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服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2021-01-06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汉服中华培育

龚 思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要想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问题就是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 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上曾着重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新时代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代表,能够更具体地表现传统文化魅力,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1.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庞大而繁杂,归结起来主要由儒、释、道三大类思想构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相互影响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在当下高校当中,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值。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近代西方文化影响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批判和冲击,并且延续至今。爱国救亡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并没有将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与内容进行精细划分并区别对待,而是实行“一刀切”,将传统文化当作糟粕进行批判和抵制。即便到了当下,在很多大学生的印象当中,传统文化依然是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和帮凶,对其认同度不高。其次,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新时代,价值观更加多元,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最后,从我国自身来讲,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不到位,无论是礼仪规范还是道德教化,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都相对较小,很难让大学生形成文化认同[1]。

1.2 大学生缺乏传统文化认知

要全面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就要从文学、哲学与历史三个角度展开。但是纵观当下我国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层面是缺失的,尤其是哲学与历史两方面的认知十分欠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由儒、释、道三种思想构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碰撞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来源,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当下新时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除此以外,在中国传统礼仪和历史风俗方面,大学生的认识也并不到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中的礼仪被其掩盖,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礼仪风俗在当下不被大学生所知,比如及笄、及冠,不同辈分人之间见礼的不同形式,等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仪式感缺失。

1.3 大学生缺乏传统文化实践平台

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都必须有广泛的实践机会与平台载体,文化只有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实践,才能够不断进行革新与创造,继往开来,传承美好。但是中华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就是因为在当下没有实践的平台与机会。从相关调查和研究来看,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十分落后,仅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宣传和讲解,影响力很弱,而且持续性和力度也相对较差[2];其次,我国老百姓当下生活受西方思潮影响较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和节日礼仪了解不多,逐渐淡化,因此大学生没有很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载体。

2 汉服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

服饰尤其是民族服饰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因此覆盖面广且认同度高的汉服,对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文化认同是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的一种正向评价,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之一,相比于其他形式与载体,汉服无论是实践性还是影响力都十分强,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首先,就当下“汉服热”现象来讲,能够引导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体现高校大学生在文化方面的自觉;其次,大学生的三观已经形成,高校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汉服活动,除给传统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之外,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实践,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增强文化认同。

2.2 践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工具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与纸张当中,这样的文化是苍白的,是没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难以引起人们的认同,必将消失于历史的洪流当中。当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物质文化的渴求,给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也需要教育人员予以甄别,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而汉服是最为合适的工具。大学生通过汉服活动的具体实践,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和”“礼义廉耻”等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实践上切实培养了大学生文化自信[3]。

2.3 促进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因此在号召“双创”的新时代之下,以汉服为载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更具备创新的条件和途径。在面对西方思潮与西方审美的冲击时,以汉服为媒介,大学生更能够遵循“美美与共”的原则,而不是自卑自怜,甚至可以将西方审美与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拿来进行创新,并将其融入汉服,以服饰创新带动文化创新,在契合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不失自身文化特色,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

3 以汉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点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要通过汉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那么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能够指引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去粗取精,科学地进行扬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能够促进其大众化与中国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有助益。

3.2 防止走民粹主义极端

汉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民族服饰经历多个朝代更迭,其中不乏少数民族。汉服以儒家文化为主,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兼容性。但是在过去,全国性的重大活动中只有汉族传统服饰缺失,这就让汉族大学生缺少身份认同。当下高校教育者需要注意,在利用汉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避免极端民粹主义的出现影响整体的文化环境,切勿过度抬高汉服而贬低其他民族服饰,破坏民族团结。

3.3 搭建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

利用汉服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和展示平台,那么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有所扬弃的,因此高校可以搭建良好的活动交流平台,规范汉服的穿戴方式和相关礼仪,提高汉服影响力,避免出现低级错误从而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贻笑大方。但当下我国高校尚未搭建起科学合理的汉服平台,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引导,这就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的质量难以保障。针对这个问题,高校通过学生社团或者大型庆典活动给汉服提供展示和实践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觉性,以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新时代,民族文化自信是制度、理论和道路自信的重要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文化自信培育。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具象化的符号之一,具有覆盖地域广、传承时间长且符合新时代青年人的审美的特点,使人具有非常强的认同感,能够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汉服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是当下高等教育领域着重研究的课题之一。

猜你喜欢

汉服中华培育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