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2021-01-0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姜燕唐蕾魏静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姜燕 唐蕾 魏静
护理风险是指在临床医疗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的责任风险,在临床用药中风险存在于药物发放、配药、给药和不良反应的检测等方面。儿科患病人群为小儿,患者的年龄较小,一方面患者不能良好地识别药物,在用药中完全遵照医护人员或者监护人,另一方面小儿用药剂量较小,因此小儿用药风险较高,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用药有误时小儿不能及时发现,易出现药物搭配不当,药物用错等状况。在儿科用药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是临床用药需求,加强风险管理可使医护人员增强对儿科药物的关注,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1]。现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儿科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儿科临床加强用药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的67例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7~22个月,平均年龄(15.7±4.6)个月,其中包括:肺炎6例、腹泻5例、川崎病3例、先天性喉软骨病4例、其他16例;对照组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在6~25个月,平均年龄(16.3±4.4)个月,其中包括:肺炎7例、腹泻6例、川崎病5例、先天性喉软骨病3例、其他12例,两组年龄和性别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纳入标准:监护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纳入病历资料保存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过敏体质患者;排除家属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遵照医嘱给药;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相关药物在运用时按照规定进行过敏检验;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及时告知监护人患儿的病情变化。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安全管理,主要内容有:(1)成立风险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常规护理人员和高年资护理人员,护士长为组长,对常见药物护理风险进行了解,并分析研究预防方法,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护理方法,并进行考核。(2)常见儿科药物护理风险有:药物管理出现差错、未严格遵照医嘱执行、药物发放剂量计算误差较大,使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没有较好的药物运用,轻者影响患儿的健康恢复,重者会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3]。(3)风险管理护理:针对风险管理及因素,完善风险管理办法,①药物管理严格规范药物运用流程;②制定相应的制度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对未遵照医嘱执行的护理人员必须严肃处理;③药物发放剂量需由多人计算并签字后方可领取相应剂量的药物,院方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增强药物安全知识培训。针对风险因素定期组织会议总结风险因素和护理效果,对护理不到位的内容及时寻求方法解决;按照药物运用流程,在药物运用的过程中双人核查,并同时签字后方可用药,用药剂量与用药方式均与患儿的年龄相关,在静脉滴注用药中,用药速度也与患儿的年龄密切相关;药物安全知识更新培训,护士长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进药物和常见风险药物的相关知识。(4)家庭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用药需反复叮嘱监护人用药量与用药方式,同时告知一些常见用药风险知识,使患儿家属在患儿疗养期间能够遵照医嘱用药[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用药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用药不良事件以临床记录为准,常见不良事件有:药物管理出现差错、未严格遵照医嘱执行、药物发放剂量计算误差较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未严格遵照医嘱执行1例),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5.15%(药物管理出现差错1例,未严格遵照医嘱执行2例,未严格遵照医嘱执行2例)比较,次数明显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儿科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主要针对的是小儿患者,药物治疗是儿科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中要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仅要运用治疗功效较好的药物,还要注意对用药风险的管理,对药物风险的管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内容,科学合理的运用药物,一方面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应能保障药物治疗的效果,小儿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轻者影响患儿的康复,重者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临床可用于治疗的药物越来越多,大量药物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医疗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运用风险事件的发生[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儿科临床用药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相较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科用药风险事件的发生,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15%,组间差异显著(X2=2.3145,P=0.0465)。原因分析如下:①风险管理小组对儿科存在的用药风险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学习了相应的预防管理办法,这使儿科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护理内容有较为详细的掌握,且经过小组讨论制定的方法在临床中的实用性相对较高,内容也更加全面。②儿科常见风险因素分析,加强用药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了解较多,在日常护理中可以有效减免风险因素的存在,从而提升风险预防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6]。③风险管理护理:针对儿科存在的用药风险因素,针对每一种风险因素制定良好的应对措施,并通过会议的方式将常见风险的预防措施进行讨论与制定,提升了风险护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另外对静脉滴注药物,对用药速度严格遵照用药方式,依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体质等进行用药,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④儿科护理除了进行临床护理以外,对在家疗养患儿,还对家属或者监护人进行了相应的用药健康指导,使患者家属明确正确用药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用药方式,促使患者家属在患儿疗养期间能够正确给药,以此降低儿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7]。综合来看:加强儿科用药风险管理护理,从风险因素出发,对存在的每一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护理较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护理运用状况较好,在实际临床儿科用药中,应该推广运用。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见用药风险管理护理在儿科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应该在儿科用药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