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1则
2021-01-06李菲杨白燕
李菲 ,杨白燕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1 病例
患者,女,35岁,2020年10月19日就诊。主诉:间断胃脘部疼痛3月,加重伴腹胀6天。患者3个月前受凉后出现胃脘部疼痛间作,呈隐痛,喜按,得温痛减,自诉无腹胀、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于外院就诊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后,胃脘部疼痛较前稍好转。6天前活动后感受风寒疼痛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刻下症:神清,精神欠佳,胃脘部隐痛,喜按,伴腹胀、进食后症状加重,得温痛减,偶有烧心、反酸,四肢不温,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纳少,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淡胖,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治宜温中补虚,健脾益胃,缓急止痛。主穴取中脘、天枢(双侧)、关元、气海、合谷(双侧)内关(双侧),配穴取梁丘(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公孙(双侧)、太冲(双侧)。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局部消毒,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均直刺1寸,各穴施以呼吸补法1 min;内关、合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太冲直刺0.5~1寸,各穴施以捻转补法1min。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针刺治疗期间嘱患者规避风寒,注意保暖,控制情绪。连续治疗3次后,胃脘痛较前减轻,偶有腹胀。治疗1周后,患者胃脘痛明显缓解,腹胀等伴随症状消失,四肢转温,夜寐转安,未诉余不适。
2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病变大多集中在胃黏膜处,以上腹部不适、隐痛,伴恶心、嗳气、呕吐以及反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因病情反复发作,致使患者难以维持日常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指数普遍偏低[2]。倘若未给予及时治疗,病情不断进展,会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胃脘痛”范畴。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反复性发作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胃脘痛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胃脘痛病位在胃,久则累及脾、肝,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胃失和降,络脉不通,失于濡养,脾胃盈亏失衡,不荣则痛[3]。胃脘痛病因复杂,主要为邪气外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脾胃素虚等。本例患者证型为脾胃虚寒型,治疗原则以温中补虚、健脾益胃、缓急止痛为主。内关、公孙同属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阴维脉、冲脉。《灵枢·终始》中有言“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遏胸部烦闷,隔中满。”内关可治阴气逆行上犯,脏腑气机失调病证。“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公孙与内关配伍,强调了两穴治疗胃、心、胸的重要作用。中脘为胃经的募穴,又为腑之会,胃经脉气亦结聚于此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亦为胃腑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善治胃病,此为“肚腹三里留”。中脘与足三里属合募配穴法,调理气机升降,和胃止痛。《针灸聚英》曰:“腹中冷气一切气,气海针灸病可愈”,由此可见针刺气海可治上腹痛之脾胃虚寒证。关元、天枢可作为治疗脾胃疾患的要穴。与气海配伍,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梁丘为胃经郗穴,阳经郗穴多治急性疼痛,故善治急性胃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够调节阴经气血,疏通经络,通则不痛。“胃不和则卧不安”,则选取合谷、太冲“开四关”,具有醒神开窍、益气安神之功。
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为主,易受病情情志、饮食、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而复发,同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有限。中医治疗以调补脾胃,补中益气为治疗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治疗可以增强患者抵御外邪的能力,有效的预防疾病复发。有研究证明,针刺对于胃动力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同时也可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4]。同时针刺治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本例患者病情较长,病情渐重,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针刺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帮助,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