利还是下血以及其临床应用心得
2021-01-06郝文杰孙明广冯学功
郝文杰 孙明广 冯学功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1]。原文描述温经汤主证为“下利数十日不止”,当属“久利”范畴[2]。但因该条文中有“妇人”“半产”“病属带下”“瘀血在小腹不去”等,故有医家认为条文中主证不应为“下利”,而当为“下血”,这样因机证治一脉贯穿,以“瘀血致病”顺畅解释全文。如吴谦、程云来、陈修园等皆认为应为“前阴下血”[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为“病下血数十日不止”,后世一些《金匮要略》著作则将“下利”直译为“下血”,或“作下血解”[4],《金匮要略》七版统编教材也认同为“前阴下血”[5]。但也有医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下利”当为张仲景原书记载无误。如后世方书宋代《和剂局方》载温经汤“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产宝诸方》载温经汤治“手足烦热,大肠不调,时泄痢”,皆可佐证温经汤治疗下利泄泻。如《金匮方论衍义》中曰:“下焦瘀积在下而既结于阴,则上焦之阳不入矣。遂成少腹里急腹满,四脏失政则五液时下……”即赵氏认为,下焦之瘀积阻隔上焦之阳,以致下焦虚寒而致下利[6]。笔者通过分析条文主证,研究温经汤的组方特点,搜集比较后世医家的论述,并结合在临床中的实践体会,认为应为“后阴下利”。兹探讨如下。
1 温经汤主证下利、下血辨
1.1 由“温经汤”之方名辨下利、下血
温经汤方名中的“经”究竟是“经水”“月经”之意,还是“经络”之意,影响着对主证是“下利”还是“下血”的判断[7]。该条文开头即言“妇人年五十所”,就确定了该病的患病年龄、基本体质及基本病机。那么基本体质与病机是什么呢?《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8条乃是妇人杂病的病机总纲,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第8条提示妇人杂病的病因为“因虚、积冷、结气”,病位为“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所以患者的基本体质是阳虚,基本病机是阳虚感寒,胞门经络受损。故温经汤方名之“温”是针对病因而言的,方名之“经”是针对病位在“胞门经络”而言的。故把温经汤之“经”误认为“经水”“月经”,从而臆断主证为“下血”而非“下利”,是不符合逻辑的。
1.2 由原文“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辨下利、下血
有医家认为原文有“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提到了瘀血的病机[8-9],所以主证应为“下血”而非“下利”。而事实上,由瘀血病机而臆断主证为下血,无法令人信服,因为瘀血病机在妇女患者中广泛存在:妇女产后有“多虚多瘀”之特点[10]。气虚无以推之,阳虚寒则凝之,阴血亏虚无以充盈濡养之,故虚可致瘀。且生产时胎盘与胞宫剥离形成创面,也可致瘀。故原文问“何也?”,师答曰:“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这里“半产”可理解为“小产”“流产”等。不仅瘀血病机广泛存在,“下利”和“不大便”的后阴疾病在妇女患者中也广泛存在。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载“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提示产后可以见到“下利”证。该篇又载:“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宜大承气汤主之。”提示产后可以见到“不大便”证,其病机为恶露瘀血郁滞于少腹肝经,肝病传之于胃肠,则为不大便。而“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与胃经络相互络属,二者相表里。原文“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同样病因为产后瘀血,病位为少腹肝经,肝病相传,木病犯土,既然能传于胃肠,也能传于脾。客于肠胃,为不大便;客于脾,脾运失常,为“下利”。此时因机证治也相符,故不必强辞为“下血”,也可以顺畅解释全文。
1.3 由原文“此病属带下”辨下利、下血
有医家认为原文言“此病属带下”,而“下利”不属于带下病,故否定“后阴下利”,当为“前阴下血”。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在现代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的含义是狭义的[11],专指妇女阴道中的白色分泌物——白带。但岂能以今义释古文,削足以适履?故须考察“带下”在仲景时代的含义。仲景同时代著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此处“带下”是广义的,泛指妇科疾病,“带下医”即指妇科大夫。《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载“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此处“带下”是广义的,泛指妇科疾病[10]。故原文中“此病属带下”非专指狭义带下病,而泛指广义妇科病。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里,妊娠、产后、妇人杂病中均可见下利,属于“带下病”范畴无可厚非,故此处为“下利”而非“下血”不足为怪。
1.4 由原文方后注“兼取崩中去血”辨下利、下血
温经汤方后注道:“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所谓“兼取”意为“还可用于治疗”,所谓“崩中去血”即现代中医妇科学所指崩漏等阴道出血性疾病。若条文中温经汤本身是治“下血”的,是治崩漏的,那方后注再言“兼取崩中去血”便是多此一举了。仲景时代竹简为书写工具,惜字如金,故更合理的解释乃是条文中本就为“下利”而非“下血”,方后注言“兼取崩中去血”才显得不是画蛇添足之举[12]。
2 温经汤方证相应体会
2.1 温经汤治疗久利的病机
2.1.1 虚寒致利 笔者上述已提到《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的第8条乃是妇人杂病的病机总纲“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提示妇人杂病的病因为“因虚、积冷、结气”,病机为“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汉代时期,气候温度整体较冷[13],人的体质易偏阳虚(因虚),长期感受寒邪(积冷),气机郁滞不畅(结气),引起血寒、血瘀、血虚,出现“经水断绝”,日久可致胞宫虚寒、冲任阻滞(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证明虚寒致利。其一:从经络角度讲,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宫,冲脉隶属于阳明,督脉为阳脉之海,“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导致冲任虚寒,督脉失于温煦,从而影响到阳明之气的升降而致下利。其二:从脏腑辨证及三焦辨证角度角度讲,冲任虚寒可归属于肝肾虚寒及下焦虚寒,火不暖土,引起中焦脾阳不足,腐熟无权,导致虚寒下利。其三:后世医家常用四神丸治疗下焦虚寒下利,内有吴茱萸;《伤寒论》中有“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用吴茱萸汤治疗少阴下利;温经汤中亦有吴茱萸,从以方测证角度讲,温经汤治疗下利,符合虚寒致利的病机。
2.1.2 瘀血致利 温经汤中有瘀血的病机,在原文中是明确的。“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指出半产后,瘀血留滞少腹是病机,并且从唇口干燥可以推断有血瘀。这和《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第10条“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的病因病机推断原理是一致的,机制是瘀血阻闭导致津液不能上呈于口。《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血不利则为水”,可以解释瘀血与下利的关系:正常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阳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血滞,阳虚不能温煦,则血行不畅,血不畅则津液运行失常而为水,水渍肠道而为下利。故临床久利不愈者当审视是否存在血分因素。王清任尤重视“气血”病机,从瘀论治久利,在《医林改错》中载有膈下逐瘀汤可以治疗久泻[14],“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用此方(膈下逐瘀汤)”。现代研究也表明瘀血与腹泻相关,如黄熙等[15]研究发现,脾虚造模后的试验动物其血流动力学处于典型的血瘀状态;任平等[16]认为脾虚血瘀状态可以导致试验动物肠道出现菌群失调。
2.2 温经汤组方特点
《金匮》温经汤组成: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藭、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取三升,分温三服。
2.2.1 根据基本病机确定桂枝汤为基本组方结构 根据前文分析,“妇人年五十所”“因虚、积冷、结气”,故病人全身体质状态、基本病机为阳气虚、寒邪凝结、气机郁结、治疗宜补气、温阳、散寒、散结,而以温通为主。桂枝汤散风寒、调营卫,即入血分而散寒行血,整个方剂可以起到温通血脉的作用,故本方剂的主体结构为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芍药在《神农本草经》记载都可以补中益气[17],但为加强补气力量,另加人参二两。本病为“积冷”,寒邪较重,桂枝汤虽可散寒,但力量不足,故本方加了吴茱萸。《伤寒论》中治疗血分有寒的当归四逆汤也是由桂枝汤加味而成的,吴茱萸和生姜在两方剂中的使用原理是一样的,皆为治疗“积冷”或“内有久寒”。桂枝、吴茱萸、半夏都有辛宣温散的作用,故可散气机郁结。
故可将桂枝汤确定为温经汤基本组方结构:即桂枝汤加人参补气,加吴茱萸、生姜温阳散寒,加半夏散结,同时半夏还能痰瘀同治。
2.2.2 根据主证及其病机确定用药 根据条文,开头即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故“下利”为主证。“下利”的病机前文已分析为“虚寒致利”及“瘀血致利”,且主要是由于虚寒,故治疗宜温阳、活血,以温阳为主。从病位讲,本病为寒邪在少腹肝经;从脏腑辨证及三焦辨证角度角度讲,冲任虚寒可归属于肝肾虚寒及下焦虚寒,引起中焦脾阳不足,导致虚寒下利。故针对“虚寒致利”的病机,治疗上选用能入厥阴肝经,散寒助阳止泻的吴茱萸,且吴茱萸用量为三两,为方中最大,这从主药的角度再次证明了主证为“下利”而非“下血”合情合理。针对“瘀血致利”的病机,选用活血的当归、川芎、芍药。因为本病基本的体质状态较虚弱,首先阳气虚日久会导致血虚,其次瘀血日久造成血虚,再次“下利数十日不止”会伤及阴血。故活血同时应注意养血保护正气,但归芎芍整体上仍以活血为主,养血不足,所谓“行气必伤气,活血必伤血”,故加阿胶增强养血的力量,防止因活血过度造成损伤。
故由主证确定加吴茱萸三两为主药,加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以活血,加阿胶二两防止活血伤正气。
2.2.3 根据兼证及其病机确定用药 根据条文,“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就是阴虚火旺的临床表现,也是理解本条的难点。长时间、大量的“下利数十日不止”会导致阴虚火旺,阴虚火旺是次要矛盾,而全身整体的“血寒积结”状态是主要矛盾。显然,本条是一个寒热错杂的状态,这需要在治疗时既不可以过度温通,也不可以过度寒凉。所以本方未用石膏、知母、黄芩等寒凉之药,而用麦门冬、牡丹皮养阴清热散瘀之品,可见仲景用药之严谨精细!
故由兼证确定加麦门冬一升、牡丹皮二两以养阴清热。
综上所述,温经汤治下利,乃是补气、温阳、散寒、散结、活血、养血、养阴、清热的组合方剂,其具体为桂枝汤加人参补气,加吴茱萸、生姜温阳散寒止泻,加半夏散结、痰瘀同治,加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以活血,加阿胶二两防止活血伤正气,加麦门冬一升、牡丹皮二两以养阴清热散瘀。全方既针对主证及其病机,又顾及兼证及其病机,攻不伤正,养不敛邪,温通而不助热,寒凉而不郁遏。
3 验案举隅
患者,男,7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能1月余”于2017年6月19日以“脑梗死恢复期”入院。入院时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左侧肢体麻木,左侧口角下垂,偶有饮水呛咳,偶有咳嗽,口干,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溏,日5~7次。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冠心病史30多年,心房颤动5年余,支气管哮喘4年余。患者入院前在外院住院期间即出现持续腹泻,按肠道感染、消化功能紊乱治疗无效。大便次数多,患者体力下降,休息不良,明显影响康复治疗。先后予理中汤加减、理中汤合五苓散、猪苓汤、参苓白术散、乌梅丸,无效。2017年7月25日查房,患者仍腹泻,日6~7次。腹胀,汗出偏多,舌淡黯,苔薄腻略黄,脉弦滑。处方:当归20 g、赤芍20 g、桂枝30 g、吴茱萸10 g、川芎10 g、生姜30 g、法半夏10 g、牡丹皮20 g、麦门冬30 g、党参15 g、阿胶10 g、灸甘草15 g,3剂,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2017年7月27日再诊,患者服上方后大便成形,软便,每日2~3次。继服上方3剂。2017年7月30日三诊,患者大便成形,软便,每日2~5次。继服上方5剂,2017年8年4日查房,患者大便成形,每日1~2次。继服3剂。2017年8月6日出院。
按 该患者腹泻日久,有脑梗、高血压、冠心病、房颤、支哮多种疾病,基础体质较差,病机复杂。察舌舌色黯,提示存在瘀血因素,予温经汤温阳散寒,养血活血,三剂起效。上述验案验证了,温经汤主证为“下利”无误。梳理患者下利治疗经过,从中焦入手温阳补虚的理中汤、健脾渗湿的参苓白术散无效,从下焦入手“利小便实大便”的五苓散、猪苓汤无效,从处理寒热虚实错杂的乌梅丸入手亦无效,最终用温经汤治之获大效,原因在于其余处方仅能应对病机中的某一部分,如或虚寒或水湿或血瘀等,而温经汤中既有吴茱萸、人参等温阳补气,能够解决气分、水分问题,又有当归、川芎、丹皮、阿胶、芍药等养血活血,能够解决血分的问题,气、水、血三方面同时调理,故收显效。
综上所述,温经汤主证“下利数十日不止”无误,凡符合此病机的久利,“有是证,用是方”,以其治之,可获良效。温经汤是临床治疗久利的重要选择之一,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