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

2021-01-06梁方印杨国峰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饲粮发情后备

梁方印,杨国峰

(1.濮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濮阳 457100;2.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但尚未进入配种程序的小母猪,主要用于补充老龄化、繁殖能力低和存在某些疾病的母猪。后备母猪选留和饲养管理的好坏对猪场未来的生产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弄清楚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以及饲养管理工作对未来猪群的健康和猪场效益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1 后备母猪的选留原则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后备母猪的好坏不仅影响繁殖母猪的质量和使用年限,还会影响到后代仔猪的健康度、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

1.1 初生后备母猪的选择

选择那些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本和母本,要求生产母猪产后不患无乳综合症;检查同窝小猪有没有生理缺陷,如果有锁肛、内外翻腿、畸形等猪只要及时淘汰;从健康度好、初生重和整齐度好的窝群选择后备母猪;同窝之中,如果公猪比例较高不宜选留,相关研究表明,从公猪比例高的窝群中选择后备母猪,其配种率较低。一般来说,尽量从公猪占比60%以下的窝群中选择后备母猪。

就选择标准本身而言,后备母猪的关键要求包括:①至少14个功能乳头。②良好的体型。③健全的母系史:只从繁殖性能最好的母猪中选择母猪。关注一下出生的数量,断奶时仔猪数量和产仔指数,因为这些性能具有遗传性。④出生体质量:只选择出生时体质量大于1kg的健康强壮的后备小母猪(有证据表明,出生时体质量小于1 kg的母猪每三胎会少产4.5头仔猪)。

1.2 断奶后备母猪的选择

断奶后备母猪应该从体质量大且均匀、健康度好、生长速度快的窝群中选择;乳头数小于14个或者乳头分布不均及瘦弱的小母猪进行淘汰处理。

选择断奶重高的母猪也可以减少断奶后的检查。理想情况下,21日龄母猪体质量应在5kg左右,断奶时体质量应在7kg以上。但是这个标准是灵活的,因为在夏天比较炎热的情况下,后备小母猪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抑制。

再次检查后备母猪的身体结构,特别注意同窝中仔猪是否有疝气、背部下陷、腿不好和隐睾等疾病,一经发现果断取消后备母猪备选。

1.3 4月龄后备母猪的选择

选择被毛光顺,体格健壮,生长发育匀称,四肢及蹄部强健有力,尾高且粗,行走平稳以及身体脂肪适度的母猪;选择品种特征显著,7对及其以上乳头且发育良好,乳头排列整齐,无乳头畸形和缺陷的母猪;另外,选择时应注意母猪的阴户发育,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者为优良母猪,阴户小而上翘者为发育不良母猪。肉眼目测评估腿部、外阴、运动的轻松程度和整体形态;此外,生长率和肥瘦程度也应该考虑在内。

1.4 6月龄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在6月龄时各组织器官已经有了相当的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除了以上指标外,还应观察乳头、阴户、体格发育等指标,该阶段以母猪日增重(断奶到6月龄)、体质量、背膘适中和体长为重点选择指标。

1.5 配种前后备母猪的选择

配种前后备母猪的选择是后备母猪初配前的最后一次选择,这个时候要注意淘汰发情周期不规则、发情症状不明显、有繁殖隐患和有疾病的后备母猪。另一个选择过程应在断奶时进行,将任何未达到目标体质量的母猪拉出。

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2.1 配种之前饲喂

无论自繁自养的小母猪或从外地购入的小母猪,都要根据其身体状况、体质量、月龄和品种等进行饲养管理,此外,和兽医一起制定一项驯化和疫苗接种计划,以确保后备母猪在进入母猪群时不会受到挑战。对体况差的后备母猪可以实行短期优饲,一般在配种前10~14d进行。短期优饲就是通过增加精料量来提高母猪的排卵数,从而提高产仔数。可以采用含优质高蛋白原料、高能量原料大豆油、丰富的赖氨酸和微量元素的高档哺乳母猪饲粮,通过饲喂优质哺乳母猪饲粮可以增强母猪营养,促使母猪发情排卵,提高其繁殖性能。

有的养殖户将体质量80kg左右的小母猪一发情就急于配种,导致其难产、泌乳期无乳、第2胎断奶不发情等不良后果,得不偿失。后备母猪日龄达8月龄以上,体质量达到或者超过100kg,但仍未发情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其发情。促进发情的办法有:让母猪多活动、公猪暴露、添加果蔬饮食或者利用激素催情,当采取以上办法仍不见发情的母猪可以考虑淘汰处理。

母猪育种时的目标体质量应在136~154kg之间,以优化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寿命。因此这可能需要限制饲养。在许多情况下,物理上限制采食量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调整饮食以减少营养素的采食量。

2.2 配种至90d饲喂

对于后备母猪,136~154kg这个体质量在配种时是必要的,以确保母猪在第一次泌乳期间不会失去过多的蛋白质储备。后备母猪泌乳采食量一般较低,如果失去过多的体质量蛋白,往往就增加了用于产奶的蛋白质储备的调动,从而导致繁殖性能下降。此外,配种后备母猪的体质量较轻或较重均可降低总产仔数,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或可能分别导致死胎猪和跛足问题的增加。最后,背膘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这是因为后备母猪背膘积累量大小,并不会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积累蛋白质储备更为重要,因为在第一窝仔猪断奶后,脂肪积累的增加会失去,而蛋白质储备的过量损失往往更可能会导致繁殖性能下降。

配种结束至妊娠90d左右应选用具有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妊娠母猪粮,不仅对母猪免疫力提高有帮助,尤其可以提高母猪胚胎成活率。饲喂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后备母猪的膘情,因为后备母猪长得过肥或者过瘦都会影响以后的繁殖性能,饲喂过肥会影响母猪的发情,也可能会降低泌乳期内的母猪采食量,从而影响哺乳母猪泌乳量,饲喂过瘦影响后备母猪的排卵或者降低母猪胚胎成活率。

后备妊娠母猪的一般饲养原则:“节节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青年妊娠母猪。整个妊娠期间,要根据胎儿的生长规律和母猪自身营养需要而逐步提高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营养水平,一直至分娩前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峰。一般来说随着妊娠期的延长,逐渐增加蛋白和能量的水平,一直到产前5d逐渐减少饲料量。

3 后备母猪的免疫管理

后备母猪发育的目标不仅是确保后备母猪达到合适的育龄和体质量,并可以进入循环活动生产,而且还为后备母猪在不破坏群健康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暴露和恢复到群病原体)提供了一个场所。

后备母猪进入流动母猪群对保持健康稳定性是一个重大挑战。许多猪场不产自己的母猪。大多数母猪来自于一个单独遗传繁殖单元,要么是内部生产的,要么是从遗传供应商购买的。

为了了解源猪群的健康状况,并确保与你的猪群兼容,你需要和源猪场兽医咨询并沟通源猪的健康状况和防疫情况等等。通过讨论,兽医可以列出已经存在于猪群中的病原体,并解释现有的疾病监测程序(血液检测、尸检、屠宰检查等)、生产流程、生物安全风险以及正在使用的常规疫苗和药物治疗程序。这些信息使您的猪场兽医能够决定源猪场群是否与你的猪场群兼容。了解了这些信息,就可以为即将进入猪场的后备母猪制定一个疫苗接种计划,而不会出现计划重叠或缺口。兽医之间的沟通不是一次性的事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稳定,需要对繁殖猪群的健康变化,包括其来源、健康状况或流动进行持续的沟通。

需要根据猪群中存在的病原体为其定制疫苗接种时间表。大多数猪群的疫苗包括钩端螺旋体、细小病毒和丹毒。第一针应在繁殖前3~5周注射,第二针(加强针)应在繁殖前1~2周注射。建议对发育后期的母猪进行圆环病毒疫苗接种,即使它们可能在生命早期接种过该疫苗。

在许多猪群中,附加的标准疫苗接种包括回肠炎(细胞内劳索尼亚菌)和支原体肺炎疫苗。有些猪场还接种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和猪放线杆菌疫苗。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详细的疫苗接种时间表,以便每个人都知道接种时间和使用的产品,并确保在母猪进入群前对适当的剂量和时间没有混淆。

4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

培养后备母猪的主要目标是让后备母猪以相对年轻的年龄和高水平的生产力进入育种群体,并在漫长的繁殖过程中保持这一水平。选择最有效的后备母猪发展计划可能是困难的,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繁殖寿命。营养在发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应设计后备母猪营养计划,以充分满足蛋白增长、骨骼和生殖道发育的营养需求。后备母猪的营养计划从断奶时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一次泌乳结束。设计营养方案应注重避免营养不足和进入母猪群的过度调理。

已证明在母猪生命早期优化生长率对终生生产力有好处。在断奶前阶段,出生后初乳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断奶前生长速度的降低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并对生殖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给后备母猪群体创造更小窝仔数,以减少哺乳压力,有利于保持断奶前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和终生生产力。因此,建议为母猪群体创造较小窝仔数,以提高初乳摄入量和终生生产率。

在保育期,饲粮营养推荐量应与商品猪的需求相似。这是因为断奶后减少增重会导致成功交配和繁殖性能的下降。在育成期,建议自由采食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和氨基酸的育成饲粮。这是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增加赖氨酸和能量比例对发情期的开始或排卵率有影响,而严格限制则会导致发情期推迟。在饲养过程中,为了减缓生长速度而严格限制能量低于生长和维持的需要,可能会导致发情的延迟。

与商业育肥猪相比,后备母猪在20~130kg期间应该增加饲粮钙磷浓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骨矿物质含量(NRC,2012)。虽然这并不一定会改变后备母猪的生长性能或影响后备母猪身体结构的可靠性,但它具有改进的后备母猪骨强度特点。

从后备母猪培育舍转移到种猪舍的后备母猪的年龄和体质量可能会受到饲粮配制的影响。如果后备母猪转移到繁殖群时低于典型的上市重量,那么需要给后备母猪饲喂能够匹配其生长发育的饮食,如果后备母猪转移到妊娠前体质量在常规上市体质量,它们常常转向妊娠饮食。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关键的维生素,如胆碱、生物素、吡哆醇和叶酸,这是胚胎发育所必需的。当母猪在繁殖前转入妊娠期时,一般是限制饲喂。在这种情况下,大约在配种前2周,采食量应该增加大约0.9千克/头/天,以增加能量采食量。增加的能量摄入可以增加排卵数量。□

猜你喜欢

饲粮发情后备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