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创作角度探究耐阴地被植物建设精品园林的途径
2021-01-06尹会荣刘峰涛李焱波张岩峰郭向华谷媛媛杨易青尹鹤轩
尹会荣,刘峰涛,李焱波,张岩峰,郭向华,谷媛媛,杨易青,尹鹤轩
(石家庄市龙泉湖园林事务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地被植物是植物造景成败的关键。耐阴植物为适应弱光条件变化会产生一系列改变,适应阴生环境保持自身系统平衡,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植物的耐阴性与植物生长、群落结构稳定性和景观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景观持续性植物造景是最重要的指标。植物景观能否持续、自身景观效果、养护管理模式、绿地功能实现水平等均是评价精品园林建设的决定因素。
1 耐阴地被植物造景应用现状
草坪依其性质为地被植物,过多草坪造成景观重复视觉疲惫。“节约型园林”和精品园林建设理念普遍实践,宿根花卉地被、花境、野花组合、花群等造景模式在园林中获取规模性建设实践空间。精品园林应颜值更高、品质更优,但地被裸露、退化、衰亡相伴成常态,距实现人文、艺术、文化、景观深度融合的初衷差距很大。从园林建设项目的流程上看,根源在于设计时忽视地被植物对栽植环境适应能力,设计仅停留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口号上。花木难逃枯荣交替,草坪对环境没有万能适应性,脱离植物自然属性、生长周期和生理特征的设计是表面化和碎片化的,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应用。
1.1 花境、花丛、花群不择适用范围,林下早春花群择种不当
用色块集栽形成大面积花丛、花群,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基于低矮观花植物的群体美,用在草坪、林缘、树丛树群中或路两旁阳光充足的“前景”区域,通常因所选的品种景观不持续,盛花后枯萎期和冬季枯败杂乱的鸡肋现象突出,“前景”对地被要求更高,对植株的景观保持期要求更高。另一类关注早春开花群体效果,但品种选择不当,林下群植地被只能取花季效果亦或仅取种植初期的较好效果,并非鱼和熊掌兼得的设计理想。如:二月兰在槐树、大叶女贞、悬铃木等高郁闭度和高郁闭时长林下,花后无声消失,槐树落叶期长不集中,是林下长期脏乱的典型代表。
1.2 选择耐阴地被品种不当,林下地被栽植密度等同
植物造景并非品种越多植物风景越好,相互适应共同营造的生境是赖以生存的基石。地被植物选择应保证能适应郁闭度和日郁闭时长,设计应对适宜阴生环境的地被植物的自然属性了然于心。一定规模的密林,受树冠开展形式、叶片大小和疏密、枝下空间高低、绿期长短、林分多寡形成不同郁闭时长的阴生环境,郁闭度高或高郁闭时长的林下,枝下空间低则可选择的地被品种更少。因此,此地完美的造景组团却无法照搬于彼地。如玉簪、紫萼、中国鸢尾、蛇莓均不适应郁闭90%的林子。若林下地被植物与密林非同步建植,树根密布、土壤瘠薄坚硬,存在栽后花草损伤树木根系、无法用机械平整场地等问题。
1.3 “三季景一季萧”,未重视不同植物出现“景和萧”所在的具体节点
设计创作兼顾四季景观持续性。生长季和枯萎季相伴非孤立,多数花木在春季爆发开放,虽品种间观赏价值各异,但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枯萎季。掌握住不佳景观出在什么节点、持续的时长,植株高度对群体景观的影响有哪些表现……,造景组团的稳定性和景观持续性难以保持。叶秋黄冬尽,枯败萧条;春短夏长,上层花尽而叶茂;从设计创作上应特别重视植物造景的四季地被。以盛花为前提,用耐阴开花地被,依郁闭度和郁闭时长的不同和景观总体需求合理配置单一结构或复合结构、单一品种或组合品种的林下景观,其植物造景设计须有管护经验和地域研究成果支撑。实践观测:紫花地丁早春开花,花后叶片生长迅速。与二月兰比,具有边开边自播,生长期花开不断、夏不休眠、耐受郁闭80%的林子,为石家庄搭配玉兰、桃、李、杏、梅等早春花木的最佳耐阴开花地被,可见植物选配“因时制宜”的重要性。
2 基于设计和建设管理实务析解问题根源
2.1 一些误解和不当做法
2.1.1 草坪充当“万金油” 草坪无法胜任无间断、无空隙、无死角、“黄土不裸露”要求,其优点突出缺点明显:不耐阴、不耐旱、强修剪、斑秃明显、病害普遍、退化严重、用水量大、根系浅等,在郁闭度90%的林下死亡。草坪比较适于“前景”区域,可少量应用或设计在“适地适树”科学确定的区域,但不能哪都“抹”草坪。在城市森林和精品园林理念下,阴生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适应阴生环境和依赖园丁保姆养护的草坪将失去市场。
2.1.2 林下裸露现象普遍 不重视植物的自然属性,各季林下裸露都很普遍。重树轻草大规模单一或多品种密生“森林”,林窗不足、光照不够,大树底下难长草;低分枝大型花灌木栽植过密,密林郁闭100%的阴生环境很普遍,林下地被不具备养护和修剪条件,草坪衰亡;街道林荫呈带状,绿地也多呈带状,地被生长势普遍偏弱;微型口袋公园和见缝插绿等小绿地景观保持难度更大。
2.1.3 耐阴地被频植于暴晒区 植物品种选择、栽植场地、栽植模式三方出现的突出问题造成花境、花群景观难保证。“三季景一季萧”是自然规律,海纳百川的植物造景才充满生机。二月兰早春群花效果好,但花后上层乔木展叶,迅速衰亡,地被裸露、杂草当家;菊科花卉喜阳,但夏末枝叶枯败,景观折损明显;鸢尾常充当“前景”,在阳光暴晒下,叶稀枯;暴晒下的紫萼和玉簪,生长季仅早春好;波斯菊等1、2a 生植物冬季须割枯株,来年再播。从管理角度分析配置模式和设计,反馈于品种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 植物造景方式简单
常用配植模式一般为草本类地被植物的品种组合造景,盛花期具丰富的花带、花丛、花境景观。但整体上,群落结构简单、群落空间结构层次少,景观单调、景观相似度高、群落稳定性差。这是由于乔灌草复合结构中灌木类及攀援地被种类相对稀少和耐阴地被植物研究缺失导致的。另外,草本类地被和灌木类地被植物占比悬殊,现阶段多以草本和灌木类地被造景,藤本地被植物很少。在小乔木及松树下,不适宜种植灌木类地被及高柱形草本类地被,适合低矮耐阴地被、藤本地被。因此,培育适合阴生环境的藤本地被也可提升景观。
2.3 普遍不重视季节性重点管理工作
设计与现场养护两极化矛盾突出,且园园皆存。日常养护以“不死”为标准,设计上强人工养护亦非长久之计。精品园林不能完全靠精细化管护实现,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园林养护的季节性差异很大,季节不同管理重点和措施不同,针对季节和植物种类制定各类植物的不同管理工作要点的养护方案少见。养护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景观品质逐年下降,精品不再。要正视四季的重点管理工作,结合景点意境,对场所主题、审美特征、植物材料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分析,从景点的全局性思考,培育主调植物风景,提升植物组合和群落的生态综合效益。
2.4 设计阶段对地被植物关注度低
设计问题管理期力有不逮。忽视地被植物不可逆的特殊性和异常重要性。一是对地被不做考量或植物造景的重要考量要点和指标不含地被,图中常用概括词“图中未标明的地被植物均为草坪”。二是上、中、下层植物分开设计、出图,割断植物造景的整体性,缺乏对植物造景的多维度审查,施工阶段三层图分开有利施工,但三层须在同一地面造景,还应与周边环境融合,思考不周、坑位冲突、各类植物生长环境冲突等问题重重。三是科学研究支撑不足,耐阴基础型地被植物的相关研究匮乏。四是不掌握或掌握不全植物特性和季相特色、荣枯节点等。五是对植物的一些相生相克研究不足(如松针化感效应腐蚀草坪死亡)。六是管护囿于资金用途就事论事,一线管理实践与设计和管理结合的技术研究通道不畅。七是地域基础型耐阴地被研究技术长期得不到重视,耐阴地被的相关研究浅尝辄止,设计图纸无法引领园林精品。八是设计时未考虑合理适度粗放管理,养护机械和人工技能无法弥补设计缺陷。综上,可替代草坪的适应高郁闭度的低矮宿根地被植物研究,是园林建设创新提升品质的重要突破点。
3 耐阴地被植物造景设计准则和要点研究
以园林植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出发点,筛选耐阴园林植物种质材料,做好耐阴地被植物这篇大文章。通过长期观测实践:综合株型、花期、耐践踏度、修剪要求等因素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低矮株形观花地被,分两种。一种是观花矮地被,如:紫花地丁、林下活血丹、中国鸢尾、阔叶山麦冬、银边沿阶草等,除阔叶山麦冬外,其他品种小规模栽植效果更佳,为提高阴生环境地被受光需求,宜开林窗透光;另一种是中高株形品种,如:玉簪、紫萼等,在密林规模、株间密度、林窗等方面满足筑建“城市森林花园”之需。第二类是攀缘地被,如:小叶扶芳藤,可用于护坡或攀援景观,但种类少、应用少、景观效果不明显。第三类是镶边地被,分两种:一种不需修剪,如:阔叶山麦冬、银纹沿阶草等;另一种需花后修剪,如:萱草、中国鸢尾等。视林下空间郁闭度,以满足林下地被100%覆盖为标准,依地被的耐阴能力,可分为强度耐阴(90%~100%),以阔叶山麦冬为指示品种;中度耐阴(80%~89%)以玉簪为指示品种;轻度耐阴(70%~79%)以中国鸢尾和紫花地丁为指示品种。满足森林型花园、林荫型大道、林下石园、林下塘园(苔藓)、夜香型花园等高品质异质性造景的技术支撑和品种很迫切,新型园林定位是精品园林建设的新方向。
3.1 耐阴地被植物设计的准则
3.1.1 造经典,建精品 质量是精品园林的生命。精品园林以精良的施工工艺、多变的设计手法和丰富的景观形象著称,要从创意、种类、技法、细节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从旧有种植模式、审图机制、施工工艺,向新种植模式、审图机制和优良植物品种筛选方面,开展植物造景的技术和艺术形式的创新和突破;园林精品不只是建设和养护,各环节都按精品园林要求,从施工和养护水平、绿地功能、景观品质、人文特征以及公共设施及照明等进行综合评价。新时代公园设计要以持续创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从弱点抓起,强化基础研究和经验积累,剖析根源、创新理念,把问题逐一解决好,不断提升、优化公园绿地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多元化游园需求,创造更多具有经典地域植物基调的地标性景观,如南京悬铃木大道。
3.1.2 园林生活化和生活园林化 园林是时间里的空间,四季变迁、流变不居、常看常新。植物风景设计应结合场地特点建构山水格局,以人的尺度和节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注重处理园林空间物-物、空间-空间、时-空关系,达到视觉与情趣相融合,层次内容相照应,人与人、人与自然互相处以中和之态。体现匠心、妙化自然,注重设计过程中的思考,以秀石美树,明溪幽舍等造景手法因势而变,构成可观、可居、可游的多维度植物风景,观其势朴茂,审其质秀雅,有无意为法而处处有法之妙,有无意求奇而处处有奇之趣,有不刻意求新而不经意间变古出新之效。在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上与绿地的主题定位融合,实现创新融合共享,与地域音乐、歌舞、语言等结合形成具有生活化的生动园林游憩休闲场所。
3.2 耐阴地被植物设计的要点
3.2.1 适地适树选择景观可持续品种 密林地是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性绿地,持久的植物风景更具价值。设计创作不应刻意追求植物品种的丰富度,研究探索具有稳定的基础型地被品种更为迫切。设计时应从整体景观的持久度考虑,生长年超1/3 时间无法保持景观的品种不宜选用。宿根、低矮、常绿、花坪佳、绿坪时间长、不需修剪、露地越冬、夏不休眠、覆盖效果好、生命力强,适应高郁闭度林下空间,视为基础型耐阴地被植物,它对营造复层结构、增强生态功能、降低养护频度具有重要意义。以银纹沿阶草为例,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夏花,总状花序15~20 朵,耐寒、耐旱、喜阴,可耐受40℃高温,-20℃低温天气。经4a 实地观测:在银纹沿阶草特征基础上,阔叶山麦冬适应能力更突出:株高25cm,耐受郁闭度100%低分枝林下环境,无荫可全覆盖绿地,成坪效果极佳,花期补档秋花空档,花期淡蓝小花直立密集成花坪,是替代草坪的基础型强耐阴低矮观花无修剪地被植物。鉴于其良好适应性,设计可改用“图中未标示的遮阴40%以上的成坪型地被植物均为阔叶山麦冬”。旮旯角小绿地机械难修剪,可选阔叶山麦冬或银边沿阶草替草坪。
3.2.2 林下空间地被植物栽植模式研究
(1)探索适度粗放养护,维持精品园林。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现绿地适度粗放养护、维持更好精品园林景观的最直接途径。设计实现适度粗放管理,摒弃“保姆式”养护。设计阶段要统筹建设和养护管理全周期,对整套图纸进行综合评价,以适度粗放管理为原则,实现精品园林。在阴生环境栽植适宜植物,花境、花群的设计应梳理详细“一季萧条”的具体品种和具体观赏节点,特殊情况须用文字准确标注,精准指导施工。所设计的品种市场上有供应,特殊品种须标注,以便统筹工程投资,不得通过变更降低造景品质;变更品种的,应对变更后的品种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枝点低于60cm 的海棠、太阳李等枝条密集、植株密度大、95%郁闭度的林下,须选择不需管护的不退化、不裸露、不修剪的强耐阴地被。
(2)小丛密植,适应生境。林下空间光照不佳、营养有限,雨后腐熟,高温、高湿、通透性差,叶片发黄、腐烂、病害,继而叶片减少,影响寿命和覆地效果。经长期观测不同郁闭环境下的地被植物表现得出:70%郁闭度林下应由大丛稀植改小丛密植。前者成活率较高,修剪难度大、败叶难清除;后者优点是成活率高、见效快、植株直立、覆地效果好、对老叶清除彻底。
(3)增大林下种植密度,提升景观效果。不分区域的同一密度是折减景观的错误模式。限于80%以上郁闭度林下营养、树木根系因素,为达到良好绿坪成坪效果,根据试验研究应适度增大中高郁闭度林下的地被种植密度。依郁闭度条件,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种植密度,播种成坪的还应结合地被植物的出苗率情况,确定单位播种密度,并在图中准确表达。
(4)经典种植模式研究。由于对临界区的设计思考空白,花与草边缘两类植物交叉混生,是管理头痛地带,养护难度频度陡增。基于实践研学,本文提出在花境边界外扩一圈宽度不低于30cm 的镶边地被,可种植低矮整齐的阔叶山麦冬、银纹沿阶草或萱草,前3 种不需修剪,修剪草坪产生的扫割不影响其生长和景观,是提升花境持久性、降低养护精细度的实用种植模式。通过计算视线视距,合理搭配,营造具有群落特色、景观丰富的耐久型植物群落。绿地下凹和高凸地形均需固坡,灵活运用这类植物形可成迂回的排水通道,提高糙率降低冲刷。
3.2.3 在园林规范、标准中增设强制性条款 城市中的植物群落既决定城市景观丰富度,又决定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高低。生态文明推广乔、灌、藤、花、草复层混交群落配植,构建多层次、凸显季相的多维高品质景观。今后,要持续观测试验培育具有耐阴能力和耐阴潜力的地被植物,此项研究对高郁闭度密林的结构调控、管理维护、景观营造、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指导和支撑作用。植物景观设计非简单的植物种类拼凑,要依景观设计整体要求以植物群落的方式进行植物搭配。因此,在密林下或阴生环境有必要将耐阴地被作为植物配置的强制性条款,从源头杜绝不科学不规范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